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放煙火、賞花燈,是延續千年的傳統民俗。今年,四川自貢的燈展出圈了。
(資料圖)
春節假期里,夜幕降臨,美輪美奐的燈展在西安古城墻、上海豫園、南京夫子廟等城市的地標建筑或者著名景點次第點亮、升起,“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流光溢彩中,營造出屬于中國人的節日浪漫。
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各地舉辦了60場知名燈展。很多人并不知曉的是,背后團隊全都來自川東南的自貢,一個有上千年賞燈歷史,一度以鹽聞名的城市。自貢不僅包攬了全國80%的彩燈制造,還承接了全球95%的燈會展覽。
作為一個轉型的工業城市,四川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自貢燈會為何能在最近兩年春節期間頻頻成為“網紅”,出現全網轉發的“精衛女神”、“生命之樹”等經典造型燈組,被網友稱為“宇宙第一”?
科技感加持的“網紅”燈組
大年初二,重慶一位自駕游客興沖沖帶著全家老小,到自貢市大安區中華彩燈大世界看燈會。結果車開到距離大安區還有80多公里的地級市隆昌,手機里就跳出門票接連幾日售罄,并開始限流的消息。
“這兩年來看燈會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以前燈會大年三十晚上從不開放,今年開放了,沒想到游客竟然有2萬多人。”自貢市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是第29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的承辦方之一,董事長宋青山說,2023年春節期間,共接待游客30.95萬人次,同比增長54.17%。
他分析,人流遠超預期,當然有很多原因,疫情壓抑三年后,大家都有文化旅游消費需求,春節期間天氣非常好,適合賞燈。最重要的是,今年燈會工藝有很大的突破,“前期招標的時候就沒有從商務角度考慮,而是側重是否有新型技術、材料、藝術來表現燈組主題。”
宋青山說,本次自貢燈會的一大亮點,是運用大量新材料,打破傳統彩燈只能在夜間出彩的局限,白天再看很多燈展,又能感受到另一種味道的結構造型美、肌理紋理美。游戲《英雄聯盟》里經典的蒸汽機器人布里茨,今年以大型燈組的造型重新亮相,被很多游戲迷稱為“網紅”。“布里茨其實白天看著比晚上還漂亮,完全做出了金屬的質感,這種技術在以前完全無法想象,所以我們才建議設計師再做外打光,增加夜間的視覺效果。”
四川輕化工大學美術學院·彩燈學院院長黃磊,是今年燈會的藝術總監之一。他說,本次自貢燈展的科技含量也大大增加,現場有VR虛擬數字技術呈現,人機交互也在介入,“千燈車站”、“能量工廠”等好幾個標段呈現效果都科技感十足。其中“能量工廠”燈組內應用裸眼3D新技術,各種晶體礦映襯著曼陀羅星形狀的主題燈,在光影漸變中顯得唯美而科幻。
高達26米的“千燈萌兔”燈組,被網友認為是今年燈會的另一“網紅”燈組。戴著AR虛擬眼鏡的“萌兔“,身穿唐裝機甲,騎著金魚戲蓮花。金魚用自貢燈會特有的彩瓷捆扎,“萌兔”和金魚隨著特效自在擺動,看起來既傳統,又充滿賽博朋克風味。
“很多朋友都問,今年燈會有沒得啥子‘網紅’?我說沒得,我們的整體彩燈公園就是一個‘網紅’。”宋青山自豪評價。
燈組在年前銷售就很火爆
實際上,自貢燈會早在春節前就火了。2022年12月底,隨著國家放開對疫情管控,為了營造農歷兔年新年節日氛圍和吸引游客,包括上海、西安、南京等60個地方都計劃舉行新春燈展,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自貢。統計顯示,目前自貢涉彩燈業務企業1000余家,彩燈業務占據國內市場約85%、國際市場約95%,年產值超50億元。
