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末,隨著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正式合龍,深中通道橋梁工程也實現全線合龍,這項關鍵控制性工程的完成,也預示著深中通道2024年通車的“時間表”越來越近”。因建成之后將大大縮短深圳與中山的通行時間,深中通道的建設進程成為近兩年大灣區內的熱門話題。
曾經,因深圳高房價,以及深中通道的良好通勤預期,跨城生活成為不少人的美好想象。“深中通道”項目批復后,中山樓市也迎來春風,商品房一年的成交量突破12萬套。“那時候啊,晚上都有不少人打電話要買房,睡覺都不安寧。”回憶起那時的光景,中山市當地的房產中介吳明(化名)不自覺的提高了音調,難掩當年的愉悅。不過,當熱潮褪去,中山樓市也經歷了回落。
實際上,不管是中山的經濟發展,還是中山的樓市,似乎都在期待“深中通道”開通這一天,如今,“深中通道”開通在即,樓市松綁政策見底,中山樓市是否也迎來了轉機?
(資料圖片)
深中通道登陸馬鞍島
中山樓市“含深率”50%
“深中通道”是連接深圳市、中山市以及廣州市南沙區的大橋,東起深圳市寶安區鶴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橫門樞紐,全長24千米,其中有6.8千米長的沉管隧道,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是我國國家高速公路網深圳—岑溪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2518)的組成部分。
因橫亙著珠江入海口,一直以來,深圳、中山兩地的往來,均需繞東莞、廣州、佛山三市,不管是高鐵,還是汽車,車程都需要一個半小時,而深中通道完工之后,兩地的車程將縮短至半小時。深中通道項目于2015年底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許可”,并于2016年年底正式開工建設,計劃在2024年建成通車。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深中通道項目獲批建設以來,中山市樓市開始升溫,成交量突破歷史記錄。
合富輝煌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山全市成交商品房124683套,同比2014年97047套上漲28%。對比各鎮區成交情況,成交量前三甲中,火炬開發區和東區同比漲幅均近五成,合富輝煌分析稱,火炬和東區的快速上漲得益于深圳客的熱捧。2016年,中山全市商品房成交量繼續上升,至143953套,同比上漲6%,位于中山市東部的火炬開發區成交套數位居所有鎮榜首。
“深中通道”概念下,深圳客戶成為中山樓市購買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和2016年期間,隨著深圳客的涌入,中山一手住宅網簽量穩居高位,其中深圳人在中山的購房占比高達50%,深圳客直接撐起中山樓市半壁江山。
為何深圳人熱衷到中山買房?深圳房價與中山的巨大差距是重要原因。樂有家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市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43537元/平,而彼時,中山市二手住宅成交均價僅為5550元/平,深圳房價是中山的7.8倍,也就是說,深圳一套房的錢,能夠在中山買7套同樣面積大小的房子。
經歷了兩年樓市成交高峰之后,中山樓市出臺限購政策,隨之而來的則是商品房成交量的回落。2017年,中山市發布住房限購政策,外地戶籍須繳滿半年社保才能購房,限購兩套新建商品住房,中山市戶籍家庭限購三套商品住房。另外還規定,購買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30%,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0%。樓市政策收緊之下,2017年,深圳人在中山的購房占比降低至18%,當年,中山市一手住宅成交套數減少至2.6萬套,同比減少了7成。
2018年~2021年,中山市一手住宅年度成交量相對平穩,恢復至6萬套左右,而深圳客在中山購房的熱情也有所降低,每年的占比在10%左右波動。2021年在廣州、東莞調控影響下,中山樓市的深圳客占比為13.2%,相較2020年提升了2.2個百分點。
深圳客涌入中山買房的這些年,中山市的房價逐年上漲,其與深圳的房價差距也在縮小。樂有家統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山市二手房成交均價上漲至13874元/平方米,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65435元/平方米,深圳房價是中山的4.7倍。
