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國資委召開央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專題會,明確統籌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上市,通過充分對接資本市場、助力穩定資本市場,為央企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上市公司質量問題,各界關注已久。去年5月國資委就推出《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提出強化上市公司內生增長和創新發展,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等。此外,證監會也出臺《推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等。
人們之所以聚焦上市公司質量,宏觀上看,緣于當前中國經濟結構正發生明顯變化。隨著房市步入周期下行通道,及經濟面臨日益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政府財政預算收支結構正發生變化,以稅收為主的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以土地出讓金為主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等,增速呈邊際遞減態勢,而包括國有企業利潤上繳、國有資本運營收入在內的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正在成為有待開發的綠地,及促進政府財政收支預算平衡的一個重要力量。
(相關資料圖)
當前要推動政府財政由土地財政向股權財政轉型,資本市場就是這一轉型的關鍵。而要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首先需徹底摒棄資本市場是融資市的偏見,進而明確央企的股改上市,不應是為了融資,而是為了轉制,是為了完善公司治理、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高質量發展。
從微觀市場視角看,聚焦上市公司質量是全面注冊制下資本市場的必然訴求。全面注冊制下,交易所希望吸引更多優質上市公司,以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公司期待選擇合適的上市場所助力其高質量發展;投資者希望在資本市場配置更多高質量上市公司等。
可見,上市公司、交易所、中介機構、投資者基于自利博弈的良性互動,將有助于形成高質量的資本市場生態,真正助推上市公司不斷創造價值。
聚焦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是中國資本市場面向未來的一個良好開始。當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推進央企高質量上市,在注冊制下,人們必須徹底轉變觀念,即定義公司的高質量,是市場說了算,遵循的是市場邏輯,而非權力邏輯。
全面注冊制下,什么是高質量的上市資源,如何高質量發展,是投資者用真金白銀投出來的,是投資者試錯出來的,而非任何人和組織有目的地計劃出來的。真正要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為資本市場提供高質量上市資源,首先就是要尊重市場、敬畏市場,尊重投資者的合法選擇,為投資者基于自身風險和認知偏好的自利博弈,提供良序公法,不斷完善集體訴訟、辯方舉證和爭議和解制度等,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并激發投資者對自身認知和風險偏好的積極表達。
當然,成熟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質量標準認定,最核心的表現為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確切地說,央企高質量上市,并不單純地反映在其單位資本的生息能力,更是指能給投資者帶來可暢享的阿爾法收益,因為股權本質上是一個高溢價的無期限有價證券,其最大特征是跨期投資,資本市場投資的是未來和預期。
當前具有持續創造價值能力的上市公司,都是那些對經濟社會具有高度敏感適應能力的上市公司,這再次警示,上市公司唯有有效借助資本市場完善公司治理、優化資源配置,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摧朽無勍敵,應變有先機。全面注冊制正在成為激活中國資本市場的驅動器,這既激發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又對高質量給出了市場定義,唯有尊重和認同市場對高質量的定義,才能真正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