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中和目標、地緣政治變化及能源短缺背景下,能源結構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光伏經濟性逐步凸顯,全球光伏裝機市場持續向好,光伏迎來快速發展機遇。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預計,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21.74%至43.48%。在政策和終端需求加持下,終端裝機量的快速增長帶來對光伏產品的增量需求。
4月27日晚間,一體化光伏龍頭企業隆基綠能(601012.SH)再傳捷報。在光伏行業高度內卷,產業鏈大部分利潤集中在上游環節的2022年,這家以穩健著稱的全球光伏龍頭企業,營收邁入千億大關,實現凈利潤148億,組件全球出貨實現“三連冠”,成績斐然。
去年營收破千億,出貨量“三連冠”
作為一體化光伏產業鏈龍頭,隆基綠能主要從事單晶硅棒、硅片、電池和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光伏電站的開發及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業務。
截至目前已形成了從硅片、電池、組件到下游光伏電站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其中硅片、電池及組件業務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一體化組件制造商之一。
公司財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89.98億元,同比增長60.0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12億元,同比增長63.02%,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44.14億元,同比增長63.31%。
2022年,隆基綠能四個季度分別完成營收185.95億元,318.22億元、366.18億元、419.63億元。202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83.19億元,同比增幅52.35%。
此前的三年間,受益于光伏行業持續景氣,公司的業績保持高速增長。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28.97億元、545.83億元和809.3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9.62%、65.92%和48.2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2.80億元、85.52億元和90.8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6.40%、61.99%和6.24%。
拆分業務板塊來看,硅片及硅棒業務、太陽能組件業務貢獻主要營收。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硅片及硅棒業務分別實現營收137.77億元、155.13億元和170.28億元,占比分別為41.88%、28.42%和 21.04%;2019年至2021年太陽能組件及電池業務分別實現營收151.10億元、362.39億元和584.54億元,占比分別為44.29%、66.39%和72.23%。
出貨量方面,隆基綠能以超過46GW組件出貨量再次位列全球領先,實現“三連冠”。
2022年,隆基綠能實現單晶硅片出貨量85.06GW,其中對外銷售42.52GW,自用42.54GW;實現單晶組件出貨量46.76GW,其中對外銷售46.08GW,自用0.68GW。
截至2022年底,公司單晶硅片產能達到133GW,單晶電池產能達到50GW,單晶組件產能達到85GW。隨著硅料新增產能產量的大規模釋放,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回歸正常水位,產線開工率持續爬升,2023年隆基綠能業績有望持續向好。
隆基綠能一直持續秉承“穩健可靠、科技引領”的品牌定位,遵循“第一性原理”,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促進產品品質優化和成本持續下降,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
隆基綠能預計,2023年電池組件出貨量85GW,硅片出貨量130GW。截至2023年末,硅片產能將達到190GW,電池產能達到110GW,組件產能130GW,全年營業收入實現1600億元以上。
重倉研發,年內七次刷新世界紀錄
強者恒強的背后是一以貫之在研發上的高強度的投入。
作為典型的技術驅動型公司,隆基綠能鐘寶申認為,技術創新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動能,光伏行業也應回歸電池效率提升的主賽道。
公開數據顯示,自隆基綠能201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至2022年9月,該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80億元。根據灼識咨詢報告,該研發投入為光伏行業內最高,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一直穩定在5%左右。
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計獲得各類已授權專利2132項,全年研發投入71.41億元,占營業收入5.54%。人才儲備方面,公司已組建了4000余人的專業研發與技術創新團隊。2022年,中央研究院投入使用,旨在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發平臺和研發能力,打造為全球光伏產業創新中心。
在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下,隆基綠能在電池組件方面的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2年11月,隆基綠能宣布,根據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的最新認證報告顯示,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6.81%。
2022年,隆基綠能七次刷新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硅異質結電池26.81%的轉換效率,創造了繼2017年以來的晶硅電池最新世界紀錄,也是首次由中國光伏企業創造的硅電池效率世界紀錄。
談及26.81%帶來的實際價值,隆基綠能總裁李振國介紹道,目前全球普及的光伏電池轉換效率水平約為24%,26.8%轉換效率比起24%,相對效率提高了10%,使光伏發電成本進一步降低,為儲能和其他的調節手段讓渡出一些經濟性空間。
“這就意味著,未來每增加1TW的光伏裝機量,采用該轉換效率的光伏組件,可以為全社會節省3000億人民幣,同時節省10%的土地面積。”李振國介紹道。
另外,該公司研發HPBC新型電池技術導入大規模商業化量產,量產轉換效率超過25%,基于HPBC技術的Hi-MO 6組件產品轉換效率最高可達23.2%,發布了適用于全球分布式應用場景的Hi-MO 6產品系列。
目前,HPBC電池已經應用于歐洲市場并且需求旺盛。據浙商證券分析,組件采用的HPBC電池技術可大幅度提升光線吸收和光電轉換能。從效益上看,基于高效HPBC電池技術打造的Hi-MO6,較PERC產品平均發電增益10%。此外,得益于HPBC電池正面無柵線設計組件效率大幅提升,有效增加了組件輸出功率,輕松應對歐洲地區的氣候與光照問題。
海外市場擲出“先手棋”
“立足中國,輻射全球市場”,一直是隆基股份的戰略方針。眼下,隨著國內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隆基綠能擲出搶先布局海外市場的“先手棋”。
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2023年光伏裝機需求量由高至低依序為亞太、歐洲、美洲及中東非地區。亞太地區2023年新增裝機需求預估202.5GW,年增55.4%。其中,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市場受政策推動裝機增速較快,上述地區裝機量年增均可達40%以上。
針對持續火熱的海外市場,隆基綠能表示,公司一方面加快國內高效產能的投資建設與產線改造,推進新型高效電池技術產能落地,滿足市場日趨多元化的客戶需求。另一方面,公司繼續優化海外投資布局,加大古晉基地拉晶、切片產能投資,完成越南基地產能改造提升,增強海外全產業鏈生產和運營能力,滿足持續增長的海外市場需求。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4月28日的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在海外布局方面,我們有專門的團隊分析全球合適的投資地,綜合考慮市場政策、當地地方法規等因素。
“一方面,我們將繼續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越南地區完善光伏全產業鏈的布局,早前公布的美國合資建設的5GW的光伏組件廠預期將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實現投產。”鐘寶申表示。
截至目前,隆基綠能在越南、馬來西亞擁有2個生產基地,布局東南亞硅片產能4.1GW、電池片產能7.5GW、組件產能11GW。東南亞的海外工廠有力保障海外尤其是北美市場的組件供應。
另外,隆基綠能積極布局全球化銷售渠道,完善全球銷售網點布局。公開資料顯示,隆基綠能現有業務遍布150多個國家地區,分支機構覆蓋中國、美國、歐洲、日韓、印度、澳大利亞、阿聯酋等地,建立專業化海外銷售團隊,服務當地銷售。
這種全球化銷售渠道布局也為公司打開成長空間。鐘寶申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公司的戰略客戶和渠道客戶可以支撐2023年85GW電池組件出貨目標的實現。
他認為:“隆基在過去一年已經形成全球銷售網絡,與一批戰略性大客戶(電力投資者)形成較好的業務合作關系,預計今年這種合作會加強。渠道銷售方面,目前隆基在全球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銷售),有廣泛網絡應對分布式的增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