馬鞍島樓市沉浮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的背景下,2022年中山市住宅成交量已降至3.7萬套,與此同時,中山市的房價相比幾年前也已經有所回落。
安居客數據顯示,目前,中山市二手房掛牌均價為1.07萬元/平方米,相比2021年8月的1.16萬元/平方米下降7.8%;目前新房公示均價為1.36萬元/平方米,較2021年8月的高點1.51萬元/平方米下降9.93%。
以離深中通道最近的馬鞍島為例,2020年島上多個樓盤均價3萬/平方米的盛況,現在已經很難見到。
馬鞍島俯瞰景
馬鞍島是中山市東部的一個小島,是深中通道登陸中山的第一站,總面積35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深圳前海合作區(擴容之前)的面積。在馬鞍島上開車環繞一周會發現,不管是島上產業園、寫字樓,還是住宅小區,一切建筑都很新。相比擁擠的老城區,馬鞍島的道路寬闊,站在樓盤的高層,遠處正在開發以及等待開發的綠地也盡收眼底,
盡管屬于中山,但如今的馬鞍島存在不少“深圳基因”。中山市政府官網顯示,馬鞍島將專注于發展健康醫療、精密制造和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統計,截至2022年11月,馬鞍島已有133家企業入駐,70多個項目已動工,進駐馬鞍島的企業,80%為深圳企業,如華為、中興、哈工大等。
馬鞍島某產業園
馬鞍島上的購房者大部分都來自深圳,此前,為了吸引深圳購房者,島上不少樓盤甚至將項目展廳和產品發布會都設在深圳。近期記者走訪時還發現,為了讓購房者感受到深圳與馬鞍島的“短距離”,馬鞍島東部靠海的某樓盤,還特意在樣板間放置了多臺望遠鏡供購房者更清晰的望深圳。“天氣好的時候,肉眼就能看到深圳前海。”現場的銷售顧問補充道。
與深圳房價屬于全國第一梯隊一樣,有著“深圳基因”的馬鞍島,房價在中山市也屬于第一梯隊。2018年6月,經過252輪競價,萬科以14.04億元拿下馬鞍島上第一塊住宅用地,樓面地價13952元/平方米,位居彼時中山市樓面地價排行榜第一,可以說是出道就登上巔峰。2019年11月,該地塊以“萬科中天西灣匯”為項目名開盤,銷售均價在3萬元/平方米左右,盡管當時中山市少有單價超3萬元/平方米的項目,但一年時間,該小區1837套住宅全部售罄。在中山市當地房產中介看來,該項目備受歡迎,其回憶該項目開盤時的場景稱:“當時十個人走進售樓處,有八個都是刷卡之后才出來的。”
不過,相比開盤時的熱鬧,萬科中天西灣匯的二手房市場卻不盡人意。房產中介平臺顯示,目前,萬科中天西灣匯有20套在售房源,歷史成交1套住宅,成交的單價為2.58萬元/平。上述房產中介對第一財經表示,該項目此前新房銷售價格不低于2.6萬元/平,該業主屬于急賣,可能有小幅的虧損。另外,該中介還表示,目前西灣匯的二手房均價在2.8萬元/平方米左右,屬于有價無市,因為目前馬鞍島不少在售的準新房項目價格都低于2.8萬元/平方米,例如目前其周邊在售的招商臻灣府,成交均價僅1.9萬元/平方米,另外,與萬科中天西灣匯同樣屬于復式戶型的保利天匯花園,目前售價也低于2.5萬元/平方米。
樓市低迷之下,去年以來中山市也出臺了不少樓市松綁政策,截至目前,中山全市不限購,外地戶籍在中山買房也已不需要繳納一定年限的社保,首套房首付降至兩成,首套房貸利率降至3.7%,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漲至90萬元。
盡管樓市松綁政策已見底,但是今年以來,中山樓市表現依舊較為平淡。樂有家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2月,中山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分別為1447套、3000套,僅3月表現較為亮眼,突破5000套,4月,成交套數回落至2445套。
銷售去化放緩,中山市新房庫存也上升。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山市一手住宅庫存量增加至57537套,去化周期延長至20.5個月。
樓市銷售去化放緩的背景下,中山開始減少住宅用地的規劃面積。據中山官方媒體報道,2023年3月,為支撐翠亨新區打造產業高地,中山將馬鞍島原規劃超3000畝居住用地調整為綜合發展用地(具體包括工業、文化等非居住功能)。
另外,5月中旬,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走訪了馬鞍島多個樓盤發現,為了促進銷售,降價成為在售樓盤采取的普遍措施。
