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聚集光伏行業效應,2022年“跨界追光者”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隨著年報披露漸深,這些“追光者”的光伏項目真實進展隨之明了。
(資料圖片)
3月14日晚,HJT(異質結)新貴寶馨科技(002514.SZ)發布了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4億元,同比增長7.81%,實現歸母凈利潤3035.5萬元,同比增長146.5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089.5萬元,扭虧為盈。
2022年寶馨科技宣布進入光伏行業,雖是初入行,但胃口不小,不僅布局異質結電池與組件,還對鈣鈦礦電池進行了戰略布局。
兩大新技術概念傍身,寶馨科技2022年股價一飛沖天,一度3個月暴漲5倍,年漲幅達109.72%,股價年最高點距離2015年創下的歷史最高僅差不到8毛錢。截至最新收盤日,寶馨科技股價報11.16元,較去年高點累計回撤約40%。
就在年報披露前,寶馨科技發布了2022年定增預案,本次擬募集資金30億元,主要用于異質結電池及組件制造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22年扣非凈利扭虧,但光伏業務尚未貢獻收入
寶鑫科技是2022年剛剛進入光伏行業的“新玩家”,進入新能源行業前,寶馨科技的主營業務是各種精密鈑金結構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環保設備、能源設備、自動化設備及其相關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智能制造、新能源、節能環保三大業務。
報告期內,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54億元、1.56億元,分別占營收比重66.47%、22.82%;節能環保占比10.71%,營業收入由去年1.58億元下降至7326.2萬元。
從資產端看,截至2022年末,寶馨科技總資產23.42萬元,比年初上升66.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11.43億元,比年初上升81.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1.59元,比年初上升39.47%,主要是本期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導致公司凈資產增加所致。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寶馨科技布局的新能源業務涵蓋,光伏組件及電池、充/換電、火電靈活性調峰。根據年報,公司蚌埠市懷遠縣投建2GW光伏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產線,計劃于2023年投產,尚未對2022年營收產生貢獻,充/換電業務營收規模約3200萬元,靈活性調峰技術服務業務貢獻營收9166.77萬元。
在前沿的鈣鈦礦技術方面,寶馨科技稱,公司已與張春福、朱衛東教授團隊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鈣鈦礦/異質結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研發、產業化研究及商業解決方案落地。
投資光伏自有資金不夠,定增來湊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寶馨科技的貨幣資金為2.34億元,較三季度末減少逾1億元。這點資金規模無法負擔起公司光伏項目建設投資金額。
2022年5月,寶馨科技宣布與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民政府簽署《新能源高端智能制造項目投資合同》。項目建設內容為2GW光伏電池及2GW光伏組件、新能源高端裝備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制造等,投資總額約16.8億元,公司或控股公司出資7億元。截止2022年中報,公司貨幣資金僅有1.26億元。錢從來哪來?不少投資者都有同樣的疑惑。
首份公告發布后,寶馨科技的布局光伏腳步極快。去年11月14日,寶馨科技宣布了內蒙古鄂托克旗刮光伏項目,建設內容包括18GW光伏異質結組件、5GW光伏異質結電池、5GW薄片化切片生產線,投資總額為18.60億元。關于出資方式,寶馨科技或公司指定主體出資8億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寶馨科技的貨幣資金為3.65億元。錢從哪來,公司并未在公告中說明。
資金的明顯缺口并不阻礙寶馨科技的一腔熱情。今年1月19日,寶馨科技再下一城,擬與懷遠縣人民政府就打造6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相關產品,項目投資總額約55億元。這一次,寶馨科技稱,出資方式為貨幣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
年報發布的前夜,寶馨科技公布了2023年定增預案,從募投項目來看,在自有資金匱乏的情形下,公司計劃用股權融資的錢投入光伏項目。
預案顯示,寶馨科技本次定增募資30億元,分別用于懷遠2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制造項目,總投資19.16億元,定增募資投入15億元;寶馨科技鄂托克旗2GW切片、2GW高效異質結電池及組件制造項目,總投資22.7億元,定增募資投入10億元;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新任實控人善資本運作,牛散Q4持股不動
本次定增募資的認購中,寶馨科技的實際控制人馬偉或其控制的主體擬以現金方式認購不低于本次實際發行數量的6%,且不高于本次實際發行數量的20%。發行完成后,馬偉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不超過30%。
截至2022年末,江蘇捷登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捷登”)持有寶馨科技26.90%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馬偉通過控制江蘇捷登從而間接控制公司,為公司實際控制人。若按照發行股份上限2.16億股計算,發行完成后,按照馬偉或其控制的主體擬認購的最低比例6%計算,馬偉直接或間接支配公司股份表決權比例將不低于22.08%,仍為公司實控人。
這實際是馬偉接手寶馨科技一年零三個月以來,進行的第二筆定增。2020年12月末,馬偉正式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隨即開展了多項資本運作。馬偉剛上任一個月,寶馨科技便啟動了股權融資。公司上一次股權融資要追溯到2013年了。
2021年1月,寶馨科技公告稱擬以2.96元/價格向控股股東江蘇捷登非公開發行不超1.66億股,募資4.91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和償還有息負債,持股比例的上升也進一步鞏固了馬偉對寶馨科技的控制權。
這筆定增于2022年8月完成,按現價計算,江蘇捷登這筆定增股份已經浮盈13.61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筆定增完成時,正值寶馨科技去年股價大漲階段,期間,知名“牛散”屠文斌、施玉慶夫婦迅速完成舉牌。公告顯示,截至去年7月6日,屠文斌夫婦一路增持寶馨科技達2771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5.0015%,累計耗資約2億元。連續增持后,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屠文斌夫婦合計持有寶馨科技3968.43萬股,占總股本的5.51%。年報顯示,屠文斌夫婦在去年四季度并未做出買賣動作。
盡管2022年業績扭虧,寶馨科技并不計劃分紅、送股,主要因公司未分配利潤仍虧損1.93億元。在估值大幅推升后,光伏產能落地進展以及何時能夠成為業績增量點,是投資者關心的重點。
光伏行業正值技術迭代的關鍵期,各類電池技術百花齊放,以HJT、TOPCon、IBC等為代表的更高效的N型電池工藝受到了眾多關注。新技術迭代催生出的賺錢機會,吸引了一眾“跨界追光者”,由于沒有大廠那般重資產,新玩家直接布局新技術產能,企圖分得一杯羹。
也要看到的是,原主業表現低迷、業績連續多年虧損、總市值規模較小,是這些“跨界追光者”普遍共性,如寶馨科技2020年~2021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合計虧損逾4.3億元。其中,不少光伏電池項目建設僅停留在“框架協議”階段,也有部分公司自身財務能力與擬投入資金規模差異巨大,新技術電池項目最終能否落地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寶馨科技的異質結電池與組件能否順利投產,與此次定增能否順利實施密切相關,第一財經將保持關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