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用于治療二型糖尿病的藥物,因出色的減肥功效成功出圈,被譽為可以躺著減肥的“神藥”。
(資料圖)
這就是諾和諾德的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藥物司美格魯肽。在獲批用于減肥適應癥后,司美格魯肽在全球范圍內受到熱烈追捧,并推動諾和諾德GLP-1類藥物2022年銷售總額超過104億美元。
國內市場上,GLP-1藥物僅獲批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療,減重適應癥并未有產品獲批,但已有不少消費者超適應癥使用。鑒于國內日益增長的減肥需求以及GLP-1類藥物在此方面的良好效果,其未來市場被賦予了巨大想象空間。有機構預計,國內GLP-1類減肥藥物銷售峰值有望超過400億元。
巨大的市場前景誘惑下,國內諸多企業紛紛布局GLP-1類仿制藥、原研藥在減重適應癥領域的應用,更有企業頂著連年虧損的壓力押寶于此,以期扭轉經營頹勢。
背水一戰:仁會生物押寶GLP-1減肥藥
仁會生物是國內較早進入GLP-1類降糖藥物領域的企業之一,公司自主開發了GLP-1受體激動劑(GLP-1RA)貝那魯肽,并于2011年提交了適用于二型糖尿病的相關產品——誼生泰的生產注冊申請。但直到5年后,誼生泰才得以獲批上市。
作為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GLP-1RA,誼生泰本具有相當的市場空間,但長時間的等待使其逐漸喪失了先機,尤其是2018年之后,以洛塞那肽為首的長效GLP-1RA陸續上市,誼生泰一天三次的用藥頻率相形見絀,銷售增長不及預期。
2017-2019年,誼生泰為仁會生物帶來的收入分別為1360.71萬元、2681.69萬元和5588.08萬元,到2020年上半年則僅剩下600余萬元,遠遠無法支撐公司日常的運營和研發費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仁會生物累計虧損達到7.64億元。
為滿足新藥研發、市場推廣等項目資金需求,仁會生物于2020年提交了注冊申請,擬在科創板IPO,募資30.05億元。然而,由于研發費用、銷售費用等諸多問題未解,遲遲未能被上交所放行,最終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而宣告IPO失敗。
從公司網站披露的臨時公告中可以看到,截至2021年末,公司合并報表期末未分配利潤累計金額為-12.56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87%,并且未彌補虧損已超過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
不過,仁會生物并未“自暴自棄”,并將寶都押在了減重產品BEM-014上。該產品是貝那魯肽的減重版藥物,同時在中美兩地開展臨床試驗,其中,國內III期臨床試驗已于2021年結束。
2022年3月,仁會生物遞交了貝那魯肽適用于減重治療的產品“菲塑美”(BEM-014)上市申請。該公司董秘朱志勇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該款產品已進入最后的審批流程,如果一切順利有望在今年上半年上市,成為我國首款獲批適用于減重治療的GLP-1藥物。
不過,即使菲塑美能夠率先上市,依然將面對非常嚴峻的競爭形勢。包括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在內,后續陸續申請上市的國產GLP-1類減肥藥物均是日制劑,一天一次的使用頻率在患者依從性上已優于菲塑美。
對此朱志勇表示,不同于誼生泰,菲塑美的使用頻率更多取決于患者的肥胖程度,一般超重用戶注射頻率可以下降至一日兩針甚至一針,因此在依從性方面的缺點并不明顯;同時,貝那魯肽是全球唯一一款全人源GLP-1類藥物,長期使用產生的副作用較低,安全性將是其在面對激烈競爭時的最大優勢。
行業觀察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依從性雖不是藥物商業化的關鍵,不同適應癥患者對治療方式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并且還需要考慮到價格、副作用等其他因素,但長效GLP-1RA藥物可以在保證療效的同時,降低患者用藥次數,很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從歐美市場GLP-1類藥物的市場份額來看,長效GLP-1RA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長效制劑司美格魯肽類似藥以及GIP和GLP-1雙受體激動劑在國內的臨床試驗已處于末期,留給仁會生物拓展市場的時間并不多,公司押寶菲塑美可謂是“背水一戰”。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仁會生物其他在研產品仍處于I、II期臨床試驗中,菲塑美成功上市后,預計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公司營收增長的主要來源。
GLP-1類減肥藥緣何全球受追捧?
