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期,一些醫(yī)療機構檢出的新冠陽性感染者中,有發(fā)現(xiàn)“二陽”的。一些人也在擔憂第二波感染高峰是否快來了。而二次感染的概率究竟會有多高?
5月5日,中國疾控中心周報發(fā)布了一篇題為《預先計劃的研究:奧密克戎變異株再次感染的相關因素——中國廣東省,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的研究。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間,廣東省觀察到新冠再次感染情況。該研究調查了廣東省的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率和相關因素。研究的作者來自廣東省現(xiàn)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廣州疾控、中山疾控、深圳福田疾控等單位。
該研究估計,初次感染原始毒株的再感染發(fā)生率為50.0%,阿爾法或德爾塔變異株的再感染發(fā)生率為35.2%,奧密克戎的再感染發(fā)生率為18.4%;奧密克戎初次感染后3-6個月內的再感染發(fā)生率為4.0%。此外,94.2%的再感染病例是有癥狀的,而只有7.7%的人需要就醫(yī)。
回看這項研究,主要納入的是廣東省病例,這些病例從2020年開始初步確診過新冠肺炎并得到康復的。研究共納入了368名參與者,年齡從1歲到85歲不等。參與者根據初次感染類型進行分類,其中68人感染過原始毒株、88人感染過阿爾法或德爾塔、212人感染過奧密克戎。
在這項研究中,新冠再感染被定義為在初次感染開始或收集第一個陽性標本后90天以上發(fā)生的感染。可能的病例被定義為自2022年12月以來沒有新冠核酸或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但至少滿足以下兩種情況之一的人:一是急性的咳嗽發(fā)作或惡化,嗅覺或味覺喪失等;二是有以下至少兩種癥狀或體征的急性發(fā)作或惡化:發(fā)燒、疲勞、鼻塞、流鼻涕、喉嚨痛、肌痛、腹瀉或結膜炎。確診病例被確定為新冠核酸或抗原檢測呈陽性的病例。
這項研究觀察到共有104例被確定為新冠再感染,包括70例確診病例和34例可能病例,新冠再感染的總發(fā)病率估計為28.3%。所有的再次感染都是在2022年12月開始的第一波廣泛社區(qū)傳播中發(fā)現(xiàn)的。
研究結果顯示:感染過奧密克戎個體的再感染率顯著低于感染過奧密克戎之前的變異株。大多數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癥狀,但只有一小部分需要醫(yī)療干預。奧密克戎變異株初次感染后3至6個月內再次感染的風險較低。在首次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6個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幾率明顯增加。預計在未來3至6個月內,疫情水平將保持在較低水平。然而,隨著免疫力的下降,感染的風險可能會增加。病毒突變是再次感染的另一個原因,因為它會使先前建立的獲得性免疫力對新變異株無效。另外,醫(yī)護人員的再次感染發(fā)生率高于其他人群,疫情期間職業(yè)暴露的增加可能是一個促成因素。
這項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無癥狀的再感染不易被發(fā)現(xiàn),有可能導致再次感染發(fā)生率存在低估。
該研究亦表示,至少在未來三個月內,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廣東省引發(fā)大規(guī)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但盡管如此,對新出現(xiàn)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仍需保持監(jiān)測,進行基于人群的常規(guī)抗體水平調查仍然至關重要。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lián)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