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月1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1月的外匯收支有關數據,2023年,我國外匯市場開了一個好局——境內外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尤其是資本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數據顯示,2023年1月,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涉外收支順差351億美元,環比增長52%;銀行結售匯順差25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貨物貿易、外商直接投資等跨境資金凈流入繼續發揮基本盤作用,境外投資者對境內股票投資創歷史新高。
1月份,貨物貿易涉外收支順差387億美元,環比增長9%,處于歷史高位;外商直接投資資金凈流入保持相對穩定。“隨著我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穩增長各項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經濟企穩回升態勢進一步鞏固,外資積極參與境內股票市場。”王春英稱。數據顯示,1月外資凈買入境內股票277億美元,創單月歷史新高。
實際上,這一跡象在去年四季度以來就已經開始顯現。從高頻數據看,四季度滬深股市“北向通”累計資金凈流入378億元,較三季度增加574億元,“反映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吸引力增加。”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
而今年年初以來,隨著我國主要城市疫情逐步達峰,城市復工復產加速,以及防疫相關政策逐步放松,我國股市、匯市接連迎來“開門紅”。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國內權益市場反彈與人民幣匯率升值形成共振。同期,新興經濟體貨幣穩中偏弱,亞洲新興經濟體出現資本凈流出,表明中國風險資產受到格外青睞。
更長遠來看,溫彬認為,中美利差倒掛程度有望收窄,資本市場保持健康發展并進一步擴大開放,低估值與盈利回升預期將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綜合判斷,國際收支基本面將支持2023年人民幣匯率保持波動中的溫和回升。
不過,謝亞軒也提出,在經濟亟待修復的過程中,我國貨幣政策將維持適度寬松,因此在美聯儲政策明確轉向寬松前,外資或難趨勢性增持人民幣債券。
王春英稱,展望未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期今年中國經濟仍將是拉動全球經濟的主要引擎,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進一步增強,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的基礎更加穩固。同時,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幅度及其外溢影響有所緩和。綜合來看,我國外匯市場更有基礎也更有條件繼續保持平穩運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