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工業經濟企穩回升,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密集調研部署工業穩增長。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在寧波召開重點工業大省座談會和部分工業企業座談會并調研寧波港和部分工業企業,詳細了解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研究下階段促進工業穩增長舉措。
與此同時,工業大省勇挑大梁,近段時間以來,山東、廣東、江蘇、四川等地積極部署,加快制造業項目投產,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新動能等,持續推動穩工業舉措落地顯效,進一步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趨勢。
【資料圖】
推動工業經濟運行全面好轉
工業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振作工業經濟是穩住經濟大盤的堅實支撐。今年年初工信部提出了2023年13項重點任務,其中將“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放在首位,強調穩住重點行業,鼓勵工業大省主動挑大梁,支持企業加大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制造業投入。
辛國斌指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把穩增長擺在突出位置,紛紛出臺政策措施,形成強大工作合力,企業經營預期逐步改善,工業生產形勢回穩向好。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多變,國內外需求回升仍面臨一些制約,企業生產經營還有不少困難。
他強調,各地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進一步加強經濟形勢跟蹤研判,細化穩增長舉措,在挖掘政策潛力、擴大有效需求、加強企業培育、加力助企幫扶、強化監測調度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工業經濟運行全面好轉。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增速較上年12月份加快1.1個百分點,結束了自上年4季度以來的逐月回落態勢。從兩年平均看,1~2月份同比增長4.9%,較上年12月份兩年平均加快2.1個百分點。
尤其是私營、小微企業生產回升較快。1~2月份,針對中小企業的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等政策顯效加力,規模以上工業私營企業、小微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0%、2.4%,較上年12月份加快1.5、1.7個百分點,回升幅度超過全部規上工業。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首席統計師王新分析,總體看1~2月份工業生產企穩回升。但也要看到,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依然存在,工業經濟回升的基礎尚不牢固,實現工業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仍需付出艱苦努力。
工業大省勇挑大梁
工信部表示,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要發揮好重點地區的作用,發揮好工業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要鼓勵工業大省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加大制造業發展,為穩增長多做貢獻。發揮地方積極性,支持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鞏固提升出口優勢;支持中西部地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打造新的增長極;支持東北地區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發揮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協同效應。
從工業增加值規模來看,2022年,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福建、河南、湖北、四川等8個工業大省,占我國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56.9%。穩住這些工業大省的工業經濟,也就穩住了我國工業經濟的基本盤。
近段時間以來,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四川等多個工業大省積極部署,加快制造業項目投產,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新動能,持續推動穩工業舉措落地見效,進一步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比如,3月1日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項目建設、工業經濟發展等事項。會議指出,各級要把工業經濟作為頭號工程來抓,全面構建齊抓共管格局,切實形成工作合力。要大力改造升級傳統產業,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各類開發區提檔升級、做大做強主導產業。
各地對制造業投資進一步加大,一大批項目密集開工建設。日前,天津集中簽約36個制造業項目,總投資達668億元,其中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4個。廣東將實施工業投資躍增計劃,力爭推動2023年全省工業投資實現10%以上增長,發揮工業投資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福建今年將著力推進691個省級工業重點項目以及一批增長點項目、重中之重項目,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投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