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工信部網站,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門發布了《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到2025年,傳統優勢食品產區規模不斷壯大,地域覆蓋范圍進一步拓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供應鏈保障能力明顯改善,一二三產融合水平持續優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產業”的地方特色食品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培育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傳統優勢食品產區,2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產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業化典型案例。
《意見》提出,豐富原料品種。加強優質食用農產品原料品種資源保護利用,強化特色、珍稀農產品品種擴大繁育工作,為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加強加工適用型原料品種培育,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種業企業圍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需求,大力開展加工專用品種資源的引進、測試評價和創新利用,優化原料品質和加工性能,擴大適用范圍。
《意見》提出,加強全過程食品安全監管。建立從農產品原料種養殖、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的全程監管制度。加強地方特色食品生產企業監督檢查,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防原料污染等食品安全風險。強化日常監督和抽檢監測,對質量安全不達標的企業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強化各傳統優勢食品產區食品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建立健全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制度。
《意見》提出,提升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推進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地方特色食品全產業鏈深度融合,促進原料采收、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各環節數字化發展。推廣數字化研發設計,推動加工工藝流程再造,鍛造一批數字化車間、5G全連接工廠和智能工廠,實現柔性生產和智能制造,加快產品迭代更新,提升供給與需求適配性。
《意見》還提出,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企業鞏固與商超、便利店、社區生鮮等傳統渠道的合作,加強與大型電商平臺產銷對接,深化生產、流通、銷售、服務全渠道布局,實現線上線下多元業態深度融合。科學構建地方特色食品消費需求數字預測模型,解析不同地區消費偏好以及未來消費流行趨勢,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合理調配研發、制造及營銷資源,更好滿足地方特色食品消費需求。
《意見》提出,打造多元融合消費場景。積極打造集食品品鑒、文化創意、社群交往等功能為一體的地方特色食品消費場景,提供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等多元化的消費體驗。積極將地方特色食品消費元素嵌入夜間經濟、特色餐飲集聚區、大型商業綜合體等消費場景和載體,廣泛凝聚人氣,促進地方特色食品消費。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