GLP-1RA最初作為一種被用于治療二型糖尿病的藥物,在減肥領域的應用時間并不長,但前景頗被看好。
朱志勇稱,仁會生物十分看好國內GLP-1減肥藥物市場,也對菲塑美寄予了厚望,公司相關政策和資源都已最大程度向該產品傾斜,未來也有可能進一步借助外部資源加快市場開拓,將最大程度利用產品先發優勢,搶占國內市場。
資料顯示,GLP-1是由腸道L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通過促進胰島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實現對人體血糖濃度的調控,但其在人體內的半衰期一般僅有1-2分鐘。GLP-1RA的開發思路,即是尋找類似于人源的GLP-1,同時防止其被降解,延長發揮作用的時間。
目前市場上,類似于貝那魯肽的短效GLP-1RA作用時間僅能維持10分鐘左右,需在每餐后注射使用,中效和長效GLP-1RA半衰期長達一天甚至一周。
在減重適應癥上,臨床試驗效果最好的GLP-1單靶點激動劑是諾和諾德研發的司美格魯肽,68周平均減重15.3KG。這意味著,僅需每周注射一針,且不需刻意控制飲食和加強鍛煉,一個體重160斤左右的患者就可減重至130斤,減肥效果可維持兩年以上。這使得該藥成為目前全球最受歡迎的減肥藥物。
根據《自然評論·藥物發現》及諾和諾德數據,截至2022年2月,諾和諾德的兩代GLP-1藥物——利拉魯肽和司美格魯肽在全球減肥藥物市場占比達到82%。其中,司美格魯肽在美上市以來處方量迅速超過利拉魯肽,2022年全年,糖尿病版和減重版司美格魯肽共為諾和諾德帶來超百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另據諾和諾德公告,目前在美接受司美格魯肽大多是首次接受抗肥胖治療的患者,占比為75%。中航證券認為,這意味著司美格魯肽的上市釋放了之前從未被覆蓋過的潛在減重需求。
國內來看,近年我國的肥胖、超重發生率顯著增加。目前我國肥胖人群已超過9000萬,到2023年末成年肥胖人群數量或超過1.12億,兒童肥胖人口達0.16億人,形成較大的患者基數。同時,對“以瘦為美”理念的追捧,不少本不屬于肥胖群體的人群也對自身體重不滿。2022年艾媒數據顯示,有超過80%的國內網民自感體重超重。
盡管GLP-1RA目前尚未被批準在國內用于減重治療,已有不少愛美人士趨之若鶩,司美格魯肽更是備受追捧,在國內上市以來被大量超適應癥使用。
根據諾和諾德銷售數據測算,2022年,諾和諾泰GLP-1類藥物在國內銷售規模達37億元,市場占比超過64%,其中司美格魯肽國內銷售金額達22億元,按此測算,2022年國內GLP-1類藥物市場規模已增至57億元左右。
國金證券測算,國內 GLP-1藥物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用市場空間預計將超過250億元,在肥胖癥患者中應用市場空間將超過200億元。而德邦證券給予了更樂觀估計:全國GLP-1類藥物在肥胖及減重的銷售峰值有望超過400億元。
國內藥商加速推進類似藥上市進程
目前全球共有10個GLP-1類藥物上市,其中諾和諾德的利拉魯肽和司美格魯肽是為數不多獲批減肥適應癥的藥物。
國內企業中,GLP-1類創新藥目前已上市的僅有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和江蘇豪森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均應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療。其他廠商中,信達生物(01801.HK)、甘李藥業(603087.SH)、石藥集團(01093.HK)、先為達生物、恒瑞醫藥(600276.SH)、東陽光生物等GLP-1類創新藥仍在臨床試驗中。
甘李藥業表示,雖然國內GLP-1RA長效制劑市場還未打開,但是其前景,尤其是在減重領域的應用空間非常可觀,目前公司的GLR-1RA周制劑正在加速推進糖尿病和減重適應癥的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諾和諾德兩大GLP-1藥物,利拉魯肽在國內的專利已經到期,司美格魯肽專利也將于2026年到期。受此影響,國內企業的相關生物類似藥研發進度正在加快,目前已有8款利拉魯肽類似藥提交上市申請,4款已進入臨床III期。
司美格魯肽方面,華東醫藥進度領先,旗下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魯肽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中美華東的司美格魯肽則在臨床I期。
不過,華東醫藥似乎已沒有耐心等到司美格魯肽國內專利到期。2021年6月,中美華東就其相關化合物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請求;2022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該專利無效,目前諾和諾德正在上訴中。若該項專利最終被裁定無效,無疑將加快國內相關類似藥的上市進度。
國內廠商針對肥胖適應癥的下一代GLP-1類藥物也已在研發中,目前來看雙靶甚至三靶正逐漸成為研究主流。禮來制藥的GLP-1R/GIPR 雙重激動劑替爾泊肽注射液(Trizepatide)已于2022年9月在國內申報上市。信達生物同樣布局GLP-1R/GCGR雙靶點激動劑,目前減重適應癥已開啟III期臨床試驗。德邦證券認為,未來雙靶激動劑有望憑借其優異的減重效果成為新一代減重藥物核心。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