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戲明年表演系考生高考須達一本線”雖然已經被辟謠,但藝術生究竟應該在文化課方面達到什么水平,引起了業內的熱議。
近年來,包括上戲在內的部分高校,對藝術生的文化課要求越來越高。但業內也有聲音認為,表演感悟能力的高低,與演員的文化功底并沒有直接關系。
文化課要求越來越高是大勢所趨
【資料圖】
2月19日,“上戲明年表演系考生高考須達一本線”沖上微博熱搜。2月20日,上海戲劇學院招生辦工作人員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如果您在相關媒體上看到說上戲明年表演系考生高考須達一本線之類的媒體報道,系誤讀。明年學校的招生將繼續遵循教育部相關要求,關于表演系等校考專業招生分數線為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而不是一本線。”
上海戲劇學院2023年1月9日發布的《上海戲劇學院2023年藝術類校考專業本科招生簡章》顯示,2023年表演(戲劇影視)及表演(音樂劇)方向的專業,高考文化課要求為考生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一本線”的70%。戲劇影視導演和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專業的要求則稍微高些,高考文化課要求為考生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一本線”的80%。
可以看出的是,上戲對藝術生文化課要求越來越高的趨勢還是存在的。2022年上戲藝考表演(戲劇影視)及表演(音樂劇)方向專業的高考文化課要求為不低于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一本線”的65%。
此前,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學藝術文化成績就可以低一點,對此我不認同。藝考不應該成為文化課學習成績不好的考生的一條特殊通道。”
此外,第一財經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近些年,一些不是藝考生進來的,一樣也能學部分藝術專業。
據上海電影學院導演系教師章漱凡介紹,該學校在2019、2020兩年高考直招(非藝考生)的學生一樣也能學藝術,只不過確實在學習興趣、思維創造力方面確實會比藝考生略微薄弱一點點,但是學習能力一樣很強,綜合素質也比較高。
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編劇汪海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整體趨勢上來講,藝術院校表演類的生源擴大了。不像以前,生源就是一些從小學過藝術的小孩。現在,在(報考藝術類院校的)應屆生里面有大量的普通學生,所以適當的提高文化課分數線是可行的。”
在汪海林看來,藝術院校招生的時候,是很清楚分數線在什么樣的標準時會刷掉什么樣的人。那么,分數線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出現問題。所以經過很多年的招生,藝術院校非常有經驗地把分數線卡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既有很多的選擇余地,又有一定的專業的標準。
此外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能夠達到“一本線”水平的高考生,不一定會去選擇藝考的道路。在2016年參加江西省高考的藝考生王嵐告訴記者:“當時我們高中的藝術班上,能自己考上一本的人,都沒學藝術。老師也會建議能上一本的人參加高考直招,除非是自己對藝術有特別的天賦和興趣的。”
教育篩選是“必要不充分條件”
不過業內也有很多聲音認為,文化課的好壞并不能完全判定一個演員的好壞。
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看來,表演感悟能力的高低,反映出的不僅僅是演員的文化功底,更是他們的用心程度。只想掙快錢,遲早被市場所淘汰。
孫佳山則認為,通過教育選拔當然是有必要的,但并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演藝行業的就業確實和教育背景有一定關系。但是張頌文們就是活例子,如果行業里面不篩選、不過濾,沒有優勝劣汰,單純改變教育本身短期內不可能看到什么實際效果。因為并不是所有演員都是科班出身的,今天的練習生模式更是這樣。只通過教育選拔,并不能解決現階段演藝行業的根本問題,只有行業的綜合水平上去了,演員的文化素質高低才會有用。”
汪海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實更有必要提高的是專業要求。因為表演專業跟其他的專業是不同的,只是提高文化課成績,并不意味著這個演員的基本技能就提高了。往往文化課高的,在基本技能上并不一定能表現更突出。“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一個美術上面特別有天賦的人,可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做美術的練習,所以他的文化課成績不一定會好。不是智商的問題,跟精力和時間的分配有關系。”汪海林說。
那么,除了演員們達到基本的文化課水平以外,什么因素能夠助力影視行業的發展呢?
孫佳山認為,從根本上來說,影視行業要打好基礎,其實還是要有更多好的作品出現。“比如說當我們全年的電影水平都能達到今年春節檔的水平,那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都達到春季檔這個水平的話,那些加引號的和不加引號的文盲演員就沒有多大的生活空間,可能只能去演群演了。所以最根本的就是整體行業水平發展上去。”
(文內王嵐為化名)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