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國已基本扭轉了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趨勢,但不合理的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空間的壓力和威脅依然存在,局部地區生態系統質量功能問題突出。
在生態環境部今天(27日)上午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王志斌介紹,近年來,國家不斷強化生態保護監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頂層設計,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修復監督,持續推動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類活動重點問題數量和面積實現“雙下降”,基本扭轉了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趨勢。
他介紹,生態環境部已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規范和指導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印發了《關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健全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制度;印發了《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技術指南(試行)》,還聯合財政部、自然資源部持續推進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
第一財經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生態環境部此前聯合中科院開展了2015-2020年全國生態狀況變化調查評估。調查評估表明,全國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生態狀況總體穩中向好。
王志斌同時表示,當前,我國生態保護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局部地區生態系統質量功能問題突出,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破壞問題依然時有發生,不合理的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空間的壓力和威脅依然存在。
他舉例說,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地的法律法規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健全、監管能力和監管任務還不匹配、有些地方保護和開發的矛盾還很突出、有些歷史遺留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到位。
王志斌透露,生態環境部將會同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做好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加強監督。逐步實現對所有類型自然保護地“綠盾”強化監督和保護成效評估,緊盯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等重點區域,加強監管。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