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疫情后的首個新航季正式開啟。航班量數據顯示,3月26日當天全國共執行12433個國內航班,相比2019年夏秋航季首日,恢復率達到106.6%。
這意味著,國內航班量已經“滿血”恢復,甚至超過了疫情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內航班量的猛增,始于春運前后,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和探親、商務出行需求的陸續恢復,國內航司也在今年1月收獲了久違的盈利,國內航線的票價也是在2月繼續攀升。
然而,進入3月后,南方航空(600029)率先推出“暢游中國”產品,全國通用版3488元起,拼團價格3399元起,需提前5個工作日兌票,同一航線最多可往返2次。
這意味著,在疫情期間為了刺激旅客飛行而推出的“隨心飛”產品,在航司逐漸“回血”后又返場了。
“隨心飛”產品由東航首創于2020年6月,隨后海航、祥鵬、春秋、南航、山航、吉祥、深航等各大中小航司紛紛跟進。
“隨心飛”產品的基本原則就是旅客支付一定價格后,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無限飛”,讓那些本來一年只飛1-2次的旅客,入手“隨心飛”之后,多花一兩千塊,多飛個十來次。一句話總結就是:旅客便宜多飛,航司填滿空座,刺激地方消費。
從疫情期間的實際銷售情況來看,“隨心飛”產品也的確可以用“大火”形容,由于旅客集中搶購,導致不少航空公司的App在銷售當日宕機。
不過,航司其實并不能通過“隨心飛”賺到多少錢,反而是“隨心飛”產品逐漸到期的今年1月份,國內航司才實現了疫情三年以來久違的單月盈利。不少人認為,“隨心飛”這類促銷性質的產品,將要隨著民航業的復蘇消失了。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繼南航推出“暢游中國”的“隨心飛”產品后,國內低成本航空的代表春秋航空(601021),也推出了“想飛就飛5.0”,春秋版“隨心飛”推出當天,公司的網站就被“擠爆”,暫時關閉了購買入口。
為何在航班量已經“滿血”,航司已經扭虧之下,還要繼續推新的“隨心飛”促銷?這對民航市場又意味著什么?
筆者認為,航司在此時推出“隨心飛”并非沒有依據。
首先,國內航班量雖然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旅客需求量并沒有“滿血”。從2月的數據來看,國內的運力已經恢復到2019年水平,但客流量卻恢復到不足九成,幾家上市航司陸續公布的二月平均客座率,也都只有七成左右,市場總體依然處于供大于求的情況。
其次,3月以來,部分國內航司的境內平均票價(不含燃油附加費和機場建設費)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再加上必須繳納的燃油附加費和機場建設費,旅客的實際乘機成本比疫情前的同時期還高了不少,也就降低了不少游客的非必要出行意愿。
再次,相比已經“滿血”恢復的國內航班量,國際航班量目前只恢復到疫情前的兩成,大量本該飛國際航線的飛機依然要在國內“內卷”,運力的局部過剩也在拉低航司的整體收益,不少航司又重回虧損。
在這樣的情況下,已在疫情期間被證明物美價廉的“隨心飛”產品,對于航司來說也算是傳統淡季刺激非必要出行、補充收益、提高客座率的最直接舉措。
并且,與2020年最初推出的“隨心飛”產品相比,如今的“隨心飛” 已經延伸出了覆蓋不同時間段或者區域的細分產品,預計這很可能也將成為未來航司設計產品的常態,甚至會進一步細分和升級。
從這一角度來看,航空公司如果能夠重視不同旅客的特定需求,通過精細化管理細化產品定位,開發出更多“隨心飛”之外的創新產品,或許是這場疫情帶給航司和旅客們的最大收獲。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