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北方宛如“小透明”的淄博,最近被年輕人“攻占”了。
4月15日傍晚,淄博唐庫文創園依然熙熙攘攘,突然而至的狂風吹翻了小商品攤位,年輕人在豆大的雨點中與粉色玩偶合影;稍遠處的鐘書閣,時而天晴時而陰雨,但排隊參觀的人從未減少;習慣了冷清的陶瓷琉璃館,也被爭相購買文創產品的人包圍。
(資料圖片)
張峰在淄博生活了快四十年,對上述熱鬧的場景,他既陌生又疑惑。在他眼里,淄博是一個生活節奏慢的三線城市,雖然算得上宜居,但周末想去游玩時,偶爾也會陷入不知去哪的“窘境”。至于燒烤,是生活的日常,也是最普通不過的存在。
如今,爆火的燒烤宛如滾滾熱流,掠過這座北方城市,徹底改變了它寂然無聞的氣質。只不過,這股人流與關注度能持續多久,是淄博要長久思考的問題。淄博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旅游城市,工業及新型產業才是其立身之本,這不是能靠社交媒體拉動的領域。
過去十年間,淄博曾憑借工業發展,經濟數據排在省內前列。但在最近的2022年,淄博全年GDP約4402億元,在山東省內排第七,并非第一第二梯隊的城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09.1億元,同比下降46.6%。如何激發更長久的經濟活力,是淄博在燒烤標簽之外的真實命題。
熱浪吹過工業老城
這個春天,年輕人像一茬茬青草,在淄博大地上不斷冒出來。
乘高鐵到達淄博站后,一批批背著雙肩包的游客涌出,手上拿著直播設備,充滿興奮地記錄淄博每個地標。淄博不像濕漉漉的南方城市,一眼望去仍是凜冽的北方氣質,但這擋不住年輕人帶來的溫度,他們照著社交媒體的指引,四散到淄博各處的燒烤攤。
在當地一所大學旁邊,一條平常的夜市步行街,傍晚六點后便墜入人海,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有普通話、有各地方言、有外國語言......還不到夜晚黃金時間點,一些燒烤店便已閉門謝客,原因是“肉賣完了”,失望的游客轉身往旁邊攤位,買下最普通不過的小吃。
因人流過于集中,打車難成為熱門打卡點的常態。一位淄博老司機說,雖然最近單子大爆發,但自己有時會繞開熱門區域,因為“實在是太堵了”。淄博火了后,他避開網紅燒烤店、網紅景點,去人流少但當地人常去的店吃飯,重復接單與洗車的日常生活。
對晉升為“網紅”的淄博,張峰也感到新奇又詫異。他在這里生活多年,還是第一次看到淄博成為全民焦點。“社交媒體上擁擠的網紅燒烤店,有的本地人并不常去。”他說,不是它們味道不好,而是大多數燒烤店都差不多,只要食材新鮮,沒什么不放心的。
淄博旅游市場還沒有恢復元氣
今天的淄博旅游市場紅紅火火,大街小巷人流涌動,外地游客挖空心思才能在當地訂到一間客房,淄博對游客貼心、透明的服務在互聯網上大獲贊賞。
紅火的背后,是淄博旅游市場過去幾年大傷元氣,到了必須絕地反擊的時候。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有關數據統計,過去5年,淄博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費金額經歷了明顯的下滑。
2018到2022年,淄博接待游客人次分別是5879.5萬、6370.3萬、3913.8萬、4738.5萬、3648.6萬;同期,旅游消費金額分別是693.7億元、777.9億元、406.2億元、 552.5億元、391.59,2022年的旅游消費金額僅是2019年高峰期的一半。
山東人杰地靈,名勝古跡比比皆是,淄博文化資源也很豐富,是古代齊國故都,有不少歷史文物,旅游業持續低迷,是當地難以承受的,因此在燒烤火起來之前,淄博已經頻頻出手,希望扭轉旅游業的頹勢,把整個旅游產業鏈重新拉起來。
2022年世界杯期間,淄博以“足球發源地”為名,在互聯網上大力營銷,以接地氣的形式推出短視頻蹭熱點,一條《蹴鞠傳奇之搖擺淄博》成為網絡爆款。此外,淄博近幾年還營銷過博山菜、陶瓷、齊文化等概念,希望形成新的文旅資源,持續發力之下,燒烤終于成功出圈。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教授董彥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文旅方面,淄博的優勢是齊魯文化中齊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山東歷史上重農抑商或者說后來重工輕商的大環境里,它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小氣候”。
淄博燒烤走紅,的確打開了當地文旅發展的想象力,“淄博的美食文化相對來說還是有傳統的,從產品上來看形式是可以被簡單復制和模仿的,那么淄博燒烤將來能不能把它改造成一個類似沙縣小吃似的產品?”董彥嶺建議有識之士可以把淄博的特色美食產品化并趁機推薦出去。
燒烤火了,經濟溢出效應幾何
爆火的燒烤名片,讓淄博當地一些樓盤也多了營銷“噱頭”。
在淄博熱門打卡地唐庫文創園附近,一個主打“學區”的樓盤正在等待購房者上門。15日下午,旁邊景點人流攢動,但該樓盤只有兩三組人在看房。即便如此,距離唐庫文創園近,有燒烤、有娛樂、有煙火氣,已經成為置業顧問口中的賣點之一。
從客觀配套上來說,這個樓盤也確有看點。據置業顧問稱,該樓盤附近有淄博最好的高中,每到開學季,周邊所有的二手房租賃都爆滿,都是家長來陪讀的,所以周邊樓盤也比較保值。優質的學區配套、首付二十多萬的上車門檻,為何沒有搶購盛況?
