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中國汽車出口99.4萬輛,同比增長70.6%,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達24.8萬車輛,同比增長1.1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中國品牌車企近年來在海外布局的不斷深化,新能源車火熱“出海”。在挪威、瑞典和德國等歐洲國家,中國車企在當地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在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中國車企也開始擁有生產基地,實現本地化運營。中國市場的這一變化,也引發了日企關注。
希望加大與中國新能源車企合作
旭化成株式會社執行官、中國總代表近藤修司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從中國今年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來看,無論是汽車行業還是房地產,從大家的行動來看,都出現了一定的購買欲望。從此可以看出,經濟也是呈現復蘇態勢。”
為此,他表示,綠色能源,數字社會,還有健康領域長壽社會,是旭化成在中國社會特別關注的幾個領域。其中,他提到,在新能源汽車這樣的大趨勢中,旭化成的一些材料和產品也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今后我們希望和中國的OEM(比如比亞迪這樣的企業)加大合作,使我們的產品和材料被采納。我們也有這樣的計劃,也朝著這樣的方向去部署我們的業務。”
近藤修司表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旭化成可以作出諸多貢獻,比如公司的相關產品涉及電池隔膜領域、新能源汽車消除噪音、電子傳感器等;此外在工程塑料領域,旭化成的產品也有助于使得汽車實現輕量化等。
對于與中國新能源車企的合作,近藤修司表示,公司有多個團隊都在做新能源汽車材料方面的業務,“我們的想法是,通過一個共創實驗室,把比亞迪的車展示出來,搭載上我們的材料和零部件,比如通過消除噪音的產品、傳感器、工程塑料、座椅面料等來共同探討(合作)。”據近藤修司介紹,目前公司在深圳的團隊負責推進與比亞迪的相關合作探討。
此前,在電動車快充設備方面,也不中日合作案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和日本電動汽車用快速充電器協會(CHAdeMO)曾簽署協議共同開發下一代電動車充電器,力爭成為新的世界標準。快速充電器在充電樁形狀和顯示充電量的通信系統方面存在差異。企業需要根據不同市場安裝不同零部件。而統一規格能降低企業成本,也可使汽車進入其他國家市場變得容易。
此外,開發賽車用零部件的日本大阪的繁原制作所已接到了中國10家汽車相關企業關于設計和試制純電動汽車用變速箱的業務委托。據日媒報道,繁原制作所從事制造對精度要求很高的賽車用零部件,其設計和加工能力被中國相關企業看好。
中日如何共創合作
其實,近年來,瞄準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普及,大到新能源汽車的變速箱,小到電池封裝等零配件,日企紛紛希望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上下游供應鏈中分一杯羹。
一位日企觀察人士告訴第一財經,盡管中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的發展步調不一致,但并不意味著日本企業缺乏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整車的研發及生產技術等。
“在市場先行的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汽車本身的設計概念等給出了諸多新的課題。這不僅僅是亟待中國企業去解決的問題,日本企業也可以通過研發來拿出解決方案。這里不存在誰的技術具有絕對優勢,而是需要在研發、試生產及批量生產等各個環節進行國際間、企業間的合作,當然這里也存在競爭。”上述人士說道,“但是,不進入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就不可能了解市場需求,也難以讓擁有相關技術的企業獲得新的發展。”
除了比亞迪,近藤修司表示,也有與其他企業成立共創實驗室的想法。“我們在上海已經率先成立了一個共創實驗室,主要是針對全球頭部新能源車企的。我們跟該企業以及其他一些OEM都在探討合作。除了新能源汽車以外,還有健康領域,我們目前在蘇州也是通過一些產品和技術打包的方式,與制藥公司在探討合作。”他說道,“未來會基于不同的目標,在全國各地成立這樣的實驗室。”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