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尚未緩解,近日北約卻又動作頻頻。
據外媒報道,德國最新表態,計劃在今夏主導北約史上最大規模軍演。上周,北約又完成了新一輪擴員,芬蘭正式成為該組織的第31個成員國。當初與芬蘭一同申請加入北約的瑞典,仍未能獲得北約成員之一的土耳其的同意,入約進程依舊陷入僵局。
(相關資料圖)
同樣期待加入北約的還有當前與俄羅斯在沖突前線依舊膠著的烏克蘭。對于是否接納烏克蘭的加入,目前北約內部的分歧仍然不小。
史上最快擴員
隨著芬蘭加入北約,外媒認為,預示著芬蘭堅持了70多年的中立和不結盟立場正式終結。
蘭州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韋進深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芬蘭加入北約,是2013年以來歐洲地緣政治變動過程中的又一標志性事件。“也是繼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后,俄羅斯的西部鄰國再一次成為北約成員國。”韋進深說到,“由于芬蘭與俄羅斯有著長達1300多公里的邊界線,這意味著北約勢力真正推進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俄羅斯與北約的直接對抗成為現實。”
韋進深認為,北約將芬蘭納入,無疑將進一步增加俄羅斯的戰略壓力,俄羅斯不得不在其西北邊界地區投入更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芬蘭的加入,也是北約歷次東擴史上速度最快的一次。去年5月18日,芬蘭與瑞典在同一天申請加入北約,至今尚不足一年。縱觀北約自1999年來完成的前5次擴員,候選國從申請到正式加入,前后至少需要2年左右時間。根據章程,北約必須在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吸納新成員。
去年2月底爆發俄烏沖突2個多月后,芬蘭和瑞典“火線”申請加入北約。但近一年來,芬蘭的入約進程也并非一帆風順。土耳其、克羅地亞等成員均先后持反對意見。尤其是在土耳其的反對下,瑞典加入北約的進程一直被擱置。
從“火線”申請,到“火線”擴員,韋進深認為,芬蘭加入北約毫無疑問對俄烏沖突的走向和結果產生直接影響,不僅會推動俄烏沖突升級加劇,還會進一步推升地區安全風險。“與此同時,北約國家對于后續是否繼續推動東擴的內部分歧也將進一步公開化。”韋進深說到,“但整體來說,推動東擴是北約的既定方針,瑞典加入北約也只是時間問題,關鍵在于瑞典與土耳其的談判能否盡快達成協議。”
此前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是政治解決危機的倡導者、勸和促談的推動者,得到了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的支持。中方發布的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全面系統地體現了有關立場。
“歷史終將證明,是誰真正站在正義和正確的一邊。談到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責任,我想美國還有北約這樣的軍事集團應該承擔起責任,北約沒有資格指責施壓中方。”毛寧說。
給予烏克蘭入約路線圖?
不僅僅是芬蘭、瑞典,作為烏克蘭危機的當事方,烏克蘭其實也對于加入北約“興趣濃厚”。尤其是烏克蘭危機爆發后,烏克蘭方面多次表示,將“加入北約”視為優先目標,希望北約能為烏克蘭的“火線”申請“開綠燈”。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4月8日最新表態稱,他仍然看到烏克蘭在加入北約途中,由于西方的新軍事援助以及有關方面對烏克蘭表達的其他國際支持,近期出現了利于烏克蘭“向北約靠近”的良好動向。
北約成員之一的立陶宛議會近日決定,在定于7月11日和12日舉行的北約峰會期間尋求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并給出“路線圖”,比如就2008年來北約與烏克蘭的關系給出新的定位。這一決定得到了波蘭等其他波羅的海國家的贊同。不過,美國、德國、匈牙利等一些成員,都對此表達了保留態度,因為在這些國家看來,加入北約的先決條件之一是不卷入國際沖突。
對此,韋進深告訴第一財經,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前景其實并不明朗。“表面上看,烏克蘭正處于沖突局勢是其不能加入北約的直接原因。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的強烈反對是北約成員國是否接納烏克蘭加入的重要考量。”他解釋道,“烏克蘭加入北約,將導致北約與俄羅斯的全面對抗,其后果無法預料,而這是一些北約成員國所不愿意看到的。”
外媒認為,北約成員內部的這些分歧,預示著在7月的領導人峰會之前,各方將就此展開艱難談判。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6日表示,是北約向俄羅斯邊界擴張,而不是俄羅斯向北約邊界部署軍事基礎設施。他表示,北約東擴給俄羅斯制造麻煩,引發俄羅斯對自身安全的擔憂,“因此,每當北約向俄羅斯邊界擴張,俄羅斯就會采取措施來確保自身安全以及歐洲大陸安全架構的再平衡。”
此外,韋進深還提到,法國等歐洲大國在歐洲地區安全建設上一直希望實現戰略自主,而非完全依賴北約。
剛剛結束訪華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表示,歐洲必須加強戰略自主性,頂住成為“美國追隨者”的壓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