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女裝品牌虧損進一步拉大
服裝市場開始回暖,但各大品牌的成績單喜憂參半。近期密集披露的財報顯示,去年本土服裝市場虧損正進一步拉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中高端女裝為例,玖姿母公司安正時尚去年營收22.63億元,同比下降26.47%,歸母凈利潤巨虧3.55億元,同比下降608.92%。其他品牌的數據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歌力思去年凈利潤2045萬元,同比下滑93.27%;錦泓集團凈利潤7141.12萬元,同比減少68.12%;地素時尚表現稍好,同比下滑44.23%來到3.85億元。
在一些多業務發展的集團中,女裝板塊也逐漸淪為“拖油瓶”。去年朗姿股份女裝業務營收15.349億元,同比下降9.26%,為其醫美、嬰童三大業務中唯一下滑的板塊。這些品牌雖然與快時尚有著不停打法,卻同樣無法避免業績不佳的命運。
在社交網絡上,隨著春夏新款上新,不斷有網友吐槽今年女裝“沒看點”“設計跟去年一樣”。這批定位偏中大淑女裝的品牌,本身已與年輕女性的消費觀不完全匹配,正面臨一系列市場塑形和商品調整。在業內人士看來,定位中高端的女裝品牌不能單純模仿流行文化,需要沉淀品牌個性以及在產品研發上更具有品牌調性和產品調性,而不只是除了面料貴和價格高的同質化產品。
賽琳娜的美妝品牌去年賣了5億美元
繼雷哈娜之后,又一位女明星的美妝事業迅猛發展。5月3日,賽琳娜·戈麥斯(Selena Gomez)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個人美妝品牌Rare Beauty的2022年年度報告,稱該品牌在去年至少賣了5億美元。
這一增速幾乎媲美Fenty Beauty,后者便是在第一個財年就創下5億歐元的銷售額,如今依然是風頭正盛的明星品牌。可以說,Rare Beauty的吸金能力超越了大多數專業彩妝品牌,對比來看,雅詩蘭黛集團旗下具備潛力的高端美妝品牌Tom Ford Beauty在成立10年之后,銷售額才首次突破5億美元。
2020年2月,賽琳娜宣布成立個人品牌,半年后產品登陸北美絲芙蘭門店發售,涵蓋彩妝、護膚、香水以及美甲產品。和Fenty Beauty類似,Rare Beauty同樣主打包容性,率先推出的粉底液為不同膚色的使用者設計了48款色號,價格也更平易近人。上月,該品牌通過社交媒體獲得了7030萬美元銷售額,超越Charlotte Tilbury、MAC等專業彩妝品牌。
明星自創品牌一般會與美妝孵化器合作,或簽給成熟的集團來運營。比如,網紅姐妹花“金小妹”凱莉·詹娜和和金·卡戴珊的美妝品牌Kylie Cosmetics和KKW Beauty,早在2020年上半年就被美妝巨頭科蒂集團收購多數股份。Rare Beauty的特別之處還在于,賽琳娜是其全資擁有者,親力親為參與品牌建設。對于網生一代而言,迪士尼童星出道的賽琳娜不僅是流行偶像,更因為與病魔對抗、談論心理健康等“做自己”的舉動,獲得年輕消費者持續認同,讓流量直接變現。
LVMH在上海設立亞洲研發中心
繼歐萊雅、資生堂、雅詩蘭黛等美妝巨頭之后,又一個研發中心在華落地。五一前,LVMH美妝亞洲研發中心在上海揭幕。
作為LVMH集團在亞洲規模最大的研發中心,新設立的研發中心總面積超2200平方米,下設位于浦東新區金橋的產品創新開發實驗室,包括護膚及彩妝與色彩開發實驗室、產品測試間、創新工作坊。未來,該研發中心將針對性地開發相應的產品,滿足中國及亞洲消費者的護膚與美妝需求。
雖然LVMH集團市值不斷創新高,但其美妝矩陣的增幅往往在各部門中墊底,遠不及時裝與皮具板塊,僅占集團總收入的1/10左右,這也意味著其后期增長空間巨大。目前,其擁有迪奧、嬌蘭、紀梵希、馥蕾詩、玫珂菲、Fenty Beauty等15個香水和美妝品牌,2022年銷售額為77.22億歐元。
美妝市場近年韌性十足,提前擺脫疫情陰霾,也催動國際日化巨頭在華打響科研儲備戰。2021年,資生堂中國東方美谷研發中心正式在上海啟用。2022年,雅詩蘭黛中國創新研發中心完成升級,遷址上海漕河涇開發區。今年3月,前歐萊雅中國CEO斯鉑涵(Stephane Rinderknech)任職LVMH集團美容部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被認為是LVMH集團深度開發中國和亞洲市場的前奏。
口紅效應不止口紅
每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口紅的銷量反而會上升,這被稱為“口紅效應”。近期的一份報告則顯示,
自我犒勞并非女性專有,男性也會因自我犒勞而消費。
德勤發布的《對消費者而言,口紅效應不止口紅》追蹤了過去半年23個國家/地區的消費者數據發現,自我犒勞在全球范圍內普遍存在。與女性相比,男性在自我犒勞上花費更多,從美國來看,男性在各種物品上的支出高出近40%。其中,千禧一代男性在這一點上尤為明顯,他們的支出較女性高出20美元(62.5%)。
雖然口紅這類化妝品是自我犒勞的典型代表,但口紅效應并不局限于此。實際上,自我犒勞最多的品類是食品和飲料。接受調研的消費者表示,近期他們在食品、飲料方面自我犒勞的可能性幾乎高出在個人護理品類消費的三倍,而這一數據在美國是四倍。這一現象在男性群體中尤其顯著,男性占據了全球食品和飲料消費的57%,較女性多支出60%。
德勤的數據還顯示,每月自我犒勞支出的全球中位數為32美元,如果不計入食品、飲料支出,這一數字將升至50美元,電子產品方面的支出尤為高昂,消費中位數為182美元。
歷峰集團旗下高爾夫品牌在華開出首店
冬奧帶火了冰雪產業,在中國,小眾運動或許也擁有大眾市場。
5月6日,歷峰集團旗下高爾夫品牌G/FORE在上海開設中國首店。這個成立于2011年的品牌,標志性產品為色彩鮮艷的小羊皮高爾夫手套和潮流時尚的高爾夫球鞋。店內亦陳列多款中國限定球鞋,售價3000元以上。
高爾夫運動在美國、日本普及度較高,也誕生了一批知名高爾夫用品品牌。但這項運動在國內起步較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高爾夫用品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高爾夫用品行業銷售收入138.46億元,有著較大的市場前景。
事實上,在開出這家專賣店前,G/FORE就通過俱樂部和會所營銷,試圖打開中國市場。2021年,它入駐天貓,首年達成千萬銷售額,今年預期目標增長3~4倍。
中國的運動服飾市場正不斷擴容,生活化、時尚化的趨勢同樣模糊著運動穿著和日常穿搭的邊界,這是專業運動品牌不能錯過的商機。
(圖片來自官網、截圖,品牌提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