“這么火爆的情況,好幾年都沒有了。”說起當時突如其來的大量訂單,外表穩重的自貢市龍騰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培林忍不住喜形于色,他的企業是大安區彩燈龍頭企業之一。鄧培林說,以往去外地辦燈展,前期有非常周密的流程計劃和設計,團隊經常還要到現場實地考察,做因地制宜的個性化設計,10月份商定好方案后,才進入制作階段。但是這些工作安排,在去年底完全來不及做了。
各個地方政府和景區紛紛直接派人到自貢各大燈展企業,現場緊急采購節慶燈組。當時離春節僅有一個月時間,只能直接購買展示燈組。來看燈的各地客戶太多,為了“搶購”也很拼,當場全款支付;有些人燈組沒敲定,午飯就不吃,等到現場把全部事情落實,已是下午3點。龍騰文化近1000種規格不一的展示燈,短短20天左右就被搶購一空,最忙的那一周,不得不組織人員24小時輪班。
“有些燈還賣便宜了。”鄧培林苦笑著說,某游樂場以13萬的價格買走一個女神造型的大型燈組,但那段時間因為貨運緊張,他們沒來得及將燈組運走,暫時還放在公司展示大廳。誰知次日,外地客戶又看中“女神”,表示愿出25萬的高價購買,“當然我們做生意不能這樣,最后還是以13萬賣給游樂場。這也說明燈展行業是好起來了,壓抑三年過后,我們企業也有勁頭做事了。”
我們的工匠手“很乖”
自貢是四川面積最小的地級市,人口只有240多萬,2022年GDP全省居于中位。但自貢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早在漢代就就因冶鐵、井鹽生產而發展起來,經濟繁榮后,彩燈藝術隨之逐漸發展。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陸游在榮州(今自貢榮縣)任職期間,留下當地新春賞燈傳統的詩句,說明自貢燈會至少在宋朝,已經發展成固定的年節活動。
1964年元旦,自貢市政府舉辦首屆迎春燈會,成為如今自貢燈會的起點。1987年,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起來的自貢恐龍博物館開館后,自貢市政府將燈會更名為“第一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此后幾乎連年舉辦,影響力逐漸擴散。1990年,自貢彩燈首次跨出國門,在新加坡舉辦時引起轟動,被賦予“天下第一燈”的稱號,成為自貢人自豪感的最早由來。
已經退休的闞向東,曾任自貢市委宣傳部文教處處長,從第八屆自貢燈展開始參與,前后在燈會指揮部工作了20多年,見證了自貢燈會一路走來的坎坷和艱辛。“自貢市政府的燈展曾經辦得相當艱難,政府沒有錢投資,就搞業主承包制,讓一些單位在燈組上冠名。后來又承包給外地老板,但好幾年都經營失敗。直到第15屆燈會開始,局面才出現好轉。”
闞向東說,自貢燈會在沒有市場化之前,每年會向各區、廠、局、單位發通知,要求送燈參展,很多單位也相應成了以美工或者工匠為主的“燈會辦公室”。各“燈辦”根據所在行業特點做出特色燈組,絲綢廠做蠶繭燈,醫院用廢棄的青霉素注射瓶做麒麟燈,百貨公司賣的碗、盤子和勺子一摞摞捆在一起,工匠把碗、盤、勺子捆起來扎燈。
