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恢復、國內游升溫,這個“五一”假期異常熱鬧。早在假期之前,部分火車站的始發火車票就售罄,還有網友稱一些酒店假期價格漲幅高達400%~591%,甚至有游客遭遇花了9600元預訂的民宿被房東毀約,導致無處可住。而不少景區都出現“人從眾”的現象——參觀10分鐘、排隊2小時已是屢見不鮮。淄博燒烤餐飲和酒店住宿爆滿、西安大唐不夜城由于太火爆,只能在“五一”期間將所有演出都調整至白天,預防夜晚人流過于集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熱鬧假期出游的背后,也產生了上述問題,那么“五一”或者其他假期究竟該不該出游?
在筆者看來,先要了解一下此次“五一”與以往“五一”的不同背景。疫情3年影響了旅游產業,在過去的3年,出境游暫停,國內游也頻受影響,只有本地游市場在支撐。今年相關防疫政策優化后,在2月初恢復了出境游,而國內游更是快速增長,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假期首日,平臺景區門票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過500%,酒店、大交通預訂量也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資料圖)
這里面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消費者被壓抑的出行意愿在今年“五一”得以釋放,在此前第一財經近期進行的《消費復蘇,你會買買買嗎》問卷調查結果中顯示,今年人們消費意愿最強烈的就是旅游,有91.24%的受訪者選擇了旅游出行,這種強烈程度是遠高于往年的;另一方面則是供給的減少,公開資料顯示,受疫情影響,過去3年國內酒店供給大幅減少。按中國飯店協會的統計,截至2022年年初,國內酒店數量較疫情前減少了約8.6萬家,降幅約25%,客房總數較疫情前減少了約47萬間,降幅約24.7%。與此同時,在過去3年,不少旅游業者也轉行了,有些人員短期內并未回歸旅游業,導致旅游業一線人手不足。
從商家角度來看,過去3年使不少旅游和酒店業者受挫,雖然大部分業者依然是按規矩經營,但不乏會有一些投機者坐地起價,仗著資源優勢和假期供給的稀缺性來故意抬出過分的高價,以此來彌補過去幾年的損失。
需求增加但供給卻減少,這就造成了相對的賣方市場,且“五一”本身就是假期,出行人數自然也會增加,這就更加劇了今年“五一”出游人數的陡增。再加上部分業者著急“回血”,這種情況下,賣家們會打出更高的價格,且比往年的假日同期更貴。甚至部分業者會因為最初價格過低而毀約,重新尋找愿出更高價的購買者。于是就出現了“五一”部分酒店價格大漲、甚至有民宿毀約。
至于景區排隊,那就更容易理解了。本身假期內的游客量就會增加,加之上述原因,更是放大了效應,使得今年“五一”的游客量比往年更多,人多自然要排長隊,而過大的客流量也會給景區造成壓力,以至于一些景點不得不限流,或者如西安大唐不夜城那樣在“五一”期間將所有演出都調整至白天,以避免夜間安全隱患。
這么多的游客出行,排隊等待以及過分漲價都會導致旅行體驗感打折扣,那么消費者該不該在“五一”或其他假期出游呢?
筆者認為,第一,在了解了上述市場背景后,我們也可以理解旅游業者的壓力以及適當的隨行就市,但業者不應該過分漲價甚至毀約,面對不符合正常市場規律的行為,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和懲處,而消費者也應該合理維權。
第二,消費者可以適當選擇錯峰出游,比如在節前或節后出行,避免高峰和高價。如果實在無法調整休假的消費者,可以考慮一些相對小眾的景點或玩法,不要一股腦兒都擠在最為火爆的那幾個地方。即錯開時間或錯開地點都是可行的錯峰選擇。
第三,假日出行當然也可以,但游客需要理性考慮自己的接受度。比如在了解市場情況后,適當接受合理的調價,畢竟在高峰期出行還想要打折是比較困難的。此外,要提前做好攻略,了解當地的情況并提前預訂住宿和交通,如果臨近假期,則價高且難以訂到產品,也容易被“黑心”商家利用而引發糾紛。
第四,消費者不要相信“天上掉餡兒餅”這樣的事情,這類事件都屬于小概率。如果遇到過高的價格,消費者不要妥協,同樣地,過低的價格也要警惕,防止“入坑”。畢竟強制購物或加收費項目的事情至今依然存在。
第五,酒店、旅行社和景區等業者也必須規范自身,雖然過往3年的疫情的確影響了收益,但也不能抓住一個假期毫無克制地過分漲價甚至毀約,如此做法最多只能短期賺一票,從長期來看,未來這類商家失去誠信后,游客們不會再接受,影響了長期發展對業者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五一”出游當然可以,但需要注意上述問題,“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情況是基本不存在的,游客要謹慎理性消費,而商家更應該自律。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