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兩月經濟數據出爐,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及市場銷售等實現一定增長,但外貿進出口總額仍有所下降。
3月30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最新統計數據,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8%;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8%;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9.42億元,同比增長6.7%;全市進出口總額4661.7億元,同比下降8.1%。
(相關資料圖)
工業投資增勢強勁
2022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全口徑工業增加值首次居全國城市“雙第一”,成為全國“第一工業大市”。
在今年前兩月,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也實現了小幅增長,同比增長0.8%。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2.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6.0%,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6.1%。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98.0%、102.8%、38.2%。
值得注意的是,前兩月深圳工業投資增勢尤為強勁,同比增長39.9%,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48.6%。
對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平緩增長,深圳大學經濟學教授鐘堅認為原因有二,一是1-2月經歷了農歷春節,許多工廠提前放假,增長不快屬于正常;二是歐美訂單大幅減少,也影響了工業增長。
“深圳工業投資增長強勁,特別是制造業投資增長48.6%,這種情況是極為罕見的。”鐘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深圳堅持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的方向沒有變,投資效益具有滯后性,相信今年三季度以后深圳的制造業及出口會有一個較快增長。”
同時,深圳工業高質量發展特征明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產業結構來看,深圳工業聚焦前沿、面向未來,加快推動“20+8”產業集群發展;從產業質量來看,深圳工業呈現典型的高附加值、低碳環保、土地集約利用的特點,且數字化、智能化特征明顯;從企業主體來看,深圳工業企業成長型特征明顯,集聚了一批深耕專業領域、聚焦關鍵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2022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過4.5萬億元,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城市首位;全部工業增加值超過1.1萬億元,首次位居全國城市首位,工業第一大市地位更加穩固。
深圳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哪些優勢?王振認為,一是科技創新優勢。深圳市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資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創新驅動發展為深圳市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二是人力資本優勢。深圳人才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為“深圳智造”提供了強大的人力資本優勢。數據顯示,深圳全市技能人才總量超400萬人,高技能人才隊伍規模達到143.84萬人,新引進人才比重占新增常住人口比重近年來也在不斷提升。三是營商環境優勢。深圳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持續打造更高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成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優良土壤。
外貿仍然承壓
不僅是萬億級工業大市,深圳也是全國外貿強市。2022年,深圳外貿進出口3.67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7%。其中,出口2.19萬億元,規模連續第30年居內地外貿城市首位,增長13.9%;進口1.48萬億元,排名全國第三。
但受多方因素影響,深圳今年外貿形勢并不樂觀。最新數據顯示,1-2月全市進出口總額4661.7億元,同比下降8.1%。其中,出口2891.0億元,增長0.4%;進口1770.7億元,下降19.2%。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下降13.8%,占進出口總額的49.3%,比重較上年同期減少3.3個百分點。
對于外貿承壓的原因,王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主要是受外部需求減弱的影響。隨著歐美央行持續加息以對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的通貨膨脹,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顯著提高,需求疲軟導致外貿壓力明顯增大。
王振建議,當前深圳要積極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一是穩規模,在穩住歐美發達國家市場的基礎上,要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積極鼓勵企業通過境外參展等方式拓展市場的寬度和廣度,同時也要鼓勵貿促機構、商協會開展多種形式的貿促活動;二是優結構,在做強一般貿易的同時,積極培育跨境電商、海外倉、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新模式;三是抓住國際市場需求結構轉換的契機,積極優化產品結構,例如擴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及光伏產品等的出口規模,培育貿易增長新動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