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司法局發布《深圳市醫療保障局關于支持購買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有關事項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通知》)及其起草說明。
(資料圖片)
其中指出,深圳不再開展“重疾險”,將于上半年推出其升級版——“深圳惠民保”, 每人每年保障額度最高390萬元,進一步提升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今年以來,多地也陸續升級惠民保產品,在投保范圍、保額、免賠額等方面均有所調整。
深圳“重疾險”退出“
據悉,深圳市2015年起推出與基本醫療保障相銜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自愿參加的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以下簡稱“重疾險”),其特點是政府主導、商保承辦。根據《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辦法》,保障范圍主要包括基本醫保目錄內住院自付高額醫療費用以及部分自費藥品費用的保障。
公開信息顯示 “重疾險”實施以來,目前參保人數達到832萬人。深圳“重疾險”2022-2023醫保年度保費為每人39元。截至2022年3月底,深圳重疾險七個醫保年度總計賠付14.4億元,受益人數超11.6萬人,單人獲賠最高額達115萬元。
深圳重疾險的待遇涵蓋了住院保障和特藥保障兩部分。住院保障方面,保障期內,參保人住院時發生的醫療費用,屬于醫保目錄范圍內且應由其個人自付的部分累計超過1萬元的,超出部分可報銷70%,無最高支付限額。特藥保障方面,保障期內,參保人在深圳市醫保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購買深圳重疾險特藥目錄內 17種特藥的費用可報銷70%,最高可報銷15萬元。
但《通知》中指出目前重疾險開展也存在新情況: 一是保障范圍存在局限性,未充分覆蓋醫保目錄外高額自費醫療費用;二是與國家醫保待遇清單制度的有關要求不完全一致。
從相關銜接措施上看,“深圳惠民保”推出后,“重疾險”則不再開展,《重疾險辦法》也應隨之廢止。對于原“重疾險”尚未結束的責任,則明確由原承保機構繼續按合同履行,不會影響投保人原有權益。據悉,最新一期的重疾險保障時間從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
擬推行的“深圳惠民保”升級在哪里?
深圳組織商業保險機構推出“重疾險”的升級版“深圳惠民保”。“深圳惠民保”是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已納入2023年我市民生實事項目,將于2023年上半年推出,目前市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招標已確定“深圳惠民保”的承保商業保險機構。“深圳惠民保”產品重點突出對醫保目錄外高額醫療費用的保障,同時將高價自費罕見病特效藥品、“港澳藥械通”的部分藥械納入保障范圍,每人每年保障額度最高390萬元。
《通知》起草說明表示,明確按照自愿原則,允許參保人可使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為本人及直系親屬購買“深圳惠民保”;與原“重疾險”相比,個人賬戶支付“深圳惠民保”保費不設置使用門檻,同時可為直系親屬購買,充分滿足群眾醫療保障需求。此外,參照“重疾險”的做法,鼓勵用人單位為其基本醫保參保員工統一購買“深圳惠民保”。
事實上,“惠民保”產品形態此前在多城市已經陸續落地。“惠民保” 全稱“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一般指由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指導、保險公司承接、與基本醫保銜接的地方定制型補充醫療保險,投保期通常為一年,兼具普惠性和商業性。
據復旦大學許閑團隊此前發布的《2022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知識圖譜》數據,截至2022年12月1日,全國共推出263款“惠民保”產品,共有超1.23億人次參保,保費超過130億元,覆蓋29個省級行政區。
多地“惠民保”產品升級
億歐智庫數據顯示,當前中國醫療衛生費用支出結構以基本醫保支付和個人支付為主,合計超過 90%。2021 年,中國用于藥品、醫療產品及服務的直接支出總計約 4.9 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占比 49%,個人支付占比 43%,健康險賠付占比僅為約 8%。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漸加重,勞動人口減少等原因,中國醫保基金不堪重負,面臨著醫保的收入和支出難以平衡的風險。
2022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鼓勵改善特定風險群體保險服務,探索擴大對既往癥人群的醫療保障,鼓勵發展專屬普惠保險產品。
此次“深圳惠民保”也在一定程度上響應政策號召。深圳市醫療保障局方面表示本次《通知》也借鑒其他省市經驗,結合深圳市原“重疾險”的有關做法,提出相應支持措施,鼓勵參保人自愿購買“深圳惠民保”,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
除深圳外,近期多地更新惠民保產品,進一步延展投保范圍,降低免賠額,增加保障責任和增值服務。。
3月7日,云南昆明2023年度“春城惠民保”上線。和去年相比,2023年度“春城惠民保”使用門檻更低,將醫保目錄外特藥種類提升至38種。2023年“重慶渝快保”在上年基礎上對院外特定自費藥品保障責任進行了優化升級,腫瘤特藥目錄由原先31種擴充為38種,罕見病特藥由原先11種擴充為12種。
此前,2023年度“穗歲康”也對參保人群再度擴面,新納入在該市南沙區就業、居住和就讀的香港、澳門居民,入選國家、省、市各類各級人才計劃的本市高層次人才,以及持有廣東省人才優粵卡和廣州市人才綠卡的廣州本市各類人才等,滿足了新市民群體的投保需求。
2023年“汕頭惠民保”保費96元,保障范圍有所擴大,起付線有所降低,理賠門檻也有所降低,如兩項保險責任起付線由原先的2萬元調降至1.8萬元;國談藥種類再增加,責任二國談藥種類增至78種。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