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的第一個季度,全國消費恢復勢頭已經明顯。
【資料圖】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近日表示,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以及商務部開展的商務大數據對3月上旬和中旬重點監測零售企業的監測情況來看,消費市場呈現穩步恢復的態勢。
其中,3月份,全國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9%,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處于擴張區間。此外,線下消費逐步回暖,各地步行街、商圈客流量明顯增加,市場銷售持續回升。3月份,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6%,持續回升。
3月促消費效果明顯
3月23日,2023年“中華美食薈”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這是商務部全國消費促進月的重點活動之一,同期舉辦的還有餐飲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中華美食文化節等3個主題活動,以及全國70場餐飲促消費活動等。
3月被確定為2023年全國消費促進月,商務部組織啟動百城聯動汽車節、中華美食薈等重點活動,突出以節興商、以節聚勢,推出綠色美居、美麗時尚、品質生活等消費場景。各地和相關行業協會將結合產業特色、消費特點、區位特征,組織舉辦多場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
比如,湖南岳陽將3月確定為“她消費”促進月,此次活動共發放巴陵消費券約8萬張。核銷率達89.19%,帶動相關行業、領域消費超1億元,參與活動的商場百貨銷售額環比增長21.67%,家電零售企業環比增長72.95%。
寧波則打造日日有活動、周周有場景、最潮最劃算的消費盛會,圍繞首店經濟、品牌經濟、夜間經濟、新型消費、餐飲消費、聯動消費等六大主題,開展145項繽紛活動,并同步精準發放消費券,以營造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激發市場活力。
從這些活動來看,打造節慶活動,發放消費券是營造消費氛圍的主要手段。成都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歐建瓴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零售商也在推動消費從因需消費向因時因事消費,通過消費氛圍和節慶的打造,創造消費需求。
在4月3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商務部將今年定為“消費提振年”,以“全年樂享、全民盛惠”為主題,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開展“6+12+52+N”系列活動,做到“季季有主題、月月有展會、周周有場景”。
徐興鋒也在會上表示,就是要通過這些活動形成波浪式消費熱潮。
這些活動取得積極效果。云南省商務廳4月6日發布數據,2023年3月1日至31日,云南省商務系統組織全省5000多家商貿流通大中小微企業,創新開展貫通線上線下、涵蓋城鄉、多元融合的160余場次促消費活動,累計銷售額超30億元,充分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戴德梁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武漢各大商圈空置率有所下降,下調約0.9個百分點至14.5%。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繼去年一季度以后武漢核心商圈整體空置率首次出現下降,預計隨著消費市場的進一步回暖,市場景氣度將穩步回升。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9%,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從行業看,零售、鐵路運輸、道路運輸、航空運輸、互聯網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租賃及商務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消費市場分化
不過,在消費恢復的同時,行業也在分化。
戴德梁行的報告顯示,武漢一季度五大核心商圈新店開業數量較上季度有所下降,但各大商圈整體客流量顯著增加,市場有一定回暖趨勢。但受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影響,市場預期仍偏保守,各大品牌拓店力度較為謹慎。
成都王府井購物中心科華店總經理涂奕婷向第一財經表示:“一季度,我們全店規模銷售是兩位數增長,但是穿類、美妝類、家居類的消費還沒有達到預期。我們接下來會通過4月超級會員日、五一小長假持續拉動客流和業績。”
“汽車、餐飲、家電、家居”是消費領域的四大金剛。實際上,在3月促銷費中,汽車和住房等大宗消費在一季度表現搶眼。但是,數據卻顯示分化。
戴德梁行對武漢的分析數據顯示,分業態來看,零售、餐飲和休閑娛樂類業態引領本季度新店開業,分別約占本季度核心商圈新店開業數量的43.8%、33.9%和9.8%。其中餐飲新開店占比較上季度上升約5.6個百分點,顯示出放開管控后餐飲業的快速復蘇。
4月10日,乘聯會發布的《2023年3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顯示,2023年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58.7萬輛,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14.3%。3月零售環比實現14.3%的正增長,是本世紀以來最弱的3月環比增速。
乘聯會認為,3月乘用車零售偏弱是由消費不旺和市場價格混亂帶來的觀望氣氛加重等綜合因素影響下的結果。從周度走勢看,3月前兩周銷量嚴重偏低,進入下旬后市場才逐步回暖。
而在住房市場,中指研究院認為,今年春節以來,重點城市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小陽春”行情啟動,一季度百城銷售面積實現正增長,特別是熱點城市市場回暖明顯。但值得關注的是,3月以來,伴隨著積壓需求的大規模釋放,部分城市市場活躍度邊際已有所轉弱,新房訪盤量出現下滑。
中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楊暢向第一財經表示,目前外需仍弱,內需是拉動經濟的主力。內需中的基建和房地產,相關高頻指標呈現改善跡象,消費指標仍然平穩。在內需擴張的同時,生產端信心等待修復。
楊暢表示,3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9%,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生產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均較上月回落,從業人員則是回落至景氣線下。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呈現偏弱,企業增加供給的信心并非很強。
不僅如此,楊暢認為,消費券的作用在于打通經濟循環,在經濟循環被打斷狀態下,通過發放消費券,能夠快速吸引居家人群向實體消費場景的轉移,消費券的作用在經濟循環剛啟動時,才能實現最大倍數的杠桿撬動作用。在經濟修復進入穩態修復時,消費券的杠桿作用將下降,很難發揮對消費的抬升作用。
他認為,現階段經濟,尤其是消費呈現的狀態是必需消費品已經修復完畢,而可選消費品仍然呈現出乏力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可以通過優化調整個人所得稅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優化消費稅的稅目和稅率設計,降低居民購置可選消費品的成本。另外,鼓勵利用數字技術改造實體消費場景,增強對居民可選消費和服務消費的吸引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