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正在通過部署ChatGPT人工智能技術爭奪搜索市場的份額,從而挑戰目前的行業主導者谷歌的地位。
根據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數據,在微軟將OpenAI的AI聊天技術整合到搜索引擎必應(Bing)之后,截至3月20日,必應的頁面訪問量較一個月前增長15.8%,而谷歌同期搜索引擎的訪問量下降了近1%。
(相關資料圖)
另據應用研究公司Data.ai的數據,在微軟集成了OpenAI的技術后,Bing在全球的應用下載量增長了8倍,同期谷歌搜索應用的下載量下降了2%。
分析師表示,全球搜索市場的規模超過1200億美元,對于微軟而言,每轉化1%-2%的用戶,也會產生實質性的效益。目前,谷歌仍然占據全球搜索市場超過80%的份額,尤其是在移動搜索端的市場份額遠超其他搜索引擎;而微軟占據的搜索市場份額不到谷歌的十分之一。
研究機構D.A.Davidson&Co分析師Gil Luria在一份報告中預計,如果谷歌繼續推遲將生成式AI技術集成到其產品中,那么Bing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獲得搜索市場更多的份額。
谷歌直到本周才開始公開發布其實驗性的AI聊天機器人產品Bard。谷歌CEO桑達爾(Sundar Pichai)周二在一份員工備忘錄中表示,谷歌8萬名員工參與了Bard的產品測試。他寫道:“Bard肯定還會出錯,用戶的反饋對于改進產品和底層技術至關重要。”
為加強對AI產品的測試反饋,谷歌還邀請了1萬名來自不同行業的測試人員,以給出不同的反饋觀點和意見。
在谷歌剛剛將Bard發布之初,因被指有事實性的錯誤,導致谷歌當天股價大跌近8%。一些市場人士認為,谷歌匆忙發布AI產品以應對來自微軟的挑戰,但在技術上尚未做好充分準備。在周二Bard被推向公眾市場后,谷歌盤后股價下跌約1.5%。
包括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在內的行業大佬們都把ChatGPT的問世視為AI的“iPhone 時刻”。
北京時間3月22日晚間,在英偉達的GTC峰會上,CEO黃仁勛與OpenAI的聯合創始人Ilya Sutskever的一場“圍爐對話”中談到關于OpenAI發布的最新大模型GPT4的技術進展。黃仁勛問Sutskever:“你認為GPT4最讓你也感到大吃一驚的地方在哪里?”
Sutskever回答道:“GPT4有很多地方都讓我們感到驚訝。我從事AI行業已經20年了,也曾經問自己ChatGPT這類聊天機器人會不會成功。最讓我感到吃驚的是,AI竟然能夠做到今天這樣的回答水平,越來越接近人類,并且它產生的所謂’幻覺’越來越少,事實上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的預期。”
OpenAI公司CEO奧特曼在GPT4推出時也表示:“GPT4是最有能力且最符合人類價值觀和意圖的模型,盡管它仍然存在缺陷,并且仍然有局限性。”
目前借助OpenAI的GPT大模型,微軟已經能夠面向企業推出Azure OpenAI云服務,幫助企業發掘大規模的AI與商業場景結合的潛力。
微軟還與其子公司Nuance聯合發布了一款名為DAX Express的醫護人員臨床筆記的應用程序,能夠在患者就診后自動生成臨床病例草稿,來減輕醫護人員在流程上的負擔。該軟件從對話等非結構化數據和OpenAI的GPT4大模型中形成見解。
“如果不主動顛覆,那么就會等待被別人顛覆,技術的發展就是這么殘酷。”一位資深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在談到微軟和谷歌競爭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