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行業深度洗牌之際,誰在向上發展?中信泰富,一個淡出行業久遠的名字,重新出現在各大業績排行榜上。
【資料圖】
相較于母公司中信集團,中信泰富的知名度要低很多,早些年被廣泛關注也是因為“出海收購鐵礦”、“炒外匯巨虧”等事件。地產行業大洗牌之際,中信泰富一向低調的地產業務卻有向好趨勢,背后有何故事?中信旗下其他地產平臺發展如何?
銷售排名悄然上升
據克而瑞統計數據,以“2021-2022年排名連續兩年上升、 銷售金額連續兩年增幅大于-10%、且2022年銷售全口徑金額超100億元”為標準,可篩選出大家房產、象嶼集團、深鐵置業、中建東孚、中信泰富等16家在全國銷售表現亮眼的“腰部”房企。
這其中,除了此前偏居一隅的地方性房企,中信泰富在業內的知名度也并不高,但近年銷售逐漸上升。克而瑞數據顯示,中信泰富2022年全口徑銷售金額排名為106位,行業排名上升53位、業績增速18%;2021年中信泰富銷售排名提升15位,業績增速6%。
進入2023年,在部分熱點城市,中信泰富有項目做到當地銷冠。據克而瑞無錫數據,2023年一季度,中信泰富玖著以銷售額7.09億元,居于無錫一季度項目銷售榜榜首。
在公開招拍掛市場,中信泰富近兩年也多有動作,較為知名的是拿下廣州廣船項目。
去年年末,廣州第三輪集中供地中,中信泰富與中船集團聯合體以187.6億元斬獲一宗地塊,成為廣州年內總價最高地塊。中信泰富和中船集團的合作已有成功案例——上海陸家嘴濱江金融城,該項目便是兩方聯手打造,中信泰富負責開發、設計、建設和運營。
對廣州上述項目,中信泰富已經謀劃多年。早在2014年,中信泰富便決定與中船集團合作,參與廣船地塊的一級開發;2020年初,中信泰富與中船聯手,經歷50多輪競價后,以封頂價81.96億元+自持商業建面25%,拿下廣船一期商住地塊的二級開發權。
實際上,翻開中信泰富的發展史,該公司打造的知名項目,多為大型城市綜合體,比如上海中信泰富廣場、陸家嘴濱江金融城、武漢中信泰富濱江金融城、武漢光谷創新天地、濟南信泰中心、廣州濱江上都、上海中信泰富又一城等。
這一開發偏好,與其自身基因、集團整合發展歷史均有關系。
七年前,“中信系”與中海地產有過一場交易,中信集團將子公司中信地產的全部股權、中信泰富在國內的住宅地產,以310億元對價轉讓給中海;中海則將旗下上海寰宇天下商業項目、南京中海商業與寫字樓項目等四處物業,以61.5億元價格轉讓給中信。彼時,中信方面表示,未來將更專注商業項目,尤其是大型綜合項目的開發。
此后,中信泰富一度隱身,主要開發動態也集中于城市綜合體項目。比如2017年2月,中信泰富與武漢二零四九公司及中建三局,聯合獲取武漢二七濱江項目;同年,與香港瑞安公司聯合獲取武漢光谷項目,該項目是集辦公、商業、住宅為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項目。
自2019年以來,中信泰富在內地市場的投資力度有所加大,官網也頻頻更新拿地信息。如2019年競得南京清涼門大街地塊,為地鐵上蓋城市綜合體項目;2020年競得揚州三幅住宅地塊;2021年競得無錫兩幅住宅地塊,分別位于梁溪區北塘板塊和濱湖區太湖新城......
目前,中信泰富的布局已涉及上海、廣州、武漢、南京、揚州、無錫、濟南、青島、蘇州等城市,包括城市綜合體、商辦物業、住宅、酒店等業態。除了房地產業務,中信泰富還涉足特鋼、能源、消費品分銷、醫療健康等多元產業,持有中信國際電訊(1883.HK)42%權益。
“中信系”多途徑涉足房地產
中信泰富在行業洗牌之際穩步向上,與其穩健、慢節奏等偏港資經營風格有關,更離不開背后大股東中信集團的支持。中信泰富官網有表述稱:“作為中信集團的一員,中信獨特的平臺、多元化的業務以及協同規模,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資源和商機。”
中信集團創辦于1979 年,是我國早年經濟改革、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2011 年,中信集團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并設立中信股份(00267.HK)。2014年,中信集團將中信股份100%股權注入中信泰富,實現境外整體上市,中信泰富成為中信股份的全資子公司以及最大的實業平臺。
目前,中信集團的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產和其他領域。2020年中信集團連續第12年上榜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位居第126位。中信股份是香港恒生指數最大成份股之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總資產達港幣97,40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中信整體上市后,原有地產業務與中信泰富便存在資源整合問題。盡管發生了與中海那場股權交易,但直到現在,“中信系”旗下也并非只有一個涉房平臺。
在中信集團官網上,該集團共有五大業務板塊,包括綜合金融、先進智造、先進材料、新消費、新型城鎮化。其中,新型城鎮化板塊有工程承包商中信建設、中信泰富地產、聚焦城市更新及運營的中信城市開發運營、資本運營公司中信興業......
除了中信泰富地產,中信城市開發運營(簡稱“中信城開”)也在業內頻繁“刷臉”。據公開信息,中信城開設立于2016年,即與中海進行資產交易那年,公司定位于“城市開發運營平臺”,此前開發了成都天府新區、汕頭濱海新城和海底隧道等大型項目。
房地產調整之際,中信城開更是“曲線”介入,開始參與出險房企紓困工作。
今年年初,中信城開與華融公司達成涉房業務全面合作意向。據官方公告,雙方將進一步探討搭建統一涉房業務平臺,深度綁定涉房業務,以增量帶動存量,探索AMC 轉型中的“中信模式”,全面打開涉房業務協同新局面,共同推動化解風險項目落地。
去年下半年,中信城開還“接手”佳兆業多個項目,佳兆業南山東角頭項目、金沙灣國際樂園、航運紅樹灣等四個深圳核心項目股權變更,合作方均指向中信城開。據悉,該股權變動是中信銀行、佳兆業與中信城開三方以服務信托模式進行的合作,中信銀行是債權人,中信城開是融資代建角色,提供一定盤活資金,用于后續項目建設和開發經營。
不過相較而言,中信城開主要以輕資產模式開展業務,中信泰富則貫穿房地產業務全產業鏈,涉及投資、開發及運營管理等環節。兩家公司能在地產洗牌時站住腳跟,均離不開母公司支持。中信城開曾表示,憑借中信集團強大的金融優勢,多元化產業的內部協同,將以投行整合的復合思維整合運營項目。而對整個中信系來說,后續其地產平臺能發展到何程度,要持續觀察其資源獲取情況。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