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面注冊制下滬市首批5家主板企業已完成詢價定價。這5家企業分別為中重科技、中信金屬、江鹽集團、常青科技、柏誠股份。
其中,中重科技發行價格為17.80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29.01倍;中信金屬確定發行價格為6.58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20.21倍;常青科技確定發行價格為25.98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34.83倍;江鹽集團發行價格為10.36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37.76倍;柏誠股份發行價格為11.66元/股,對應發行市盈率為40.60倍。
這5家公司均按照市場化詢價方式確定發行價格,發行價格絕對值在6.58元/股至25.98元/股之間;按照2021年經審計的財務數據計算,發行市盈率區間20倍~41倍,中位數35倍。
(資料圖片)
根據5家公司披露的2022年經審閱的財務報告,5家公司經營業績較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按照2022年歸母凈利潤計算的動態市盈率區間15倍~28倍,中位數24倍。
“可以發現,市場化發行承銷機制下,主板公司定價彈性大幅提升,定價結果總體合理適中。”有機構人士分析稱,5家公司詢價過程中,參與報價的投資者家數逐日遞增,參與熱情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詢價結束后,發行人、承銷商的最終定價在投資者報價“四數孰低值”基礎上進行了不同程度折讓,折讓幅度為5.1%~15.9%,中位數為12%。其中,柏誠股份、江鹽集團、常青科技最終定價較“四數孰低值”分別下調15.9%、14.8%、12%,折讓幅度相對較大。
另外,從募資情況看,5家公司募資額區間為13億元~33億元,募資總額93億元,略高于招股書中預計募投項目所需資金總額75億元。其中,1家公司(中信金屬)募資總額低于募投項目所需資金,4家公司募資金額超出募投項目所需資金。
對此,有市場人士指出,全面注冊制下實行市場化發行定價,發行價格和最終募資規模主要通過詢價方式產生和確定。此前大家習慣說的“超募”在注冊制下逐漸被公眾認知為“偽命題”,因為由市場化發行確定的實際募集資金、與公司提前規劃并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募投項目所需資金量的差額,二者很難精確匹配。
“近幾年,監管機構也在不斷加強對IPO企業首發募集資金使用的監管,要求上市公司規范使用募集資金,并鼓勵上市公司將募集資金投向實體經濟,促進產業協同發展,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他同時稱。
根據發行時間安排,中重科技已在3月27日啟動網上網下申購,常青科技、中信金屬將在3月28日啟動申購,柏誠股份、江鹽集團將在3月29日開啟申購。
對此,上述市場人士提醒投資者,全面注冊制下更要加強對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判斷,理性參與新股申購和上市初期交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