5月23日,A股市場震蕩調整明顯,三大指數均跌超1%,在此背景下,市場熱點再次有了變化,唯一實現正漲幅的申萬一級行業是低迷許久的醫藥行業。拉長時間來看,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顯著,各板塊輪動越加頻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或受板塊和市場影響,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年內漲幅并沒有預想中的一路“高歌猛進”,反而是指數型產品具有良好表現。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被動指數型基金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2.65%,而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均已回吐前期漲幅,年初至今分別為0.11%、-1.77%。在年內業績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8只為指數基金或聯接基金。
“幾天沒看(股市),熱點就變了,好像劇情連不上了。”個人投資者王曉(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之前還是人工智能板塊火熱,這兩天新能源、醫藥好像又漲起來了。”不過,對她而言,看似賺錢的市場,自己卻不在其中。“熱鬧都是別人的,我一直陷入贖回與不贖回的選擇里。”
“當市場頻繁波動時,有些投資者想要博取短期收益追漲,但現實很可能是在頻繁切換中踏空了大漲。”一位具有十年投資經驗的投資人士告訴記者,在板塊快速輪動時,左右橫跳是不可取的。
板塊輪動下難賺錢
今年以來,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顯著,各板塊輪動加快,先是在ChatGPT等強勢概念帶動下,計算機、電子等板塊表現強勢,后有新能源板塊的鋰電、光伏產業鏈等高景氣度的行業漸起,中間還接連穿插著不少階段性行情。
數據顯示,截至5月23日,上證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5.08%,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0個行業跑贏上證指數。其中,傳媒行業以34.53%的年內漲幅居前,通信、計算機行業緊隨其后,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均超20%。
而從今年的熱點分布來看,據第一財經統計,今年1月漲幅最高的是有色金屬行業,單月漲幅14.67%;該板塊隨后經歷三個多月的回調,漲幅已縮至0.06%;在2月漲幅第一的是通信板塊,5月也處于下跌狀態;3月漲幅超過14%的計算機行業在4月亦有6.99%的跌幅。
而5月以來,連續四個月上漲的傳媒行業突然“熄火”,月內下跌超過10%(-11.36%);取而代之的是數個主題行業輪番上陣。例如,5月10日前,銀行、非銀金融等板塊領漲;5月15日,位于低位的新能源板塊有所反彈,鋰電、光伏產業鏈等集體走高;5月22日及23日,醫藥醫療相關股集體拉升。
王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市場風格輪動較快、熱點讓人“眼花繚亂”,但疑惑的是自己基金仍然沒有回本。事實上,王曉的困惑也是當下不少投資者的心聲。此前就有部分投資者表示,為何指數上漲了,自己的基金卻沒有賺錢,“買在2800點,虧在3300點”等。
據記者觀察,今年以來,或受市場變化影響,主動權益類基金漲幅并沒有預想中的“一路高歌猛進”,業績居前的大多是被動指數型基金產品。
從基金產品角度來看,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在已有數據的18233只產品(不同份額分開計算)里,年內業績排名前十的基金中,有8只為指數基金或聯接基金,另外兩只則為債券型基金產品。
其中,暫居首位的是華夏中證動漫游戲ETF,今年以來的累計回報達77.69%;華泰柏瑞中證動漫游戲ETF、國泰中證動漫游戲ETF緊隨其后,區間收益率分別為76.11%、74.95%。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5月4日時,上述三只產品的年內回報均超110%;然而不到一個月,這些排名前列的產品業績已經大幅縮水。
而在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包含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中,表現最好的是銀華體育文化靈活配置混合。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該基金年初至今的總回報為50.6%,而其在5月4日前的年內總回報達76.28%,相差超過25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若投資者在5月追漲,如今可能并不能獲得理想的回報。
另一方面,從持有人角度來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合計規模超過100億元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共有55只(僅計算初始基金,不同份額合并計算)。截至5月23日,有17只產品年內實現正收益,其中表現最好的是華商新趨勢優選靈活配置混合,年初至今的累計回報為8.96%,與業績領先的產品差距明顯。
而在年內漲幅超過30%的2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只有招商優勢企業混合的規模超過10億元,其余基金規模均在10億元以下,甚至包括部分“迷你”基金。這無不意味著,像王曉這樣“不賺錢”的持有人并不在少數。
混沌之下如何操作
“這一現象主要是由于短期內不同基金表現存在差異造成的。”興全安泰穩健養老一年持有FOF基金經理劉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市場上基金數量多,風格分化大,布局了熱點行業的基金,表現較好,反之,則有可能面對較大的業績壓力。
“今年市場的參與難度依然是極高的。”中歐基金FOF投資策略組負責人桑磊也對記者表示,當下是復蘇的初期,即便趨勢較緩,需要時間去等待,但大的方向是確定的,那還是有理由對權益市場保持信心。
那么,面對主題行業輪番上陣的股市,作為基金個人投資者中的一員,王曉對于市場有許多疑問:究竟應該怎么理解和定義今年的市場環境?目前行業輪動提速,主線行情已經結束了嗎?
“今年最核心的變量是宏觀經濟。”富國周期優勢基金經理蒲世林認為,年初以來宏觀經濟復蘇的力度偏弱,導致市場整體上與經濟相關度比較高的板塊表現差;而和經濟增長相關度比較低的數字經濟、AI(人工智能),以及一些低估值的央國企表現較好。
中歐基金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預計復蘇仍是中國經濟中長期的趨勢。“當前市場對題材的追捧熱度仍持續偏高。在資金較深度介入后,預計波動率將持續偏高。隨著擁擠度的提升,需注意題材內部分化及波動率提升。”
富國轉型機遇基金經理曹文俊則用“結構性、弱復蘇、流動性總量寬松、平衡市”等關鍵詞來總結今年的市場環境。在他看來,資金風險偏好較低,二級市場賺錢效應并不明顯。“整體上,今年是投資的布局之年和播種之年。”
曹文俊進一步分析稱,市場對經濟復蘇力度預期存在擺動,4月以來對復蘇力度預期顯著降溫,海外經濟又從高位滑落影響外需,導致自上而下的邏輯不夠強。此外,從估值角度而言,景氣在底部,大多數估值都在底部區域,既反映了市場比較謹慎的情緒,也反映了中期投資的安全邊際。
談及具體行業方面,“目前主線行情尚未結束,‘中特估’及TMT(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情仍在持續演繹。”上述中歐基金人士告訴記者,近期兩大主線的回調屬于存量資金的博弈,在短期炒作概念退潮后,兩大主線在政策端及長期趨勢上仍具備支撐。
“現在最需要注意的風險就是不要追漲殺跌。”華東一位基金投研人士進一步表示,目前A股表現出板塊輪動特征,而且輪動速度較快,普通投資者追高操作容易出現虧損,建議在投資中更加注重操作風險,避免頻繁操作。
作為5月23日唯一正漲幅的申萬一級行業,醫藥行業的表現也讓市場考問“吃藥”行情是否來臨。對此,上述投研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醫藥生物板塊處于估值及基金持倉的雙重相對低位,配置價值凸顯。
對于近期“抬頭”的新能源賽道,桑磊認為,現在新能源基金已經從景氣投資范疇進入了低估值成長經理的視野中,從企業價值角度來看很多新能源方向的公司已經具備投資價值,beta(平均收益或變動)機會未必凸顯,但個股alpha(超越指數的那部分收益)的機會已經愈來愈多了。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