這些來自日常生活、又完全出人意料的燈,一經亮相就引起轟動,成為自貢彩燈獨有的特點。此后,各種腦洞大開的創意持續不斷,煙灰缸、啤酒瓶、白酒瓶、稻草、燈芯草、絲瓜烙、吹塑紙……進入互聯網時代,這些燈型從西南一隅的小城一下擴散到網絡,大開眼界的網友更是把自貢燈會夸張成“萬物皆可入燈”,“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自貢燈會為什么這么有影響?我們有兩個看家本領,一個是策劃創意能力,我們讓你看到想象不到的燈藝材料,第二個是造型藝術,我們的手‘很乖’,工匠做什么像什么。” 闞向東這樣總結。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國家搞“三線”建設,往自貢遷了20多家單位,形成機械、電子、化工產業。改革開放后,這些企業遷走或者倒閉,但留下大批技術精湛的工人。當自貢燈展的名氣在國內外越來越大后,自貢出現專門的彩燈制作公司,很多工人自然轉型為彩燈藝人,“從第一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開始,自貢的燈就是又大又會動,這是自貢彩燈和其他流派彩燈不一樣的地方。”
70%以上專業人才都是本科生
自貢燈會真正在網上火出圈是2021年。受疫情影響,當時中華彩燈大世界里游客并不多。中國臺灣作家廖信忠逛了一趟后,極為震撼,把各種燈組發到微博上,點擊量迅速破億。2022年,造型高大的“精衛女神”燈又成為“網紅”,連美妝博主都感嘆,“女神”妝容太精美細致。
“以前自貢彩燈人物僵硬,都是不做臉不做手,直接用玻璃組裝。后來用鋼絲來造型,但是格子形狀,燈光一開也不好看。現在,鋼絲線條走向非常舒服,人物的性格突出了。”闞向東說,背后是自貢燈會工藝在不斷更迭、創新。
“我從美術學院畢業到自貢已經40年,見證了自貢彩燈的變化。”自貢市彩燈行業商會會長黃德春說,以前自貢燈會是本地人自娛自樂,隨著彩燈發展和商業化,2018年設立了四川輕化工大學美術學院·彩燈學院、去年又成了“彩燈元宇宙研發中心”等專業力量,如今參與研究和設計的都是大學教授、藝術家、機械方面專家等,“高素質人才的介入,讓自貢彩燈和當初比完全是脫胎換骨,在和社會共同發展,更有個性化、人性化、情緒化,從民俗活動變成走向世界的藝術品。”
黃磊也說,雖然自貢燈展的特點是“高、大、新、奇、特”,但它更是一種藝術品而不是一項工程,整個彩燈的骨架和立體造型都需要專業而良好的空間立體造型藝術素養去支撐,外部美化由專業美術專業人員完成,都會讓燈組具備更高的藝術水準。
經過多年培養,自貢彩燈行業內70%以上的彩燈藝術專業人才,都來自彩燈學院。學院每年畢業50名左右學生,就業率幾乎達到100%,在大學生就業普遍艱難的當下,成績確實耀眼。
“通過這次燈會,我們深深感覺到,自貢的新生代彩燈人,已經遠遠超越了老一輩。前輩他們做的東西已經很好,這一代更是不得了,全是三四十歲,基本是本科以上學歷,還有人是碩士研究生。不僅本屆燈會的精品燈組,之前的‘精衛女神’、‘生命之樹’等網紅燈,全部出自他們之手。”宋青山很是感慨。
高薪者一年就能買套房
彩燈行業之所以能吸引這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加入,原因也很簡單,只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回報就非常高。黃磊說,彩燈學院里曾經有三個學生分別在大二、大三時參加了老師帶隊的社會實踐項目。大四時,已經積累了較好制燈經驗的他們組成小團隊做燈展,忙了半個月左右就賺到48萬。
畢業后,這些學生自然成為彩燈藝術師。一個彩燈項目需要很多彩燈藝術師,如果單純只做設計,年薪最高能拿60萬。彩燈藝術師也可以單獨受邀參加某個項目,高級別的人才還作為總美承包藝術美工整體工作項目,最高年收入能超過上百萬。
哪怕是其中的工人,同樣比做傳統的建筑工、水泥工更賺錢。造型工人的手藝決定了設計師的構想是否會走樣,是行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哪怕是淡季,一天也能拿到500元報酬。裱糊工在行業內收入相對低些,拿到200多元。去年疫情政策放開后,全國燈展需求出現井噴,當時連裝裱工的日薪都漲到1500元。
