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27019萬人次,日均發送5403.8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162.9%。
(相關資料圖)
今年“五一”假期從4月29日開始至5月3日結束,共計5天。交通運輸部今天(3日)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3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5738萬人次,環比增長9.5%,比2022年同期增長160.1%。
其中,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935萬人次,環比增長12.4%,比2022年同期增長402.5%;公路預計發送旅客3450萬人次,環比增長9.5%,比2022年同期增長100.9%;水路預計發送旅客150萬人次,環比下降13.1%,比2022年同期增長129.5%;民航預計發送旅客203萬人次,環比增長12.2%,比2022年同期增長424.5%。
“五一”假期,出行成為假期最具熱度的主題,全國公路網呈現總體流量高、自駕占比高、新能源汽車出行增多、擁堵路段多點分布等特點。
在交通運輸部4月27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路局副局長顧志峰介紹,綜合考慮假期公路交通出行規律、假期時長、天氣情況、旅游政策環境等因素,預計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將達到5330萬~5430萬輛,同比2022年增長約73%~77%。假期首日(4月29日)流量可能突破歷史峰值。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第1天,全國營業性客運量達到5699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勞動節假期第1天)增長151.8%。其中,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950萬人次,同比增長343.6%;公路預計發送旅客3450萬人次,同比增長98.8%;水路預計發送旅客95萬人次,同比增長86.2%;民航預計發送旅客204萬人次,同比增長441.8%。
4月29日至5月3日,鐵路預計發送旅客9088.1萬人次,日均發送1817.6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464.4%;公路預計發送旅客16309萬人次,日均發送3261.8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99.1%;水路預計發送旅客680.4萬人次,日均發送136.1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114.2%;民航預計發送旅客941.5萬人次,日均發送188.3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507.4%。
4月29日至5月3日,預計全國高速公路流量累計31045.94萬輛,日均6209.19萬輛,同比2022年同期增長101.83%。其中,客車流量累計28375.2萬輛,日均5675.04萬輛,同比2022年增長124.73%;小客車流量累計28138.21萬輛,日均5627.64萬輛,同比2022年增長124.7%。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五一”假期已接近尾聲,針對今年“五一”假期超大流量的特征,各地交通運輸系統提前做好客流動態研判,動態掌握客流高峰情況,加強熱點區域、線路、時段的運力保障,加強運力儲備,應對大客流等突發情況。
北京市交通委提前對接鐵路、民航到發客流情況,組織公交、地鐵、出租、機場巴士等行業按照“一站一策”“一場一方案”,通過增加運力、增發車次、延長運營時間、開設擺渡專線、分場分站“圈車”“保點”、優先派單、增設抵達站點等方式加強“七站兩場”接駁運輸服務。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通過短信、告知書等方式,提醒大家注意出行安全,做好健康防護,加強對“兩站一場一港口一服務區一收費站”的指導督促;江西省交通運輸廳指導各地客運企業針對客流特點,加強對客運樞紐、火車站、旅游景區等旅客主要集散地道路客運和城市公共交通等運輸領域進行運力調配和應急調度。開通定制客運和公交專線,與鐵路、民航進行對接,減少旅客接駁運輸時間。
假期期間,正值春播春種、物流運輸旺季,人員流動、貨運物流密集,客貨流量明顯增長,為保障游客出行安全便捷暢通,內蒙古自治區交通運輸部門加強公路巡查、養護、“兩客一危”、水上運輸等安全檢查。長沙地鐵提前謀劃,制定專項運營組織方案。
據上海發布消息,因鐵路虹橋火車站今夜將有旅客密集到達,為方便夜間抵滬乘客出行,地鐵2號線虹橋火車站站加班車延長運營至明日(5月4日)凌晨2時30分,10號線虹橋火車站站加班車延長運營至明日(5月4日)凌晨1時整。
“五一”假期期間,四川全省傳統旅游景區持續火爆,游客接待量居高不下,為做好旅客出行保障工作,新成昆鐵路加開多對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新成昆線動車組物資保障較日常增加30%。探親訪友、旅游休閑的出行需求多,為此成都客運段首次加開往返成都至攀枝花的夜間動車。根據運行和訂票情況,新成昆線加開的4趟夜間動車皆滿員運載,全力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