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香港“通關”已兩月,赴港旅游熱度上升。香港旅游發展局數據顯示,2023年2月,內地訪港旅客約111萬人次,較1月的28萬人次增長近4倍。
【資料圖】
人員密集流動之下,經歷了近3年保單量下滑、業務停滯的寒冰期后,沉寂已久的香港保險市場終于走出至暗時刻。
“最近香港保險業火得像2015~2016年。”Lily是香港某老牌保險公司從業8年的銷售,對她而言,最近每天都是一場小戰役,從早到晚都有來咨詢的客戶。在和記者交談的20分鐘里她就接到了3個客戶的咨詢電話。
與她類似,抓緊時間賣產品成為近期香港不少保險從業者的共識。在經歷了成交量萎縮、全面停滯的3年后,他們最急迫的想法就是“把失去的時間贏回來”。而在諸多香港保險從業者奔忙簽單背后,保險公司也在摩拳擦掌,打響了價格戰,以各類促銷回贈計劃作為搶客“利器”。
一些業內人士看好香港保險未來發展趨勢,認為“今年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此外,大灣區保險“互聯互通”有望加速落地,香港保險市場在未來有望獲得更多增量。
香港保險市場回暖眾生相
對Lily而言,她入行之初正是香港保險業的黃金期,行業迅速上升曾一度讓她收入不菲。她形容2015年的保險市場是一座“金礦”,只要愿意挖掘,到處都是優質客戶。現在她管理著300多個客戶和家庭的保單,每年通過老帶新等渠道還能穩定新增30~40個客戶。
但最近3年來,由于赴港游客大幅縮減,對香港保險業造成明顯沖擊。Lily等香港保險從業者經歷了“生死時刻”,她所在的團隊從30人規模直接“腰斬”一半,一些入行時間較短的“新兵”紛紛轉行求生。剩余的從業者也大多“兩頭并重”,兼著承接一些內地的保險咨詢業務。
“內地客戶是最重要的新增客源之一,對我們業務影響很大。”與Lily經歷類似,子誕在香港有12年保險從業經驗, 他見證了內地客戶保單業務逐步興起的過程。據他介紹,在2015年左右,內地游客占比開始逐步增大 ,一度占據其公司客戶池將近一半,成為重要的保單增量。但2020年起,由于疫情及其他因素綜合影響,客戶無法赴港辦理保險手續,保單業務斷崖式下滑。
根據香港保監局數據,2020年,內地訪客新造保費為68億港元,同比下跌84.3%,2021年下跌至6.88億港元。
從整體看,2020年疫情以來,內地訪客赴港保險消費大幅下降,近3年保費水平較 2019年之前有較大差距。2016~2019年,內地訪客年平均新造保單保費約為536.2億港元。
轉暖的跡象在2022年開始初步顯現。香港保監局數據顯示,2022年來自內地訪客的新單保費為21億港元,因前期基數較低而顯著回升,同比上漲200.3%。從產品結構來看,95%的內地訪客新造業務均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期交),整體以保障型產品為主,其中終身壽險、重疾和醫療險分別占比41%、32%和19%。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在香港全面“通關“后,保險業的觸底反彈行情全面拉開序幕。瑞銀數據顯示,在通關前到訪香港的1000名內地居民中,47%有意購買境外保險,約2/3居民考慮在通關一年內投保。瑞銀表示,內地對境外保險需求強勁,2024年內地居民赴港投保金額或可回到2020年以前的高峰水平。
雖然“通關”后的官方數據還未公布,但不少香港保險業從業者已經感受到回暖的熱度。子誕透露,今年以來,2~3月業務量增長非常迅速,尤其是3月,其所在公司區域銷量增長超30倍。而他自己僅3月的業績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
回暖背后:產品優勢仍在,保險公司“價格戰”打響
赴港游客扎堆購買保險、業務量大增的背后,香港保險的優勢何在?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不少博主分享了赴港購買保險的動機,基本都圍繞著“產品優勢”和“回贈優惠”這兩點。
來自廣州的圓圓已經不是第一次去香港購買保險了,在10年前她曾為自己購買過一份儲蓄險。這次到香港,她是為出生不久的孩子購買保險。她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吸引她購買的最主要原因是產品設計和收益率。目前,部分香港熱門儲蓄分紅險的整體預期收益率可達6%以上,有的甚至超過7%。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香港的保險監管環境更寬松、金融市場更發達,資金運用收益水平更高,因此在部分情況下收益率更有優勢。
此外,香港保險產品設計細節也相對豐富,例如,可拆分保單或轉換受保人;保單賬戶可多幣種轉換;能夠實現資產風險隔離、財富指定傳承等等,這些因素都吸引著大批內地游客赴港購買保險產品。
香港保險回暖背后,另一個重要的推手則是保險機構。“通關”后,香港保險公司打響了“價格戰”,“內卷”搶客。以香港老牌保險公司保誠保險為例,在其提供給客戶的4月某多元貨幣計劃中,針對首年保費在15萬港元以下的客戶(3年保費供款年期)將回贈5%的保費。這意味著如首年繳納15萬港元保費,則可以節省7500港元(抵扣第二年保費)。此外,根據該計劃書,滿足一定情況的客戶最高可以獲得20%的回贈。
拉長時間線來看,3月起就有不少保險公司開啟了全面促銷模式。如友邦保險某保單計劃3年繳,保費回贈5%起,最高達19%,5年繳保費回贈8%起,10年繳保費回贈10%起;香港宏利保險的某保障計劃,3年繳最高折扣優惠達20%。
“這種大比例折扣主要集中在3~6月。”Lily介紹,這種折扣力度在其8年從業期間相對罕見,也成為吸引客戶盡快成交的“利器”。最近,她的團隊不斷簽下“大單”,業績狂飆近10倍。
互聯互通加速有望帶來更多增量
在經歷快速反彈后,香港保險未來發展如何?
美聯金融集團業務經理蕭麗琪指出,預期今年內地客赴港投保的新人壽保單總保費,有望出現“大報復式”反彈,將較去年全年錄得的20.6億港元,暴增逾14.5倍至300億港元,恢復2019年約6成以上水平。
此外,大灣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有望加速落地,將為香港保險市場帶來更多增量。
政策端也不斷釋放利好信號。2022年底,香港特區政府發布的《香港保險業的發展策略藍圖》指出,香港正爭取在南沙和前海等地成立保險售后服務中心,并將進一步研究實現連接內地與香港保險市場的可行模式,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和成熟完備的保險樞紐定位。2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允許境外特別是香港地區金融機構在前海合作區設立人身險公司、財產險公司、保險控股公司完善跨境保險業務,加快在前海合作區等設立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
此前,內地訪客赴港購買的保險大多為期繳保單,后續需要大量的續期保費服務以及理賠服務。信達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王舫朝認為,隨著大灣區保險業“互聯互通”的進一步發展,香港保險售后服務中心有望加速落地,從而有望進一步提升內地居民赴香港購買保險體驗,更好地解決理賠后顧之憂,同時有望為香港保險業帶來更多增量。(文內Lily、子誕、圓圓均為化名)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