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思想理念的不斷進步,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地位不斷提升,“她力量”已成為各個專業領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而在基金行業二十五年的發展中,女性基金經理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6日,中國公募女性基金經理數量占總量的比重已經超過四分之一,參與管理的資產近14.6萬億元(含共同管理的基金),占據了公募資管總規模(26.2萬億元)的一半以上。
(資料圖)
從近年來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新人”加入公募投資江湖之中,女性的占比有所提高。在如今那些顏值與實力并行的女性基金經理中,超過九成的女性基金經理為碩士學歷;其中,百億級別的女性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中有22人。
業內人士受訪時表示,相較而言,投資與性別的關系不大,與性格會有較大的關系。女性謹慎、細心等性格特征,會讓其更愿意在能力圈范圍內追求好的投資性價比。從投資偏好上看,多數女性基金經理的投資會偏愛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行業,但近年來也有不少女將把目光轉向新能源等熱門賽道。
女性基金經理占26%
在公募基金數量突破一萬大關的同時,基金經理隊伍步入了“3300+”時代,而女性的力量也在逐漸崛起。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場共有3360位基金經理,其中,女性基金經理的數量為888位,占總量的26.4%;她們所管理的基金規模合計為14.59萬億元。
從基金公司角度而言,這888位女性基金經理分屬于160家基金公司,有11家基金公司擁有15位以上數量的女將。具體而言,嘉實基金、銀華基金、華夏基金的數量最多,分別有26人、21人、20人。
在規模排名前20的頭部基金公司中(以2022年底的基金資產凈值為基準),女性基金經理共有312名。其中,興證全球基金的女性基金經理占比最高,達38.24%;銀華基金、平安基金、景順長城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的女性基金經理數量占比均超30%。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數據發現,首先,在已有數據的女性基金經理中,超過90%的女性基金經理為碩士學歷,本科和博士的比重分別為4.73%、5.07%。相比之下,男性基金經理的碩士比例約84%,博士的占比為12%。
圖:第一財經據Wind數據整理,截至3月7日
其次,從任職年限來看,有六成的女性基金經理的任職年限在1至6年的區間中,而1年以內的“新銳”則有163人,占比超過18%;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128人,比重為16%。換言之,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了基金經理這一行列。
不過,在以男性為主的公募投資圈中,女性基金經理數量并不占優,而任職年限超過十年的基金經理更是少之又少。據記者統計,全市場任職年限超過十年的女性基金經理僅有53位。
從這些女將的分布情況來看,共有34家基金公司擁有這些“寶藏資源”。除了廣發基金擁有6位長跑女將外,建信基金、易方達基金分別有3位,其余10家公司則分別擁有2位。
其中,景順長城基金毛從容和長信基金張文琍的基金任職年限最長,均超過17年;華夏基金鄭煜,大成基金王立則分別超過16年;廣發基金李琛、陳少平,中銀基金嚴菲、建信李菁則均有15年以上的基金管理經驗。
記者注意到,在任職年限超過十年的女性基金經理,大多數管理過10只以上的產品。例如,天弘基金的姜曉麗,任職基金數量多達40只,是管理產品數量最多的女將。嘉實基金劉寧、博時基金魏楨、廣發基金代宇的任職基金數量均超過30只。
而上述4位基金經理僅任職過一家基金公司。這是否意味著女性的跳槽率相對更低?一位基金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相較而言,女性基金經理在職業追求上會更穩定一些,除了性格以外,與她們低風險的偏好也有一定關系。”
從數據來看,目前有87.39%的女性基金經理僅在一家基金公司任職,有過跳槽經驗的約12.61%,比男性低3.15個百分點。而跳槽次數在2次及以上的基金經理數量為51人,其中僅有8名女性基金經理。
女將投研有何特點?
主動投資管理能力作為基金管理人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說是權益基金經理“吃飯的手藝”。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歷史基金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有4位女將,分別是鵬華基金閆思倩(26.03%)、東方阿爾法基金喬海英(22.47%)、博時基金冀楠(21.28%)、天弘基金劉盟盟(21.24%)。
從投資偏好來看,由于研究背景、興趣愛好等因素上的差異,相對于男性基金經理在投資過程中更加偏好電子、計算機等科技屬性板塊,多數女性基金經理對大消費情有獨鐘,在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行業上更為偏重。
“這一持倉偏好或許是因為女性對于消費趨勢更加敏感。”華東一位主動權益類女性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自己確實傾向于聚焦大消費板塊下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行業,但也會關注新能源等熱門賽道。實際操作中會結合當下所處宏觀的環境,以及各自所匹配的估值水平,在權重上面做一些調整。
事實上,在上述賽道也有不少耳熟能詳的女性基金經理。例如,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排名第一的、被譽為“醫藥一姐”的葛蘭,她是中歐基金的“當家花旦”之一,合計管理總規模為906.5億元;截至目前,她任職基金經理的年限達7.67年,歷史基金的幾何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7.06%。
若以主動權益類產品規模占在管基金規模60%以上為基準,在主動權益投資領域,規模排名第二的女性基金經理是工銀瑞信基金的趙蓓,因偏向醫藥賽道,投資者將其稱為“醫藥女神”,且時常將其與葛蘭作比較。她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超過8年,目前的管理規模為266.36億元。
此外,富國基金的王園園,嘉實基金的譚麗,興證全球基金喬遷、童蘭等也是備受市場關注的優秀女性基金經理,她們的在管基金總規模均超過200億元,分別為247.58億元、243.12億元、220.28億元、205.32億元。
作為基金產品的管理者和投資決策的制定者,基金經理直接影響著基金的投資風格和業績。因此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表現與基金經理的性格等個人特征具有密切的聯系。那么,女性在投研方面有何優勢?
“在投研上沒有太多的性格之分,但可能女性的一些性格特征,比如謹慎、細心,可能會有一些不同。”一位女性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女性的謹慎還體現更加注重風險管理、正視自己的弱點,更愿意在能力圈范圍內追求好的投資性價比。
有類似觀點的還有興全趨勢投資基金經理童蘭。她對第一財經表示:“好的投資結果需要對自己足夠了解、足夠誠實,在這個基礎之上,在自己能力圈之內賺到自己能賺的那部分錢。”
童蘭指出,在研究崗位上,自己很少推薦估值很高的公司;在投資管理中,也更重視對“股價下行空間”的管理。即便一個公司進入重倉序列,她也會不斷地調研和評估,對當前股價與公司基本面反復測算,以判斷是否仍有合理的預期回報率。
“在投研中要時刻保持‘弱者’思維,其核心思維是不要過度自信于一時一刻的預判,要時刻跟蹤、及時調整,并在組合中為可能的‘新的不確定性’預留調整空間。”在交流中,童蘭也向記者分享了一句自己頗為認同的話:“投資方法論沒有高下之分,都是發自自我天性的自知、自省和自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