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銀行破產事件還在繼續發酵。盡管在政府的介入下,儲戶的資金已經安全,但該事件也給了全球科創產業“致命一擊”,初創公司和風險基金正在積極尋找替代方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除了美聯儲之外,目前包括英格蘭銀行在內的監管機構也都已經介入,以確保將該事件對本國企業和創新生態利益的損害降至最小。
初創公司正處于艱難的經濟環境之下,面臨流動性緊張導致的融資困難等問題,硅谷銀行的破產讓這些企業將來的融資更具挑戰。
硅谷銀行沒有很多替代方案
3月14日凌晨,一家金融初創公司的創始人Charles(化名)成功取出了存在美國硅谷銀行里的所有資金,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些錢已經作為兩個月的工資一起發給員工了。“以后再要存錢的話,我們還是傾向于選擇在匯豐、渣打這些有國際業務的大銀行。”Charle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硅谷銀行破產后,除了一些大型銀行開賬戶的人開始多起來之外,也有客戶轉向一些硅谷銀行的替代平臺,例如一家名為CB International Bank的美國銀行,主要為亞洲中小企業提供服務,該公司表示,許多初創企業和美元基金已與它聯系,尋求快速開設賬戶,以存入從硅谷銀行提取或計劃提取的資金。
“現在的局勢下,分散風險是最主要的。”Charle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現在看起來我們的資產是安全了,但誰也不知道明天怎么樣。”
不過他承認,要找到硅谷銀行這類商業模式的替代方案并不容易。“一般銀行上了點規模的,很少像硅谷銀行這樣去給中小科技企業提供貸款,他們也是很少的做投貸聯動的企業之一。”Charles說道。
一位在硅谷銀行存款的中國風險投資基金高管也表示,該基金正在尋找可以安全開戶的銀行,但他指出,對風險投資友好的銀行并不多。
“對于小型私營初創企業而言,硅谷銀行是為數不多的真正了解VC支持的生物技術行業風險狀況的銀行之一。”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英國腫瘤藥物研發企業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一位與硅谷銀行有業務往來的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并將視情況制定相應計劃。
英國挽救新興生物技術行業
硅谷銀行破產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對全球的科創產業都有重大影響。3月13日,匯豐銀行宣布以1英鎊的價格收購硅谷銀行在英國的分支機構,以增強匯豐服務創新和科創公司的能力,包括對于英國以及全球技術和生命科學領域初創公司的支持。
英國財政大臣亨特最先宣布了這個消息,以安撫焦慮的英國初創企業。硅谷銀行與英國初創生態系統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行業高管認為,匯豐接管硅谷銀行英國分支將有助于挽救英國生物技術行業免于崩潰,生物技術行業作為英國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對于該國未來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而硅谷銀行為生物技術產業提供了關鍵的融資。
根據英國生物工業協會(BIA)的數據,大約40%的英國生物技術公司與硅谷銀行在英國的分支機構開展銀行業務。這些企業正在研發從癌癥到心臟病在內的各種疾病藥物。
代表了500多家英國生命科學領域企業的BIA負責人史蒂夫·貝茨(Steve Bates)對于匯豐銀行與硅谷銀行英國子公司達成的協議表示滿意。
據匯豐銀行透露,硅谷銀行英國子公司擁有約55億英鎊的貸款、約67億英鎊的存款和約3000個英國客戶;此外,歐洲已有16家科技和生命科學初創公司披露了在硅谷銀行美國和英國總計擁有近2億美元的敞口。
英國今年重組了科學創新和技術部門(DSIT),致力于建立生物技術推動的科學強國,以吸引資本,并打造像美國那樣的生物創新技術生態。
硅谷銀行的破產發生在初創企業原本就已十分艱難的時刻。除了流動性問題之外,由于利率上升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市場上的風投資金減少了,初創公司的估值也大幅削減,去年全球IPO數量驟減。
在全球生物技術領域,去年只有47起IPO,籌資總額約為40億美元,2021年有152起生物技術領域IPO,籌資總規模超過250億美元。
一些投資認為,硅谷銀行事件對行業的全面影響可能會在更長的時間內反映出來。“即使科技行業從可怕的周末得到喘息,但未知數依然存在。你可以感受到集體的哀嘆。”技術公司創始人兼投資人瑞安·胡佛在Twitter上寫道, “我還是很緊張,很難預測附帶的影響。”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