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收益和回撤率大不大?產品能不能滿足真正的養老訴求?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已有半年,前述有關產品的問題,成為投資者最主要的關注點。
在5月10日舉辦的銀河證券個人養老金業務與年金研究評價體系發布會上,公司產品中心養老金融解決方案專家王鑫琦提到,目前機構在養老展業中,產品力的比拼至關重要,產品的需求匹配程度包括回撤率、抗通脹性等成為投資者關注重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我們的養老金業務主要是兩塊,一個是代銷個人養老金,以開立賬戶為核心、投資一百多只Y份額基金;另一方面,在這些產品之外,我們還通過其他養老計劃提供補充養老解決方案。”銀河證券副總裁羅黎明說。
去年11月28日,券商代銷個人養老金業務“開閘”,多家獲資質的機構正式展業,逐鹿個人養老金市場。根據證監會此前披露的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華泰證券、中信證券、廣發證券、中國銀河證券等14家具備相關資質的券商可正式展業。
目前,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的產品主要有四類: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
王鑫琦指出,四類產品的產品力比拼成為關鍵。“養老產品從名稱來看,相較其他產品應該具備一些養老的屬性,但目前我們在對比的過程中發現,這種屬性可能并沒有那么凸顯。”
與此同時,養老產品應該如何匹配真正的養老訴求?即產品的需求匹配程度,也成為業內關注重點。
“比如低波低回撤如何實現,定期定額資金如何提取等等,在養老產品中如何體現?這些問題也是我們希望在接下來的展業過程中,和合作伙伴一起推進的。”王鑫琦說。
除產品外,代銷機構的服務也成為關鍵。
“比如投資者買了養老理財產品,他們會有疑問,到了三年五年這個產品開放之后,要不要換?哪類資產應該增加或減少?”她提到,機構針對養老產品銷售的投后服務也在持續優化中。
對于養老金融產品的設計,銀河證券產品中心副總經理鹿寧認為,應把好養老產品品控,研發設計出符合客需的不同風險收益屬性、不同久期、不同現金流的養老產品,更新迭代篩選方法和評價模型。
在產品篩選方面,他提到,券商通過多層次的定量加定性引入標準,并持續跟蹤盡調,以保證管理人篩選的持續有效性。具體涉及四個步驟:初評、盡職調查、評審準入、內部審核。
從機構業務角度,個人養老金業務是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核心方向之一。
有公開報道稱,個人養老金初期業務大部分被銀行渠道獲得,券商開戶數量有限。證券公司相對銀行或存在基礎客戶不足、產品供給有限等問題。
“在代銷養老金融產品的同時,機構也有望自己的財富管理轉型業務做深做實了。鹿寧提到,券商產品中心將依托于產品與投顧業務一體化的財富管理生態鏈條,打造與資產、市場、客戶相適配的財富管理產品體系。
券商公司深耕大類資產配置業務多年,對于資本市場周期、不同資產特質屬性、不同產品設計有優勢。有觀點認為,將符合老年人特點的支付、儲蓄、理財、信托、保險、公募基金、商業養老金等符合監管要求和發展導向的養老金融產品全部納入證券公司的銷售范圍和服務范圍有其必要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