當地地產從業者吳江說,淄博已經很久沒有“搶房”場景了,除非有樓盤集中開盤推售,一般都是自然順銷。整體而言,目前市場上可選樓盤比較多,購房者已經非常理性。
但放在五六年前,淄博樓市并非這番景象。2017年,淄博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爆,核心區域甚至一房難求。吳江回憶稱,自己16年買過一套房,單價6000元左右,到17、18年附近樓盤價格直接翻番,房價超過一萬。土地市場也爆火,2017年有一宗地出讓溢價率達到157%。
經歷了高峰期,淄博房地產市場開始降溫,供求形勢逐漸逆轉。2020年疫情后,當地樓市加速轉冷,入市項目同質化競爭嚴重,并陷入價格戰。吳江表示,19、20年淄博房價還有上揚的勢頭,但21、22年直接就降溫了,大多數樓盤都是降價趨勢,外來房企也逐漸退出市場。
除了增加一些營銷噱頭,燒烤火出圈對淄博樓市似乎并沒有明顯的拉動效果。
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一些山東籍人士并不看好燒烤熱的可持續性,一位觀察人士提醒淄博千萬不要因此就“飄”了,紅了之后要保持理性和冷靜:“對待這樣一個網紅事件,不能過高地去評估它的這個潛力。在決策的時候,要實事求是,更要因勢利導,不要預先做過多的預測,或者過高的期望。”
淄博經濟發展的根本還是制造業,燒烤火了,相當于為淄博經濟發展搭了一個臺子,要唱出好戲來,需要制造業發揮主力作用。
逝去的高光時刻
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發軔地之一,化工、建陶、醫藥、紡織是淄博的發展基底,這里誕生了全國第一家醫療器械生產廠、第一條煤燒日用陶瓷隧道窯......
憑借較強的工業實力,上世紀九十年代時,淄博的經濟表現在山東省內能排第三,2003年GDP進一步突破千億大關,長期位列中國前30大城市。一直到2017年,淄博的GDP數據都呈穩定上揚趨勢,總量逐步超過4000億,在山東省內也多年保持第四、第五的水平。
轉折點發生在2018年,按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后的數據,淄博當年GDP總量為3573億元,在山東省內排名掉到第七。
淄博的經濟命脈,與石油化工緊密聯系在一起。
提到淄博,必須提到齊魯石化。
齊魯石化(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齊魯分公司、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齊魯石化分公司)隸屬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坐落于山東省淄博市,占地面積16.65平方公里。該公司始建于1966年,經過多年建設,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鹽化工為一體,配套齊全的大型煉油、化工、化纖聯合企業。
該公司員工數以萬計,擁有固定資產原值468億元,生產裝置139套,年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
在齊魯石化的基礎上,淄博的石化產業鏈不斷發展壯大,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產業。
重工業的發展,讓環境不堪重負,在張峰記憶中,小時候城市空氣質量很不好,甚至可以說“看不到幾次藍天”,站在教學樓頂往外看,能看到幾十根煙囪。
2018年前后,淄博開始大力整治環境污染。在當年淄博的統計公報中,一個重要主題便是抓環保、治污染,該市啟動“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和生態環保十個專項行動,完成大氣污染治理任務2383項。
因城市大力治污染、降能耗,當地部分產業的產能開始出清,石化等行業探索提高產業層次,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除了環保整治,石化行業近年來還受到了多重沖擊。
在淄博32家A股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齊翔騰達(002408.SZ),目前總市值約200億元,主營業務是化工,現有淄博和青島兩個主要廠區,其中,淄博廠區占地2295畝,建有甲乙酮廠、橡膠廠、順酐廠、化工廠三個主要生產車間。這家賽道龍頭,正面臨著利潤下滑的風險。該公司日前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期內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99億元至8.37億元,同比下降65%~75%。
齊翔騰達表示,報告期內,化工板塊受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全年原油價格居高不下,原料價格持續高位,壓縮產品利潤;去年疫情持續反復影響,也導致產品價格持續下行,銷售壓力增大。在供應鏈板塊,受國內外疫情持續反復影響,供應鏈業務收入縮減。
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2018到2022年,淄博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是6.50%、0.10%、3.10%、10.10%、4.90%。
淄博曾經提出,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7%以上,實際數值是4.9%。
制造業是淄博命脈
制造業出現的問題,還得靠制造業自己想辦法,燒烤的火爆還無法改變整個淄博經濟發展大船的方向。
