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后,“重啟交易”下對沖基金等資金瘋狂涌入A股,MSCI中國指數相較于去年低點反彈近59%。不過,今年2月以來,在獲利了結的驅動下,該指數一度回調近20%。市場最關心的是,期待復蘇信號更明確的長線外資究竟何時愿意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采訪了多家長線布局的國際資管機構,投資經理普遍認為,目前外資對中國股市的倉位仍低、輕,回調之際布局的時機可能已逐漸成熟。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權益研究負責人寧靜表示,2023年的中國股票市場似乎“天時地利人和”兼?zhèn)?mdash;—宏觀經濟環(huán)境改善、情緒仍然脆弱并逐漸修復、非常有吸引力的估值、盈利周期正在回升、信貸放量,以及房地產市場開始復蘇。
美國銀行(BofA)3月10~16日的調研顯示,當月最擁擠的交易包括了中國股票多頭頭寸(15%)。亦有大型外資基金投研部人士對記者提及,盡管目前地緣政治風險仍是較大的考慮,不過對于國際投資者而言,目前基本面壓倒一切。
歐美銀行危機下資金流入中國
3月16日至22日,北向資金凈流入21億美元,為自2023年2月1日以來的最大周凈流入量。北向資金本月至今(上周五收盤)的凈流入額為30億美元,今年以來凈流入總額為252億美元。
與此同時,歐美市場正在經歷一輪銀行業(yè)危機,從硅谷銀行(SVB)等多家美國中小銀行危機,到瑞信被突然收購,再到近期德銀引發(fā)的市場波動,危機發(fā)酵已持續(xù)三周。中國市場受到的影響則相對有限。
“投資者情緒持續(xù)改善,隨著宏觀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和政策支持,內地資本市場勢頭可能會開始反彈。”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在發(fā)給記者的報告中提及,盡管全球市場波動,但中國獨立的宏觀復蘇周期和銀行體系(資產端的外匯投資組合占比很小,CET1和資本充足率比要求的水平高得多)有助于加強投資者布局中國的信心。
事實上,摩根士丹利認為,最近歐美銀行業(yè)風波導致全球央行祭出流動性支持措施,融資環(huán)境已經有所改善,而人民幣開始對美元走強,這為中國股票在廣泛的新興市場和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此外,1月和2月一系列經濟活動數據確認了強勁的經濟增長反彈正在逐步落實,財政和貨幣政策應該保持寬松,25BP意外降準為此提供了明顯的證據,加之政府對于支持民企的表態(tài),都將有助于在未來幾個月逐漸恢復私營部分的信心。”王瀅稱。
煜德投資股票基金經理李賀也對記者表示,當前,生產、生活見到了可喜的變化,房地產市場從一線城市成交量開始放大,擴散到二線三線城市;制造業(yè)PMI在1月重回榮枯線上方,2月達到52.6,為近10年的最高值;與中國經濟緊密相關的鐵礦石價格、工業(yè)金屬銅的價格、波羅地海航運指數均出現大幅上漲,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從低位上行;旅游景區(qū)、交通樞紐、商場商城人聲鼎沸。一系列前瞻性指標均體現出中國經濟內生的張力正在顯示其應有的力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開始,海外情緒明顯好轉。美國第一公民銀行以165億美元的“骨折價”收購硅谷銀行約720億美元資產,但后者仍有900億美元的證券和資產在FDIC的破產管理中。這標準著美國有史以來第二和第三大的破產銀行都找到了買家接盤,市場對銀行體系的擔憂終于有所緩和。本周一,歐美銀行股普漲,第一公民銀行暴漲53%,此前深陷困境的第一共和銀行股價上漲12%,德意志銀行拉升6%。
市場預計,海外風險的緩和有助于提振新興市場。同時,美元指數并沒有明顯起色,主流觀點預計美元逐步走弱是大勢所趨,美聯儲預計年內可能還會加息1次。目前,人民幣則穩(wěn)定在6.8區(qū)間。
長線外資開始布局加倉
截至目前,A股相較于去年10月的底部僅上漲15%,估值處于歷史區(qū)間的低端。市場風險偏好仍然低迷,例如,換手率接近3年低點,融資余額在1.5萬億元的水平上停滯,境內股票基金的股票持倉相對于歷史平均水平仍較低,公募基金認購活動也比較緩慢緩慢等,這與外國投資者形成鮮明對比。
事實上,在經濟尚未出現明確反轉跡象之時(去年12月),國際對沖基金等熱錢就開始加速涌入中國股市,MSCI中國指數一度較低點大漲近59%,北向資金更是凈買入近1760億元的A股,對中國的對沖基金配置處于中高水平。盡管近期熱錢出現獲利了結的跡象,但隨著經濟復蘇越發(fā)明確,長線資金已經開始“蠢蠢欲動”。
美國資管巨頭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首席策略師、研究部主管史蒂芬(Stephen Dover)日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MSCI中國指數在中國經濟重啟后飆升而后又回調近20%,“目前是長線投資者入場的好時機。”他稱,“疫情時期對投資者來說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但目前中國重點轉向推動經濟增長,這對投資者來說是積極的。”
寧靜表示,“隨著夏季臨近,‘重啟交易’繼續(xù)推動市場上漲并不意外。消費已經明顯復蘇,休閑旅游回暖,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開始釋放。”
不過,中國經濟能否持續(xù)復蘇,取決于消費者對未來收入的預期能否提升,以及是否有足夠信心動用他們在疫情期間累積的大量儲蓄。她認為,自防疫措施調整以來,恢復和促進消費已成為中國的首要任務,預計政府將推出更多支持措施。
此外,內地高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有趨向活躍的跡象,這也是長線資金更趨樂觀的原因。不過,寧靜認為,目前低線城市的住宅庫存量仍然偏高。“雖然提振經濟不會再依賴房地產,但房地產行業(yè)的穩(wěn)定對短期經濟復蘇而言非常重要,我們預計相關部門將在供需兩端提供支持。”
隨著市場進入年報季,盈利水平是關鍵指標。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jiān)辦公室(CIO)認為,中國作為亞洲企業(yè)盈利的主要驅動力,隨著在未來12~15個月對國際旅客進一步開放,加上政策支持和潛在利潤率擴張,中國股票下半年盈利增長有望強勁復蘇,全年增長可能達到高雙位數。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