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浦東張江科學城的核心區域,有一塊4.2平方公里的機器人創新企業聚集地,被命名為張江機器人谷。于2020年底正式亮相,成立不過兩年多,目前園區已入駐有80余家企業機構,年工業產值達到221億元。
(資料圖)
5月6日上午,與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上海主要新聞網站的記者團一起,第一財經記者來到了張江機器人谷。
走進機器人谷展廳,門口的如影咖啡機器人正操縱著兩只機械手臂,嫻熟地制作著咖啡,其亮點在于,除了普通的咖啡外,它還可以拉花,看起來水平不輸咖啡師。
當然,咖啡機器人只是張江機器人谷的冰山一角。在展廳里,有來自30余家企業展示的行業領先產品,其中核心的板塊是高端醫療機器人。
“我們目前的產業定位是‘一核心兩重點兩突破’,以高端醫療機器人為核心,以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為重點,同時強化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控制軟件。”張江機器人谷項目負責人王濤介紹,張江的優勢在于產業基礎,以及來自上海的豐富資源,未來目標是孵化創新企業,解決一些卡脖子問題。
能做手術、也能協助康復
張江機器人谷分為機器人研發、智造、商業、拓展4大區域,聚集了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康復領域獨角獸傅利葉智能等一批機器人企業,還有包括ABB機器人賦能中心、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中心、仿生機器人實驗室等一批功能創新平臺。
跟隨展廳講解員,記者團參觀了展廳重要的醫療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既能做手術,又能協助患者康復,還可以借助腦機接口幫助殘障人士與外界溝通。
圖邁的腔鏡手術機器人是一款完全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適用于成年人的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婦科、心胸外科手術,在2019年它曾成功完成了一臺手術。
據講解員的介紹,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曾完成了首例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進行的前列腺根治“金標準”手術。這意味著國產腔鏡機器人已經具備在狹窄解剖空間下的復雜病變手術能力。
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的特點在于,其機械手臂非常靈活,可以720度旋轉,并且有3D腔鏡系統為手術提供立體的手術視野,可以簡化手術操作,具有臨床的優勢。
此外,上海奧朋醫療研發的血管腔內介入手術機器人,解決了血管腔內介入手術系統對介入耗材兼容性不強的問題,可以兼容全品類介入手術耗材,并完成血冠脈、外周、神經和腫瘤血管介入手術。
這款血管腔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意義在于,其不僅能夠將醫生從X光射線下解放出來,避免輻射傷害,手術也更加精準、穩定,一致性更好。
在展廳,博睿康科技的腦機接口機器人也格外引人注目,穿戴后,在不需要任何語言和動作的情況下,就可以操作一些簡單的設備。
在視頻演示中,工程師帶上這款腦機接口機器人,可以通過腦電波的輸出來控制無人機飛行的方向,并且可以在計算機上打字。
博睿康成立于2011年,是國內最早涉足腦機接口產業化的公司之一,經歷了從非侵入式到侵入式、從科研到醫療場景的發展。目前其產品普遍運用于殘障人士與外界的溝通,針對難治性癲癇、神經系統疾病康復等臨床場景開展應用。
傅利葉是張江本土培育的康復賽道獨角獸,產品已出口全球15個國家及地區,展廳也有不少其產品在列。其中,下肢康復機器人是傅利葉的重點產品之一,其可以輔助患者行走,進行康復訓練。
下肢康復機器人采用了力反饋技術,安裝了10余個傳感器,可以根據用力的大小來調整動力的輸出。據講解員的介紹,其重量只有18千克,而國內外同類型產品重量達到25千克左右。
在展廳,傅利葉智能康復創新產品總監楊志豪接受了第一財經的采訪。在當下,ChatGPT無疑是人工智能行業最熱的詞話題,這類技術的出現對于機器人行業是否也會有影響?
楊志豪認為,ChatGPT做的是大腦的事情,沒有涉及執行,而機器人是做人的肌肉骨骼,在未來,ChatGPT這樣的通用人工智能再配上一個可執行的肌肉骨骼系統,可能會慢慢出現完全智能化、有人性的服務機器人。
何以成為醫療高地
包羅眾多創新企業,張江機器人谷何以成為醫療機器人聚集高地?王濤認為,這一方面來源于產業園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是產業的特點所致。
在生命健康領域,張江已有不少的產業基礎積累。圍繞張江機器人谷,周圍有張江藥谷、張江醫谷、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園、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張江醫療器械產業基地等園區。
王濤介紹,在張江有許多在生命健康領域做醫療器械的公司,不斷往醫療機器人方向發展,在康復、手術、血管介入等機器人賽道創新。依托這樣的產業背景,同時有ABB這樣產業龍頭帶動,從而衍生出一些上下游集成企業。
除了產業基礎,王濤談到,醫療機器人產業需要人才、生態等的資源,而張江作為對標美國硅谷這樣的園區,企業可以在這里獲得更好的發展土壤。此外,醫療機器人產品價值較高,毛利率較高,可以承受浦東較高的商務成本。
“同樣國產的工業機器人,可能會在上海周邊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區域去生產,只將研發放在這里。但醫療機器人不一樣,其生產和組裝以及最終產品,都需要人才要素的匹配,放到其他區域,生產可能沒有那么快去實現,或者肯定會有生產的痛點。”王濤表示。
傅利葉之所以選擇落地張江機器人谷,人才優勢也是一方面。楊志豪對第一財經表示,上海國際化人才更多,特別是在一個像康復機器人這樣的創新領域,需要很多國際化、重點的專家來支持,而上海浦東可以吸引全球最頂尖的一些工程科研人才,賦能企業有更多創新的想法、技術和產品,并且快速落地。
另一方面上海也有供應鏈的優勢。長三角有一整條完整的供應鏈體系,要做一個產品,時間效率可以更高,成本相對會更低,溝通效率也更高,楊志豪提到,在長三角大家都非常愿意去配合傅利葉一起去落地想法。
此外,長三角經濟發達,楊志豪表示,對于康復機器人企業來說,這里同樣有更多的客戶,并且不止是如三甲醫院這樣的頂級的客戶,更可以用普惠的形式去賦能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智能化的康復技術下沉到社區。
在采訪中,王濤談到,張江機器人谷已經在醫療、工業、服務里都有一些龍頭和創新標桿企業,接下來要做的是把能級做大,從量變到質變。據官方宣傳片介紹,到2025年,張江機器人谷總體產業規模將達到700億元,入駐核心企業150家,上市企業10家。
“最關鍵的是通過創新,希望能夠解決一些卡脖子問題,在關鍵零部件,特別像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軟件這方面,目前都是國外巨頭壟斷的技術,我們想通過這些企業的集聚讓他們能夠在技術上有一些突破,這是我們想做的一些事情。”王濤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