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李志遠表示,信息化建設是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手段。從阜外經驗看,我們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信息技術發揮作用:
一是推動智慧醫院建設。我院致力于將醫院管理的目標、理念、制度融入到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技術進一步做實、做細、做快醫院各項管理工作。例如在智慧醫療方面,我們醫院建立了基于客觀真實數據的醫療核心制度落實閉環監測平臺,綜合提升了醫療風險防范能力。從今年核心技術閉環監測平臺上線以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通過采取重點時間節點的彈窗提醒、關鍵環節的系統強限等強化管理手段,醫院抗菌藥物分級使用符合率從94.55%提升至99.96%;護士靜脈采血操作的規范率提升到了97.64%。在智慧服務方面,我們從診前、診中、診后全鏈條服務入手,建成了一體化的服務體系,目前互聯網診療服務量約占門診量的15%。其中有一部分長期在門診開藥的病人,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幾乎可以不用到醫院來。通過配送系統在家里上網開處方,藥品就能直接配送到家,方便病人就醫。在智慧管理方面,探索創建覆蓋全部職能領域的客觀數據成本效益評價體系,全面深化人、財、物信息化建設。
二是通過“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探索建立基層慢病防控新形式。目前我國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相對來說還比較薄弱,我院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方面的探索和應用,例如我們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建立了綜合智能高血壓管理平臺,把專家共識和臨床指南轉化為指導醫生的知識系統,為基層醫生賦能,提供個性化、本地化的藥物治療方案智能推薦,在診斷、轉診、檢查、生活方式等方面給出指導性建議,打造成規范高效的慢病管理模式。從而提升基層醫生用藥推薦遵從率、提高高血壓控制達標率。此外,我們還借助信息技術,在康復指導、健康教育、遠程跟蹤隨訪、用藥監測、全周期生活方式行為管理以及線上問診等方面持續構建疾病管理矩陣體系,進一步助推了優質醫療資源的均衡布局。
李志遠表示,以后阜外醫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結合臨床經驗和信息化載體的現狀,有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一是持續提升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持續提升醫療質量,提高臨床工作效率,增強智能化支持能力,完善醫院的智慧化建設。二是持續拓展患者互聯網服務范圍,進一步完善互聯網應用。三是持續加強網絡安全建設,進一步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體系,降低安全風險,持續加強安全管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