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20日,廣州2023年首輪土拍正式收官,共收金294億元,掛牌的八宗地塊,有四宗地塊達到封頂價,以15%的溢價率成交,三宗底價成交,一宗撤銷掛牌。
廣州本次土拍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番禺區漢溪大道北側的巨無霸地塊(下稱“漢溪地塊”)。據悉,漢溪地塊由兩宗宅地和兩宗商業用地構成,未來將連片開發,按照出讓規定,住宅地塊的競買人必須參與商業地塊的競投,最終,漢溪地塊吸引了華潤、保利、華發、招商等房企參與,兩宗宅地經歷五十多輪競價后達到最高限制地價,通過搖號,四宗地塊以197.21億元的總價被“華潤+長隆聯合體”競得。回溯過往廣州土拍市場,漢溪地塊的總價僅次于2009年以255億元成交的亞運城地塊,位居廣州宅地成交總價TOP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華潤拿地勢頭較強,4月20日上海市土拍中,華潤置地擊敗其他12組參拍選手,以30.15億元的總價成功競得青浦區西虹橋小淶港西側52-20地塊,溢價率8.9%。
中指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個月,房地產企業權益拿地金額排名中,華潤置地以103億元排名第一,其次是保利發展、綠城中國、越秀地產、偉星房產。
今年3月末的年度業績會上,華潤置地管理層明確給出了2023年的銷售目標是3000億元,相比2022年已實現的3013億元銷售額,華潤置地的目標看似保守,但是在房地產行業規模回落,眾多房企都不提銷售目標的當下,華潤置地的發聲顯露出了更強的信心。
除了上述漢溪地塊,廣州本次溢價成交的另外兩宗宅地塊分別由武漢城建、南通亞倫體通過搖號競得,參與競價的房企均超過10家。而底價成交的三宗地則由增城城投、廣州城投、廣東建工+廣州谷龍房地產聯合體拿下,地方城投托底非熱點地塊的特點猶存。
對于廣州首批供地整體冷熱不均,分化明顯的特點,中指研究院廣州分院研究主管陳雪強對認為,底價成交或者提前取消交易地塊主要由于其自身吸引力不足,如地理位置偏僻,或者出讓條件中要求建設的商業比例較高。相反,進入搖號的四宗地塊區位優勢均十分明顯,周邊配套成熟。
實際上,近年來,購房者越來越理性,房地產企業拿地布局的邏輯也生變,銷售去化更快的一二線城市成為房企爭相布局的重點區域,而一二線城市中,又以區位最優的地塊最受歡迎。
以近期長沙首輪土拍為例,也出現了冷熱不均的情況。供應的八宗地塊有四宗觸發熔斷機制,將于4月25日搖號確認最終競得人;另外四宗以底價成交,底價成交的地塊中,有兩宗被當地國資企業收入囊中。
東莞亦是如此。4月19日,東莞市掛牌出讓松山湖紅棉路和禮賓路交匯處東南側一宗商住地,經40家房企86輪競拍,最終由金地以22.14億元競得,成交樓面價26000元/平方米,溢價率15%,刷新了松山湖片區的樓面價,躍居東莞市樓面價top2。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