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大項目加快開工建設、基建投資穩健增長,但受制造業投資改善乏力、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在下降的拖累,前4個月投資增速繼續放緩。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47482億元,同比增長4.7%,比1~3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79570億元,同比增長0.4%。從環比看,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降0.64%。
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5%,制造業投資增長6.4%,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6.2%。
(資料圖)
基建投資仍是穩增長的主要抓手。1~4月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增長8.5%,雖然增速較一季度放緩0.3個百分點,但仍維持高位。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廣義基建投資受存量政策支撐作用邊際減弱、專項債發行節奏放緩等因素影響,增速較前值回落1.0個百分點,穩增長作用邊際減弱,但仍是主要支撐,預計2023年廣義基建投資增速或小幅回落至8%左右,節奏上前高后低。
資金層面的支持是推動基建保持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根據公開發債數據,今年前4個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7825億元,同比增長32%。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今年以來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速度快,因為今年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需要發揮債券資金對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的重要作用。
受出口放緩、利潤不佳等因素拖累,制造業投資也持續放緩。1~4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4%,較1~3月回落0.6個百分點,增速連續6個月下行。
從結構上看,制造業投資中,1~4月份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6.1%,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5.3%,都保持了較快增長。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分析,制造業投資景氣度持續小幅回落,其中電氣機械、汽車、電子設備、化工投資同比增速較高,指向產業升級是當前制造業投資的最核心驅動力。但是,工業企業盈利走低、訂單回落和庫存高企三大壓力,對出口鏈條和低技術密集型的企業擴產意愿帶來擾動,拖累整體制造業投資。
關于下階段制造業投資增速走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6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答第一財經提問時表示,我國正處在產業升級快速發展階段,新技術廣泛滲透,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壯大,這些都會帶動制造業投資增長。同時,新能源產業、數字經濟相關制造業投資增長潛力依然巨大。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7日表示,將在穩定和擴大制造業投資方面持續發力,統籌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繼續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擴大工業和技術改造投資,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
房地產投資方面,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滑6.2%,降幅比1~3月擴大0.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45155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國內貸款6144億元,下降10.0%;利用外資12億元,下降69.6%;自籌資金12965億元,下降19.4%。
伍超明分析稱,受前期積壓需求快速釋放、房地產刺激政策合力顯效等因素影響,今年1~3月房地產價格、銷售、投資等指標增速出現企穩回升;進入4月份后,房地產市場恢復速度放緩,盡管去年同期基數很低,但今年銷售、投資等關鍵指標增速仍出現下降,房地產市場進入再次確認期。預計年內房地產市場整體處于筑底調整階段,恢復的不確定性仍大,在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的助力下,降幅有望趨于收窄。
他認為,總體看,目前房地產市場處于筑底階段,投資增速有望逐步企穩。結合疫情過峰消退、前期貨幣金融和因城施策等政策效應顯現,房地產市場全年趨穩是大概率事件。但在家庭資產負債表受損、預期扭轉需要時間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此輪房地產市場的恢復時間可能長于以往,回升斜率也低于往年,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易高估。
關于未來整體投資增速走勢,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表示,從投資先行指標看,1~4月份投資項目到位資金(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8%,為投資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羅毅飛表示,下階段,要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其他經濟社會重大項目建設,持續擴大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發揮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進一步增強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