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對心血管的影響再添佐證。中國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激增會增加心律失常的風險。
5月1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仁杰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等研究人員在《加拿大醫學協會雜志》(CMAJ)上發表題為“每小時空氣污染暴露與癥狀性心律失常的發作:在中國322個城市的個體水平病例交叉研究”論文稱,急性暴露于環境空氣污染與癥狀性心律失常的風險增加有關,風險發生在暴露后的最初幾個小時內,并可能持續24小時。
該研究基于中國近20萬例住院病例,發現在空氣污染水平升高后的最初幾個小時內,心律失常的風險顯著增加。心律失常會增加患心臟病和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資料圖片)
根據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細微顆粒物空氣污染與健康青少年心律失常之間存在關聯。
這項最新發表在CMAJ的研究納入了在中國322個城市住院的190115名患有突發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包括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早搏和室上性心動過速。
研究人員通過對六種空氣污染物濃度的分析得出結論:二氧化氮(NO2)與所有四種心律失常的關聯最強。空氣污染的確切影響尚不清楚,但有一些證據表明它會導致氧化應激和炎癥,從而影響心臟的電生理活動。
他們同時指出,空氣污染導致心律失常的機制尚不清楚。“盡管尚未完全了解確切的機制,但我們觀察到的空氣污染與心律失常急性發作之間的關聯在生物學上是合理的。”研究人員寫道。
另據去年4月,葛均波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心血管領域的頂級期刊《Circulaition》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發現,即使暴露在低水平(低于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空氣污染水平)的空氣污染物中,也可能在一小時內導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發作。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表示:“空氣污染對心血管的不良影響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但我們仍然對這種影響的快速發生感到驚訝。另一個讓人驚訝的是空氣污染的非閾值效應,也就是任何濃度的空氣污染物都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
不僅僅是中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空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正相關。英國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英格蘭的高污染日,有數百人在心臟驟停、中風和哮喘發作后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急救。2020年,英國心臟基金會估計,在未來十年內,將有超過16萬人死于與空氣污染有關的中風和心臟病發作。
此外,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不僅限于心臟病。研究表明,顆粒物空氣污染通過喚醒引發腫瘤生長的休眠突變,正在推高肺癌的發病率。
在最新發表的CMAJ雜志上,研究人員再次呼吁:“這項研究結果強調了在重度空氣污染期間保護高危人群并減少總體暴露的必要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