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是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的熱議主題之一。
“過去十年,數字技術推動了中國數字經濟的大力發展。十年間,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發展到45萬億,占國民經濟比重從20%左右增長到40%左右,基本實現了翻倍。”螞蟻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井賢棟25日參會期間表示,新技術以及整個產業的合作,在進一步加速數實融合的深度,未來的機會點在于普惠與協作。
普惠是什么?他認為,數字化不應該只是大企業的專享,而是每一個中小企業都應該享受的技術普惠的紅利。所以,第一個機會在于“由大到小”,探索如何讓每一個中小企業都能夠參與到數字化轉型的浪潮里面。
協作是什么?他認為,協作的數字化能夠創造很多全新的價值。很多事情可以從無到有,也能誕生很多新模式、新業態。
在他看來,要實現“從大到小”,關鍵點是降低數字化的門檻。“我們的企業當中99%都是中小企業。對他們來說,有成本門檻,‘用不起’;有技術門檻,‘用不好’;有安全門檻,‘不敢用’。一系列的問題限制了中小企業轉型的速度。”井賢棟認為,中小企業目前真正在進行深度數字化轉型的僅有9%,近8成中小企業仍處于數字化初級探索階段,而這正是機遇所在。
“大企業做數字化轉型值得點贊,但這并不難,最難的是怎么樣幫助海量級的小微企業都會轉型,這才是一個挑戰。”他提出,有一個有效的范式能夠去幫助更多中國企業加速轉型,這個范式就是“平臺+SaaS生態”。
具體而言,底層是基礎技術產品基座,平臺可以將很多基礎通用能力通過接口方式開放出去,比如支付能力、安全風控、數字化營銷、會員管理等,上層的SaaS服務商可以在了解千行百業的小微企業的需求的基礎之上,進一步開放面向行業的服務,這可以極大幫助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
為什么要這樣一種協作的模式?他分析稱,從平臺而言,他們如果想直接為千行百業、數以萬計的小微企業服務,這是非常大的挑戰,因為他們做不了那么深。而第三方服務商,如果是從底到上做巨大的技術研發,又很難找到合適的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所以,這種結合和互補,就能夠極大地去創造出最好的合作方式,來幫助中小企業發展。
“只有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數字化時代才是真正的到來。”他認為,要通過“平臺+SaaS生態”的合作方式,讓數字化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水電煤”,成為觸手可及的公共服務。
在他看來,數字化轉型是由點到面的,單點數字化帶來的價值有限,而通過新技術,構建全面立體的信任基礎,極大地促進產業高效協作和創造新價值,才能夠創造出新的業態和新的合作模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