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疊加激烈的同質化競爭,讓妙可藍多的奶酪棒業務增速“觸底”。3月22日晚,“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600882.SH)公布了2022年業績,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8.3億元,同比增長了7.8%,全年實現凈利潤約為1.4億元,同比下降了12.3%,整體增速降至其轉型奶酪業務來的新低。在今天舉行的線上業績說明會上,妙可藍多管理層也未透露目前市場的恢復情況。
(資料圖片)
變難的奶酪棒生意
財報顯示,妙可藍多的業績增速下滑主要與2022年下半年的業績表現有關。
2022年上半年,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妙可藍多實現營業收入25.9億元,同比增長25.5%;實現凈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了18%。到第三季度,妙可藍多單季實現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了14.7%,凈利潤為1164.7萬元,同比下降了63%。而第四季度,妙可藍多單季收入下降了25%,凈利潤虧損825.7萬元,同比減少174.6%。
2022年妙可藍多的投資收益為6416.8萬元,比2021年2231.4萬元大幅增長,全年扣非凈利潤為6692.4萬元,同比減少了45.1%。
這也是自2018年妙可藍多向奶酪業務轉型以來凈利潤首次下滑,此前妙可藍多業績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2020年和2021年收入增速分別達到63.2%和57.1%,凈利潤則一直保持三位數增長。
從具體業務上看,2022年妙可藍多的奶酪業務依然保持增長,實現收入38.7億元,同比增長了16%。
但在奶酪業務中,妙可藍多的起家產品即食營養系列奶酪(奶酪棒等)收入約為25億元,同比減少了0.6%,而帶動奶酪業務增長的,主要來自家庭餐桌系列和餐飲工業系列奶酪產品,前者全年實現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54.7%,后者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了75.6%。但奶酪業務的毛利率從48.5%下降7.8個百分點至40.7%。
(本報攝影記者 任玉明 攝)
對于業績變化,妙可藍多管理層將原因歸于交通物流不暢、原材料價格上漲、競爭加劇、消費疲軟等影響。
業績會上,妙可藍多董事會秘書謝毅表示,受交通物流不暢及國際大宗商品上漲影響,導致物流和原輔材料成本大幅上漲。同時,從業務構成來看,相對低毛利的家庭餐桌系列和餐飲工業系列產品收入占比提升,導致奶酪業務整體毛利率也相應有所降低。
中國奶業貿易月報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奶酪14.55萬噸,同比減少17.4%,但均價達到了5287美元/噸,同比上漲了14.5%。
值得注意的是,妙可藍多的主營業務收入中71.7%來自于經銷渠道,但2022年妙可藍多的經銷商數量發生了較大變化,全年增加了2334個經銷商,占經銷商總數的44.7%,新經銷商收入占經銷總收入17.5%,但同年則有2479個經銷商退出,約占經銷商總數的47.5%,這些經銷商在2021年的銷售額占經銷總收入的20.4%。業績會上,妙可藍多管理層并未對此做出解釋。
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經銷商如此大規模進出淘汰變化,背后也體現出奶酪生意的難度在加大。
奶酪生意需要新風口
對于外界關注的市場恢復情況,妙可藍多的管理層今日也未作出詳細披露。多家機構發布研報稱,隨著2023年一季度干酪成本有所回落,以及擺脫疫情影響后,妙可藍多的經營有望環比改善。
但在業內看來,除了疫情影響之外,零售奶酪品類,特別是奶酪棒面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未來市場增長也變得更難。
Euromonitor的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奶酪零售市場份額中,妙可藍多以32.7%排名第一,國內前五大品牌合計市場占有率在五年間增長至67.7%。
雖然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但由于奶酪棒的低門檻,依然引來了不少新入局者,除了傳統的乳業“豪強”外,市場上也不斷有新品牌涌現。
第一財經記者在北京部分超市和便利店走訪看到,零售奶酪相關產品種類繁多,占據了相當可觀的冰柜區域,其中妙可藍多、奶酪博士、百吉福、伊利等品牌均在列。從產品上看,一方面,各家都在推出干酪含量更高的奶酪產品,主打營養或功能路線;另一方面,則通過添加果汁、香精等增加不同口味,轉向零食方向,但各家的產品實則大同小異,特別是兒童奶酪棒產品。
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國內主要干酪原料供應商——恒天然大中華區副總裁唐毅透露,在過去五年的迅猛發展下,恒天然原料業務向許多客戶供應了更多用于制作奶酪棒的原料,但2022年奶酪棒品類整體市場的發展速度是有所放緩,市場也趨于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奶酪棒面臨階段性飽和,但奶酪依然是個好生意。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預測,2028年中國人均奶酪消費量有望達到0.5公斤,長期看我國奶酪人均消費有望超過2公斤,較當前擁有約10倍的成長空間。
而奶酪企業也在加速尋找奶酪棒之后的“新風口”。
在近期舉行的中國國際食品添加劑和配料展覽會上,恒天然原料業務展示了多種奶酪應用方案,其中也包括了奶酪杯、奶酪碎、奶酪脆、奶酪醬等新品類,唐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會緊隨市場消費風向的創新,找到奶酪棒以后的下一個風口。
記者注意到,妙可藍多也有意擺脫“奶酪棒”依賴癥。
財報中,妙可藍多表示,2023年將一方面在零售產品端,妙可藍多將重點推進奶酪棒恢復快速增長,同時將加大奶酪產品、尤其是原制奶酪、奶酪片、奶酪杯等零售產品的開發力度;另一方面,則希望在餐桌、餐飲等更多領域入手,加強奶酪片、奶油芝士、稀奶油、黃油等產品的開發推廣力度。
在妙可藍多總經理柴琇看來,奶酪行業想在中國市場獲得長足的發展,并非簡單照抄照搬歐美的發展路徑,而應該結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口味特征、生理特征,來研發出適合中國人“口和胃”的奶酪產品來實現差異化競爭。2022年,妙可藍多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7.8%。
但“本地化”也是恒天然等外資奶酪品牌近年來在重點布局的方向,而妙可藍多能否先找到“新風口”,還需要進一步觀望。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