董彥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整體來講盡管這幾年淄博發展勢頭有所衰減,但是它的發展水平、基礎、區位各方面優勢都很明顯。如果通過燒烤將文旅產業等新產業導入進來,對當地經濟發展能發揮重要作用,但是不能止于燒烤。燒烤產業沒有核心技術,很容易被別人逆襲。濟南、青島如果算是二線城市的話,對于淄博這樣的三線城市,發展的重點應該還是制造業。
董彥嶺說淄博最根本的優勢還是它的制造業基礎,通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熟練工人,如果拋棄這些基礎去發展其他產業,風險非常大,丟掉了自己的優勢。
以石化工業來講,國家現在也在強調發展新材料產業,新材料不少是從原來的一些化工產品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淄博要做的是從生產初級產品向精細加工產品轉換。
對待傳統產業,淄博正以節能降碳和數字轉型為牽引,推進“千項技改、千企轉型”,支持綠色化工、紡織服裝等產業邁向中高端,推進建陶、玻璃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更重要的方向是推動新興產業發展。近年來,淄博利用支持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一系列政策,將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四強”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培育優勢產業鏈群。
目前淄博四大主攻新方向中,新材料產業規模最大,重點打造了8條產業鏈。其中,聚烯烴產業鏈,擁有齊魯石化、金誠石化、齊翔騰達等49家骨干企業,2022年全鏈條實現營業收入1326.6億元;工程塑料產業鏈,去年全鏈條營業收入1088億元;氟硅材料產業鏈、先進陶瓷產業鏈、功能玻璃及玻纖產業鏈、稀土功能材料產業鏈等,全鏈條營收均在百億規模。
除了新材料產業,淄博其他三個主攻方向: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產業,目前都在蓬勃生長中,只不過整體產業鏈規模較小,尚不及新材料的營收規模。
在新醫藥產業,淄博培育了新華醫療、新華制藥、齊都藥業、金城醫藥等6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2年全鏈條實現營業收入386.5億元。其中,新華醫療去年總資產達到129.52億元,同比增長11.52%;歸母扣非凈利潤實現5.05億元,同比增長31.47%。
在智能裝備領域,淄博重點培育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2條產業鏈,智能裝備產業鏈有遨博智能機器人、西鐵城精密機械等316家骨干企業,2022年全鏈條營業收入335.5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吉利新能源、舜泰等48家骨干企業,2022年全鏈條營業收入95.9億元。
電子信息產業的規模則更小,淄博目前形成了MEMS和物聯網、集成電路與元器件、人工智能算法及解決方案等上下游緊密聯系的產業鏈條,2022年全鏈條實現營業收入120.1億元。
“十四五”規劃期間,被淄博定義為轉型跨越的“決戰期”,該城市要打造先進制造業強市,“四強”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計劃達到60%以上,力爭“四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
2023年1月,淄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工業立市、制造強市,搶抓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重大機遇,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吸引年輕人
發展制造業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年輕人。
燒烤火爆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到淄博來一探究竟。
燒烤爆火后,淄博政府快速響應,實際上也反映了當地渴望突破“困局”的決心。而流量和關注度洶涌而至后,淄博的首要抓手便是吸納人才。在淄博高鐵站外,工作人員除了介紹當地的小吃、景點、文化,還擺出了“人才政策”展位,吸引過路的年輕人。
過去,因城市就業吸引力不足,淄博面臨著年輕人留下難的問題。2010年到2020年間,淄博市常住人口從4530597人、增加到4704138人,10年僅增長3.83%。張峰也表示,身邊很多朋友都去了濟南、青島、北京等城市,不少人仍選擇到外地打拼。
為吸引年輕人留在淄博,淄博接連出臺了多條人才政策,比如“人才新政23條”、“人才金政37條”,“人才金政50條”......該城市還實施了“三年十萬大學生集聚計劃”,近兩年共引進9.49萬人。但整體而言,淄博2022年人口總量還是略有下降。
淄博一位當地企業界人士說:“淄博是老工業城市,以前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存在感并不強,這次淄博燒烤大火,讓淄博在年輕人里成功出圈。全面打造城市品質活力,從市容市貌,到夜間經濟,麥田音樂節,全方位系統性重塑這個城市氣質和內涵,讓更多優秀的青年才俊在淄博不僅僅能夠輕松容下“肉身”,在“靈魂”上也感受到更多的尊重、歸屬感和獲得感,從而激發出內心深處干事創業的激情。”
今年四月上旬,淄博舉辦了第三屆“百所高校進淄博”暨科技•就業雙促洽談活動,市委書記馬曉磊以淄博燒烤為契機,邀請與會嘉賓將人才、技術資源向淄博嫁接。他說,燒烤這種業態,體現了這座城市創新和開放的精神內涵。“有青年人和這座城市的雙向奔赴,淄博的未來會更加燦爛。”(完)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