2022年,自貢市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77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4元,自貢當地房價也在每平米6000元左右。算下來,高薪彩燈藝術師工作差不多一年就能買房,工人年底干一段時間,也能賺到別人打工一年才有的錢,有“佛系”的工人其余時間就喝喝茶,打打麻將。
但是,這一行也辛苦。萬家團圓的新春燈火點亮時,他們卻必須出現在異鄉燈展現場。80后的易浩成,2011年從四川輕化工大學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后入行,從做最基礎的美工做起,升到公司副總。進公司的前面三四個春節,他全是和工程隊一起到山東日照做展。當時出差條件不好,吃住都在工地。山東的夜間異常寒冷,溫度低到接近零下20度,眼睫毛上結起了冰,眼睛都睜不開。
易浩成雖然在農村長大,但是家里獨子,從小受盡父母關愛。他高中開始住校,工作后又接連幾個春節不在家,父親急了,擔心是不是誤入傳銷組織,專門到工地探望。看著寒冷而艱苦的工作環境,他很心疼,希望兒子改行,這樣每年過年能回家過年。最后,割舍不下工作熱情的讓易浩成堅持下來。至今,他還清楚記得第一次設計的燈組亮燈那刻的情景,金色的巨龍在夜色中發出耀眼的光芒,所有人望著巨龍都發自內心笑了,眼中閃爍著快樂的光芒,仿佛又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當時真的是,所有付出和努力都值得。”
將注入更多藝術科技感
鄧培林公司的展示廳和生產車間,加起來面積近2萬平米。疫情期間,彩燈和餐飲、實體書店等行業一樣受影響很大,訂單下降了一半,望著一度門可羅雀的展示廳,有段時間鄧培林焦慮得失眠。幸好公司還在別的行業拓展了業務,才支撐著他度過這三年。
前段時間,黃德春也到很多會員單位做調研,“整個行業都在思考,為什么沖擊會這么大?說明產業鏈不夠完善,供應鏈沒形成,兩者沒有徹底形成閉環。”黃德春解釋,彩燈行業的生產環節有前端、后端,包括材料研發、制作等,但如今自貢彩燈的生產線沒有真正形成,80%的企業都以“一條龍”的形式集中在制作環節,沒有自己的特色,“應該是有清晰分工,有些專做設計,有些藝術家做擅長的機械運動制作,有些更適合動物或者人物塑造。否則整個行業在同一個類型集中,一旦受到外界影響,波及面就會很大。”
多位受訪者也均表示,自貢彩燈面臨升級轉型的關鍵時期,今后要打開產業格局,比如走進家裝、商場、餐館,還要進入農村、城市的景觀雕塑,也就是白天是一個雕塑,晚上變成造型彩燈,這得要打破傳統彩燈的常規使用周期,涉及到材質上的創新突破。如今,在自貢各大主干道,還有一些彩燈大公司的門口,都可以看到一些類似的景觀燈雕塑,一些雕塑的使用期可以達到5年左右。
黃德春說,正常情況下,自貢每年會到50多個國家進行燈展,足跡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已經實現全球化,“這種情況下,彩燈為什么還要僅僅局限于自貢呢?全球對彩燈工藝的意境、工藝、創意要求都越來越高,關鍵是能否適應這種變化,要加入全球視野,融入更多高科技。”
新的一年,黃磊的工作重心之一是準備申報藝術與科技藝術專業,往彩燈行業中注入更多藝術科技感。他也強調,之前彩燈屬于民俗藝術形式,但不能把自貢燈展僅僅當成一個地方民俗文化符號,也不能僅僅把彩燈當成一個簡單的行業,而是要將其真正做大做精做強,達到影響國內乃至全球的頂尖藝術高度,“行業會消失,藝術是永恒,這才是自貢彩燈持續走下去的基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