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2年報,由于持續高質量交付大訂單、藥品銷量增加等原因,一批CXO企業均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其中博騰股份、凱萊英、睿智醫藥、藥明康德、雙成藥業、百誠醫藥和昭衍新藥等多家公司的年報預增幅度超過50%。
(資料圖)
然而,業績增長的同時,股價卻跌跌不休。通過梳理凱萊英、藥明康德、昭衍新藥這三家上市藥企的營收、現金流、在手訂單、股東持股等數據,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后新冠時代”的業績不確定性、管理層持續減持、美聯儲持續加息等因素,都是CXO企業股價表現不佳的重要原因。
業績快速增長
單看財務數據,凱萊英、藥明康德、昭衍新藥在2022年均有著不錯的表現。
其中,藥明康德2022年營業收入393.55億元,同比增長71.84%,凈利潤88.14億元,同比增長72.91%。公司2022年度分配預案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8.9266元(含稅)。
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認為,在以上三家公司中,藥明康德是“確定性最高的一家”。
“藥明康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達到了106.16億;應收賬款59.73億元,相對于公司的營收體量來說不算多;應付賬款16.41億元,合同負債24.97億元,合計41億元。就基本面而言,公司的中長期確定性是非常高的。”上述醫藥行業分析師說道。
凱萊英去年營收和凈利表現同樣亮眼。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約102.55億元,同比增加121.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3.02億元,同比增加208.77%;基本每股收益9.02元,同比增加186.35%。
昭衍新藥2022年營業收入達22.68億元,同比增加49.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74億元,同比增加92.71%。
“昭衍新藥2021年在手訂單為29億元,2022年新簽38億元,當前整體在手訂單規模約為44億元,基本能覆蓋兩年的營收水平,因此2023年的業績還是有保障的,此外公司的猴子(生物資產)和牌照也是其隱形護城河。”醫藥行業分析師說道。
“后新冠時代”的業績不確定性
“年報數據只是對公司過去業績的總結,如果未來業績不能保持高速增長,股價下跌自然順理成章。”上述分析師也表示。
以凱萊英為例,醫藥行業分析師認為,新冠大單的承接擾亂了市場對其未來兩年業績的預期。通過年報數據披露分析,美國某大型藥企的新冠訂單合同是93億,2022年收入確認59.1億,2021年收入確認了12.3億,尚待交付的金額還有21.59億。
這也就意味著凱萊因2022年營收102.6億中,59.1億是承接了新冠訂單,如果除去這部分的營收,那么2022年的營收增速同比增長只有27.6%。
根據年報,凱萊英2021年新增項目107個,2022年新增71個,2022年新增項目數量明顯少于2021年。截至2022年12月31號,凱萊英在手訂單金額為11.5億美元,按匯率折算成人民幣約為78.2億元,這里面還包含21.59億的新冠大單未執行的部分,扣除后實際在手常規業務訂單為56.61億元。
“該數據也就剛能覆蓋2022年55%的營業收入,低于市場預期,所以加深了市場對其2023年業績擔憂。”分析師認為。
3月1日,在一次投資者調研活動中,凱萊英方面表示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大訂單適應癥需求雖呈現減弱趨勢,該訂單后續增量不確定性加劇。但公司認為即使大訂單退潮,公司所沉淀的服務能力、合作深化推進以及客戶口碑贊譽不會退潮。
“2023年,公司將全面多方位拓展市場,有信心實現大訂單以外的小分子業務快速發展以及新興業務超常規增長。”凱萊英高層面向投資者堅定地說道。
然而,對未來十分有信心的凱萊英,并沒有和藥明康德一樣,在年報中給出對于2023年業績指引(藥明康德預計2023年收入將繼續增長5%-7%)。醫藥分析師認為,這或許是“新冠大單的收入對于凱萊英的影響遠大于藥明康德,所以增加了管理層對于業績預測的難度”。
昭衍新藥面臨的問題在于,資產周轉率持續走低。2022年末公司負債合計達到21.73億元,為歷史新高,該項數據連續六年為增長狀態。
從盈利指標來看,2022年該公司銷售毛利率47.9%,較上個年度下降0.83個百分點,連續五年呈現下滑。公司資產利用效率也呈現下滑趨勢,2022年資產周轉率為0.24倍,降至上市以來新低。
管理層持續減持
藥明康德、昭衍新藥兩家藥企管理層的頻頻低位減持,也加深了市場對其股價的擔憂。
1月12日,藥明康德發布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及與實際控制人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的股東累計減持1.18%,已過本次減持計劃項下擬減持數量的半數。本次減持計劃未實施完畢。
本次減持計劃實施前,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及與實際控制人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的股東合計持有公司7.12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截至2022年11月24日總股本的24.07%。
而在此之前,2022年11月25日,藥明康德發布公告稱,因自身資金需求,實際控制人李革、趙寧、張朝暉、劉曉鐘控制的股東,及與實控人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的股東(簡稱“減持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2%公司A股股份,股份數量為6500萬股。
若以藥明康德11月25日收盤價81.94元估算,減持股東此次套現金額將在53.3億元左右。
2022年6月10日,藥明康德發布減持計劃,減持股東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不超過90日期間內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3%的A股股份,此次減持約8868萬股。減持公告發布次日,藥明康德股價跌停。
今年1月份,昭衍新藥公告表示,公司股東馮宇霞及其一致行動人周志文權益變動的通知,合計持股比例由35.11%變為34.08%。馮宇霞和周志文于2022年6月1日-2023年1月4日期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389.48萬股,減持數量占公司目前總股份的比例為0.73%。
2022年12月21日晚間,昭衍新藥披露了《董事大宗交易減持A股股份結果公告》;其中顯示,董事顧曉磊于9月22日披露了減持計劃,自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的3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不超過327.30萬股;截至該公告日,董事顧曉磊以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了公司A股股份327.30萬股,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公告顯示,顧曉磊這次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的價格區間在53元至54.02元之間,合計套現近1.75億元。
此外,昭衍新藥于3月30日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實施 2021 年 A 股員工持股計劃的議案”,理由是“鑒于二級市場環境及相關政策發生變化等原因”。
“CXO最大的業務量是來自于美國生物醫藥公司的訂單,美聯儲不斷加息,很多生物公司停止融資了。”上述分析師表示。
從華泰證券給出的數據分析,CXO行業超額收益與全球醫藥投融資周期高度正相關。
未來隨著外部環境的改變,CXO企業的業績、股價將走向何方,記者將持續關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