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樓市逐漸復蘇之后,土地市場也在升溫。
3月28日,成都進行了今年以來的第二場土地拍賣,3宗涉宅用地全部達到最高限價“熔斷”成交,總成交面積達162畝,總成交規劃建面約26萬㎡,總成交金額38.06億元,平均溢價率14.5%。
此前的3月22日,成都舉行了2023年首場土地拍賣會,4宗涉宅用地也全部成交,約188畝,總成交規劃建面23萬㎡,總成交金額35.64億元,溢價率最高達15%。其中兩宗也是達到最高限價通過抽簽競得。
(資料圖)
土地市場逐漸升溫
3月28日拍賣的3宗地,兩宗來自天府新區,一宗在金牛區。前者拍賣起叫價為12500元/平方米,后者為13500元/平方米;前者土地最高限價為14200元/平方米,后者為15400元/平方米。清水房限價均為3萬元/平方米。
此次拍賣仍然采用“限價競買+抽簽競得”的方式進行拍賣。即拍賣宗地最高應價達到設定的最高限價的,采取“抽簽競得”方式確定競得人。天府新區兩宗地在達到最高限價后,有20余家開發商參與抽簽,金牛區那宗地也有3家抽簽。
從進入到抽簽環節的開發商數量可以看出這次土拍的熱度。實際上,3月22日的成都今年首場土拍會也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天拍賣的錦江區100畝地塊有46家企業報名,其中25家進入抽簽環節,高新區43畝地塊有32家企業參與搖號抽簽。
這與去年的情況不太一樣。2022年,成都集中供地共推出169宗(9517畝),成交156宗(8499畝),流拍13宗。成交的宗地大部分是被“央國平”拍下,就是央企、本地國企、以及地方平臺公司,民營房企比較謹慎,并不活躍。
但是,今年這兩場土拍會參與的房企大大增加,民營企業較此前活躍,政府平臺公司有所減少。3月28日的土拍會有30多家企業報名,其中包括去年曾經傳出遭遇危機的房企。此次拍賣的天府新區TF(07):2023-01地塊競得者邦泰就是四川本地民營房企。
不僅如此,此次拍賣的天府新區兩宗地實為去年流拍地塊。在2022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中,這兩宗地為一宗地,起拍價10550元/平方米,土地最高限價為12050元/平方米。此次分拆成兩宗地后,起拍價上漲了1950元/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四川分公司研究總監蘇宇向第一財經表示,成都這兩場土拍都比較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蘇宇表示,從市場方面來看,春節過后核心城市新房二手房市場成交量級快速回暖,增強了開發商的投資信心。而且兩次推出的地塊大多為核心區域高價值地塊,足夠優秀的土地條件自然能對開發商形成足夠的吸引力。
從企業角度出發,目前也正是“補倉”并在年內實現銷售回款的窗口期,除了成都之外,在北京、杭州等核心城市拿地積極性也都比過去一段時間高。另外,去年四季度開始房企融資困境開始有所改善,疊加春節之后銷售回款提供支撐,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也給了企業繼續滾動開發的能力。
會否推高樓市?
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在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同比增幅上,成都在70個城市中位居第一。在新房價格環比增幅上,成都位居第三,二手房價格環比增幅上位居第一。
從到訪量和成交量大幅增加來看,成都新房二手房市場已經復蘇。第一財經了解到,一些樓盤已經取消去年推出的優惠以及和渠道商的合作。樓市復蘇,土地市場市場逐漸回暖,是否意味著樓市將繼續趨熱?
今年2月2日,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其官網發布了《成都市中心城區4月底前擬出讓住宅用地明細表》,成都中心城區將在4月底前擬陸續出讓涉宅用地35宗,共計1936畝。截至3月28日,成都已推出7宗(351畝)涉宅用地拍賣。也就是說,4月還將有28宗涉宅用地拍賣入市,合計約1585畝。
蘇宇認為,目前成都新房二手房的市場熱度還在持續,加上土地市場的信息傳導,會促進購房者增強置業信心、開發商增強投資信心,對維持成都房地產市場熱度是有利的,但不至于過于推高整個市場。
他表示,從新房成交量級來看,成都的市場恢復可以說回到了前幾年的平均水平,從購房者的置業邏輯來說,自住仍是主要需求,連帶考慮資產保值屬性,并沒有出現過于明顯的投機購房行為,“房住不炒”仍是市場恢復的底層邏輯。
蘇宇分析認為,從前兩年兩集中的地塊限價情況看,新房的限價上限是有所放開的,從這個邏輯看,成都未來的房價上漲是有一定想象空間的。但從另一個角度說,就算限價放開,項目也未必能達到限價銷售,最終的價格決定因素還是周邊市場價格水平、產品本身的溢價能力、強銷期的區域競爭環境、市場供應節奏等因素,價格重新回歸市場化主導,而非政策限制。
因此,他表示,成都未來確實會由于新項目的入市,通過結構性因素影響價格指數上漲,但這個漲幅也會相對平穩,不會突然出現價格暴漲,購房者也不會接受這樣的價格變動。
不僅如此,對于在這兩場土拍會上開發商積極參與競買的現象,蘇宇還認為,目前還不能說開發商的運營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只能說是在資金鏈允許進行滾動開發的情況下進行的正常補倉動作。
他說,此次天府新區拍賣的兩宗地在去年為一宗地,規模超百畝,起拍價超18億元,并且還須另外配建建筑面積不少于14.12萬平方米、總投資不低于6.17億元的拆遷安置房,資金和成本壓力造成了當時的地塊流拍。而今年把一宗地分成兩宗,取消了安置房配建要求,并且將成品住宅從100%調整為不小于80%,起拍價也升至12500元/㎡。規模變小、拿地成本下降,再疊加本身的區位優勢,才使得企業有意愿去競拍。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