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和汽車產業鏈中,供應商一直在面臨著跟品牌巨頭們的價格博弈,在目前汽車行業“價格戰”的背景下,博弈難度就、進一步增大,加上原材料價格高企,供應商面臨著“兩頭受壓”的局面。
(資料圖片)
主要產品為制冷設備的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星科技”)在3月27日更新了招股書,補充了2022年財務數據,繼續其創業板IPO的最后沖刺,保薦人為國信證券(002736.SZ)。
作為海爾集團、美的集團(000333.SZ)等家電巨頭供應商,以及長安汽車集團等整車企業的供應商,同星科技一度遭遇到了長安汽車集團、松芝股份(002454.SZ)等客戶的壓價。
原材料采購占營業成本大約80%的水平,能把多少原材料高企的壓力轉嫁到下游,也讓投資者對同星科技的毛利率產生擔憂。近期,銅價在7萬元/噸左右的高位徘徊,使同星科技連年下跌的毛利率進一步承受壓力。
遭遇主要汽車客戶壓價
同星科技的主營業務為制冷設備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換熱器、制冷系統管組件、汽車空調管路和制冷單元模塊等。產品應用領域涵蓋輕商制冷設備、家用制冷設備、空調、干衣機等領域。2020年到2022年,同星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2億元、7.84億元和8.0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643.25萬元、6833.52萬元和8352.66萬元。
同星科技稱,受下游制冷行業增長緩慢、在手訂單有所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公司不能適應經營環境,或是下游大型制冷設備整機廠商憑借其品牌優勢和資金優勢進入公司所在的制冷產品部件領域并與之競爭,或在其他領域的拓展未能取得突破,則公司未來可能存在業績成長性不足的風險。
2019年起,同星科技進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的供應鏈體系,供給的車型增加,且客戶對公司產品需求亦增加,增加對汽車空調管路的供應。2022年,海爾集團和長安汽車集團位列同星科技前兩大客戶。
同星科技稱,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產品價格有所波動,長安汽車集團、松芝股份等客戶的部分產品價格存在年降的情形。若未來新產品開發及量產進度放緩,要求降價的客戶、產品數量提高,發行人產品價格將受到一定影響,進而影響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
2023年1月初,特斯拉的部分車型降價3萬元/輛以上,全面挑起了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到了3月份,東風集團(00489.HK)等主要燃油車企則全面跟進降價,力求維持一定的市場份額,此后價格戰全面擴散,各大車企為保證一季度銷量使出渾身解數。
有汽車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內汽車品牌眾多競爭激烈,消費者選擇很多,整車成本節約變得很重要,只能向供應商壓價來降低成本,整車企業因為毛利率更低,相比家電巨頭的成本壓力會更大一些。
2022年跟海爾集團在汽車零部件合作并不順利,也導致相關產品毛利率下滑。
同星科技解釋稱,2022年,由于公司當期未參與海爾集團頂置一體式駐車空調的配套供應,導致公司當期駐車空調管路產品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其收入占比的下降引起汽車空調管路產品毛利率整體下降4.27個百分點。
第一大客戶海爾業績不如預期
2022年,海爾集團是同星科技第一大客戶,但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智家卻公布了不如預期的業績,導致3月31日開始股價連續三天大跌。
海爾智家年報顯示,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435億元,同比增加7.2%;凈利潤147億元,同比增加12.5%;扣非凈利潤140億元,同比增加18%。其中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88億元,同比增加2.2%;凈利潤30億元,同比降低2.7%;扣非凈利潤27億元,同比降低1.2%。
天風證券分析師孫謙分析,海爾智家2022年四季度毛利率為34.0%,同比降低0.3個百分點。其中,海外市場毛利率有所回落,主要因為產品結構優化和提價舉措,未能抵消大宗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全年銷售、管理費用率有所優化,但海外加息導致四季度息費用同比增加大約2億元,四季度投資收益同比減少大約4億元,亦對業績端表現形成拖累。
同星科技稱,和客戶共同進行干衣機產品的設計研發工作已逾十年,經過多年耕耘,相關換熱器產品已經在美的集團、海爾集團的干衣機中廣泛使用。監管部門在問詢函中要求同星科技,說明家用領域換熱器毛利率波動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關于“2021年公司應用于干衣機的換熱器毛利率減少2.76個百分點的原因”,同星科技作出解釋:“2021年銅管平均采購單價較2020年上漲32.39%,鋁管鋁帶平均采購單價較2020年上漲18.5%左右,受銅、鋁等原材料漲價影響,公司與海爾集團等協商對部分產品進行漲價,但漲幅總體低于銅鋁等材料采購價格的漲幅,導致干衣機換熱器產品整體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有家電企業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型家電企業市場占有率都比較高,跟供應商博弈的優勢,不僅僅在于可以壓低產品采購價格,還體現在付款賬期較長。
銅價大漲或壓縮毛利率
“兩頭受壓”的情況下,同星科技的日子并不那么好過,上游漲價的壓力并不能完全轉嫁到下游客戶。
“主營業務毛利率水平主要受公司產品結構、公司議價能力、客戶降價要求、原材料價格變動以及政策變動等多種因素影響。”同星科技表示。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6.13%、22.99%和23.04%,2021年下降較為明顯。對此,同星科技解釋:主要系2021年以來銅、鋁原材料漲價明顯導致公司產品成本上升所致。公司2022年其他業務毛利率整體有所回升,主要系公司在當期銅、鋁等原材料市場價格較高的情況下出售廢料增多所致。
同星科技表示,直接材料成本占產品成本的比例約80%,是產品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原材料的價格對公司主營業務成本和毛利有較大影響。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銅管、鋁管、鋁帶、膠管等,其中銅管、鋁管、鋁帶的采購價格與大宗產品市場價格掛鉤。公司實際生產銷售中產品售價的調整相對于原材料的采購價格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且目前公司采用價格聯動機制進行定價的產品范圍,未能完全覆蓋主營業務收入。
2023年一季度,滬銅(CU7777)一直在7萬元/噸上下徘徊。廣州期貨分析師許克元分析,展望4月,海外貨幣政策緊縮大環境下,銅價高度仍將受到限制;國內精銅產量已有明顯增量,供應端壓力將逐步顯現,國內消費隨著進入傳統消費旺季及利好政策的推進,有望提振市場消費預期維持偏好狀態,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預計四月滬銅期價仍將延續高位震蕩運行,核心價格運行在66000元到71000元/噸之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