以保利和筑天匯花園為例,現場銷售介紹稱,該項目于2020年年底在深圳首次開盤,1105套住宅三分鐘就被搶購一空,售價范圍3萬元~3.5萬元/平方米,此后,該樓盤繼續推盤,價格依舊在3萬元/平方米以上。直到今年五一,該項目做特惠活動,價格降至2萬元~2.4萬元/平方米之間。盡管記者走訪該樓盤時已是五月中旬,該樓盤的銷售人員表示,五一期間的優惠活動依舊可以沿用,在計算房屋總價時,打了3次97折,相當于在原價基礎上打了9折。當記者表現出購買意愿不強烈的時候,現場的銷售和房產中介輪番以“總價9折基礎上,銷售經理申請降價7萬元”、“送家電”等理由進行勸說,并催促記者花費兩萬元進行鎖房,最后甚至將鎖房金額降至5000元。
又如馬鞍島上的雅居樂灣際一號,現場銷售以銷售記錄向記者介紹道,此前一、二棟開盤,均價是2.1萬元/平方米,今年以來,樓盤開啟特價活動,均價降至1.8萬元/平方米,相當于打八五折。較大的折扣優惠促使二棟很快賣完,開發商迅速推出了三棟,優惠活動一直延續至今。值得注意的是,八五折的優惠活動并沒有吸引更多的購房者,記者走訪當天,售樓處看房的人寥寥。
馬鞍島某樓盤營銷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深中通道將縮短深圳、中山兩地的通勤距離,但是高額的建設費用也讓外界產生“深中通道過路費定價”的各種猜想,普遍的猜測是一類車單程過路費在50元~90元之間,截至目前還未有官方的數據。
另外,對于深中兩地的通行,早在2020年8月,時任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曾表示,“未來深圳將準備400輛大巴,每天24小時往返作為深中通道的擺渡車,直接通到中山的重要大型居住區。”2021年8月,中山市發改局也曾提及,“積極探索深中通道通行后,兩地穿梭公交車免收通行免費”,“400輛大巴”也成為中山“深圳概念”樓盤的銷售話術之一。不過,當預期還未變成現實之前,購房者心頭的疑慮難以打消,而這,或許也是深中通道開通在即,但中山樓市熱度并沒有明顯上升的重要原因。
全方位學習對接深圳
中山市,原名香山縣,1925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更名,其位于佛山市以南,珠海市以北,西連江門市,東與深圳市隔水相望。如今,中山市下轄15個鎮,8個街道,區域內含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經濟協作區——翠亨新區。截至2022年末,中山市常住人口443.11萬人,城鎮化率為87.02%。年末戶籍人口208.13萬人,常住人口遠大于戶籍人口,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較強。
經濟發展方面,改革開放初期,中山市承接香港的加工工業,民營外向型產業發達,與東莞、順德、南海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家電、五金、燈飾逐漸成為中山市的主力產業,尤其是中山市古鎮鎮,被稱為“中國燈飾之都”,全國燈飾產業份額占比70%。不過近年來,中山市在廣東省內的存在感有所降低,2022年,中山市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631億元,同比增長0.5%,GDP在廣東省內排名第十位,在珠海、茂名、江門、湛江之后。
中山市政府官網顯示,近年來,中山全力推動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2022年累計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1.4萬畝,盤活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2.4萬畝。此外,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成功引進了中軟國際等工業互聯網與數字賦能平臺,596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帶動3000多家企業上云用平臺。
根據中山市政府2023年的工作報告,中山要打造以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家電四大產業為引領,聯動高端裝備、光電光學、燈飾照明、中山美居、現代農業與食品、現代時尚6大產業的新時代中山現代產業集群“十大艦隊”,以中山現有存量最大、知名度最大、潛力最大的產業集群,夯實制造業家底,領航高質量發展。
“深中通道”也給中山市的經濟帶來了豐富的想象。在中山市政府2023年工作報告的“一圖讀懂”中,深中通道占據了封面圖的一半,上述工作報告指出,將開展深中城際前期工作,加快深中通道項目的建設,將全方位學習對接深圳,啟動深中合作創新區、深中現代科技工業城建設,打造深中港高端制造合作基地、深中澳文化與科技合作基地。
(文內圖片攝影:張慧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