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創新創業青年眼中的未來健康產業將如何發展?
在20日舉辦行的第四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的圓桌論壇上,來自生命健康領域的青年科學人才們共同探討了未來健康產業的前沿技術與落地路徑。在他們看來,前沿科研在產業的實踐,一定需要企業進行持續迭代,合作共建及打造創新生態,這幾者缺一不可。
(相關資料圖)
基于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賦能的政策背景,下階段,有哪些前沿技術值得關注,該技術又催生出怎樣的產業機遇?
上海市糖尿病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研究員劉軍力以糖尿病和肥胖癥為例稱,根據團隊發現,一些重大疾病并不是由單一基因突變引起的,而是眾多基因系列性的病變累積所導致,“為此我們與企業合作,運用創新技術使藥物研發更快捷,安全性也極大提高。目前,該技術在靶向脂肪抗癌癥的研究中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相關藥物已經推向二期臨床,療效非常理想。”
“細胞和基因治療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恰恰在這一領域我們和國際水平的差距也比較小,并且已經掌握了一些從0到1研發相關產品的機遇。”上海吉美瑞生董事長、首席科學家左為表示,將來,AI技術的融入可以做到對細胞進行功能改造的可能,這將極大改善一些慢阻肺、腎衰竭患者的治療方案。
作為一家深耕泛血管介入精準治療的企業,上海博動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劉冰認為,工匠精神是企業的核心,“我們應在核心技術、供應鏈、原材料等方面為醫療器械未來的產品積累好上游‘硬科技’。”
“未來健康產業的未知性,增加了我們投資時的難度。”作為健康產業的早期投資人,朗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平凡分享經驗稱,實際上,很少有一個技術是孤立于整個生態而獨立存在的,它一定是生態鏈當中的一環,“為此,該技術改善或解決了什么問題,是否建立了行業標準,這些點至關重要。”
那么,為了進一步賦能上述技術與產業發展,有哪些針對創新生態與環境的建議?
對此,劉冰表示,上海有尖端人才的屬性去做一些非常創新、非常硬核的科技;但同時醫療產品從拿證、上市到進醫保的鏈條也非常長,“如果整個鏈條可以更加‘絲滑’一些,我們的流程也會更快。”
上海宇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周文波則表示,近些年,無論是新型業態還是國產新冠小分子口服藥等,都是從很小的科技型企業發展起來的,“政策層面對于小微企業的支持非常重要。”
“應該要重視早期投資,不能光去‘摘桃子’,而是要幫助一個小微企業成長為中型企業,再成長為大型企業,去耐心地陪伴并幫助企業去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平凡說,通過將更多的樣本、經驗進行分享,以及把平臺相互賦能,讓企業不再走彎路,“而對于企業來說,只要有核心技術,拿出能對整個行業產生影響的產品,就一定可以走到下一步,成為良才。”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