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是2023年底前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制造商。”3月29日的業績發布會上, 比亞迪(002594.SZ)董事長王傳福說。
3月28日晚,比亞迪發布2022年年報,這也是公司正式停產燃油車以來的首份年報。
2022年,比亞迪實現營收4240.61億元,同比增長96.2%;凈利潤為166.22億元,同比增長445.86%,該公司計劃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1.42元(含稅),合計約33.25億元。
(資料圖片)
高毅資產的鄧曉峰,選擇繼續加倉比亞迪。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去年四季度增持比亞迪51.6萬股。同時,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也連續兩個季度增持。
王傳福透露,比亞迪半導體業務的IPO計劃仍在進行中,暫時沒有進入美國乘用車市場的計劃。
截至目前,比亞迪A股年內累計下跌3.61%左右,比亞迪股份(H股)年內反彈13.19%。
鄧曉峰加倉、北向資金減倉
2022年,國內新能源車市火爆,下游需求不斷增長,汽車及電池業務增長提速,成為比亞迪2022年業績的主要動力。報告期內,比亞迪汽車及電池業務營收為3246.91億元,同比增長151.78%,占比76.57%,同比提升16.91個百分點。
比亞迪在年報中稱,2022年再次問鼎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亦連續十年穩居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705.8萬輛和688.7萬輛。
根據年報,2022年比亞迪汽車銷量為180萬輛,同比增長150%,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78.8萬輛,同比增長218%,國內市占率達27%,同比提升近10個百分點。根據公司產銷快報,四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 68.3萬輛,同比增長 156.7%,環比增長 26.9%,創歷史新高。
相比新勢力造車“越賣越虧”,比亞迪是為數不多掙錢的新能源車企。2022年比亞迪整體銷售毛利率有所提升,達到17.04%,上年同期為13.02%。其中,比亞迪汽車業務的毛利率為20.39%,同比增長3個百分點。據東吳證券測算,比亞迪2022年單車利潤在8000元左右,預計四季度單車盈利約1.07萬元,環比微增。
面對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盡管比亞迪的交付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公司仍表示交付能力不及訂單火爆需求,面臨一定的交付壓力。財報顯示,2022年,比亞迪產量為187.09萬輛,銷量178.2萬輛,產能利用率位于高位。
今年新能源車“國補”正式退場,特斯拉降價后,2~3月比亞迪分別兩次降價,終端競爭日趨激烈,將如何影響比亞迪單車盈利能力?東吳證券認為,碳酸鋰現貨價格跌價將持續推動電池成本下降,將有效對沖補貼退坡及售價下降,綜合考慮比亞迪2023年單車盈利仍有望達到8000元左右。
手機業務方面,2022年受制于宏觀經濟萎靡、通脹高企及消費者需求疲軟,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低迷,比亞迪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營收為988.15億元,同比增長14.30%,占比23.30%。
去年四季度,比亞迪股價以橫盤調整為主,當季度,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增持比亞迪51.59萬股,最新持股市值為20.7億元。全國社保基金114組合增持比亞迪10.36萬股,最新持股市值為18.81億元。而北向資金進行了減持,賣出34.05萬股,持股數量為7077.56萬股。
主力車型年內全線降價
2023年是純電動車發展關鍵一年,也是國補退出的首年。比亞迪計劃如何賣車、賣多少車是市場最關注的焦點。王傳福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目標是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制造商。
作為“卷王”,比亞迪在特斯拉降價后,已經兩度降價,旗下的宋、秦、漢、唐、海豹系列車型,全部打入價格戰,主要覆蓋10萬~30萬元價格區間。比亞迪對同價格區間主力車型價格調降,展現出沖刺全年銷量目標的決心。
從一季度銷量增長勢頭來看,比亞迪表現相對亮眼,銷售主力車型全線降價的策略收得不錯成效。根據產銷快報,2022年1~2月,比亞迪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34.49萬輛,上年同期為18.14萬輛,同比增長90.13%,其中2月份銷量為19.36萬輛。
王傳福透露,再過幾天,3月份數據就要發布,相信一季度銷量較去年同期仍然會保持80%以上的增速。
中郵證券預測,2023年,比亞迪全年汽車銷量有望突破250萬輛。上述研報還預測稱,年內比亞迪還將推出海鷗、海獅、護衛艦05、驅逐艦07、仰望U8、F品牌首款車型等多款新品,有望為公司貢獻持續增量。
另外,對于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的規劃,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半導體上市計劃不變,只是進程上有一些調整。
在去年11月15日,比亞迪公告稱終止推進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事項,待條件成熟時,公司將擇機再次啟動比亞迪半導體分拆上市工作。自2022年起比亞迪半導體IPO已經經歷三輪IPO,其與母公司業務關聯性始終遭到外界質疑,也成為獨立上市的最大阻礙。
未來,比亞迪半導體還將繼續申報創業板上市嗎?王傳福透露,比亞迪也會持續推進半導體業務拆分上市,哪個市場有吸引力,就去哪上市。“集團業務的快速在成長,需求巨大,讓半導體銷售給本集團的比例很大,獨立性也就變弱了。當然比亞迪整車增長不可能年年這么快,隨著增長速度回歸常態,相信未來比亞迪半導體業務依賴于集團比例會在適當時候降下來,屆時將具備上市條件。”王傳福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