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間,晶澳科技(002459.SZ)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營業收入約729.89億元,同比增加76.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55.33億元,同比增加171.4%;基本每股收益2.4元,同比增加160.87%。
作為光伏一體化龍頭的晶澳科技,主營業務為太陽能光伏硅片、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其中,營收與毛利主要由光伏電池組件業務貢獻,占比超過95%。
2022年,該公司的光伏組件營收占比為96.38%,光伏電站運營占比為0.58%,其他業務占比3.04%。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產能方面,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擁有光伏組件產能近50GW,上游硅片和電池產能約為光伏組件產能的80%。按照該公司的產能規劃,2023年底光伏組件產能將超80GW,硅片和電池產能將達到光伏組件產能的90%左右。
同日晚間,晶澳科技宣布斥資超百億擴建一體化產能。公司公告顯示,投資項目為鄂爾多斯高新區年產20GW硅片、30GW電池項目,預計投資額為128.42億元。
針對此次產能擴產對公司的影響,晶澳科技認為,上述項目的投資建設符合公司未來產能規劃的戰略需要,有利于公司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項目投產后,能夠有效提高高效產品的產能,滿足市場對高效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市場份額和一體化盈利能力。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該公司從2010年開始進行光伏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的布局,從單一的電池環節向上游硅片和下游組件、電站擴展。2021年,該公司光伏組件全球市占率為14%。
第三方咨詢機構PV InfoLink統計數據顯示,該公司2017年至2021年光伏組件出貨量連續多年居全球前三名,2022年位居行業前列。
此外,該公司六成以上的光伏組件產品出口海外,高溢價的海外市場也是其全球布局的“必爭之地”。
截至目前,晶澳科技在海外合計擁有4GW硅片、5GW電池片和4GW組件產能,海外一體化產能為4GW。
東吳證券認為,東南亞產能豁免美國雙反稅,有利于對美出口;2023年該公司美國建廠2GW,或將受益《通脹削減法案》(IRA)法案獲得稅收優惠,對美國出貨翻倍增長。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