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衡量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工作生活中所帶來的利弊?
(相關資料圖)
近期,聯合國貿發組織(UNCTAD)在其官網上刊登了 《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如何影響工作就業》的文章。作者為該組織技術與物流司司長斯瑞曼(Shamika N. Sirimanne)。在文章中,斯瑞曼認為:“與大多數影響工作場所的技術革命一樣,聊天機器人有可能帶來贏家和輸家,并將影響藍領和白領工人。”
文章還表示:“為了使經濟收益最大化,并盡量減少對勞動者的潛在負面影響,政策制定者需要從全社會的利益出發采取行動。而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快步伐,為這些技術做好準備,否則就有可能更加落后。”
ChatGPT顯示AI前景
ChatGPT是由美國公司Open AI創建的供公眾使用的聊天機器人。這一趨勢顯示,人工智能(AI)等數字技術在工作生活中影響越來越大。ChatGPT是一個自然語言處理(NLP)工具,允許用戶使用自然語言與自回歸語言模型GPT-3模型互動。該模型是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訓練出來的,這使它能夠對大量不同的輸入產生類似人類的反應。用戶可以要求這個機器人執行各種任務。
斯瑞曼在文章中寫道,他撰寫的這篇文章中一些段落就是由聊天機器人撰寫,使用的請求包括“什么是ChatGPT?”和“像ChatGPT這樣的技術有什么潛在用途和好處?”但隨后仍需要一些編輯。
不過,像GPT-3模型這樣的技術仍然有局限性。其中包括不正確的回答、缺乏更新的信息和對互聯網的接入,以及在種族和性別等問題上的算法可能存在偏見。
例如,UNCTAD詢問了聊天機器人對減輕一些限制性因素的建議,結果顯示,人工智能沒有提出老生常談之外的解決方案。
盡管有局限性,這種類型的AI能夠大大提升技術工種生產力。
聊天機器人提供了將繁瑣和耗時的任務自動化的可能性,如撰寫標準化報告、會議記錄和電子郵件。因此,員工可以被解放出來,專注于更關鍵和更有創造性的任務。聊天機器人虛擬個人助理可以引導技術工種完成不同的項目或生產過程。它還可以產生原創內容和想法,并有可能幫助研究和開發新產品和服務。
此外,像ChatGPT這樣的工具對于希望使用AI能力而又不需要額外的昂貴設備的企業和個人來說,是一個具有吸引力和成本效益的選擇。
Siri(由蘋果公司開發)、Alexa(由亞馬遜開發)和谷歌助理是三個著名的類似人類的AI助手,它們通常需要一系列相關產品,如iPhone、echo dot或谷歌設備。盡管沒有語音處理能力,但ChatGPT的價格更實惠,只需接入互聯網和具有基本文化知識,就足以讓它發揮作用。
潛在贏家和輸家
但是,像ChatGPT這樣的工具,也使得技術工種和半熟練工種面臨著失去工作的真實風險。
斯瑞曼在文章中寫道,例如,聊天機器人可以被開發來培訓組織中的員工,從而導致人類培訓師冗員。
以前的技術變革浪潮創造了贏家和輸家。那些能更快適應技術變革的工人將放棄自動化的任務,并越來越多地承擔與人工智能互補的任務,從而獲益。
而創造新工作的巨大藍海在于,利用ChatGPT等工具為市場帶來新商品和服務的創新。
例如,在過去幾年中出現了幾個與前沿技術相關的新工作,包括社交媒體經理和無人機飛行員等等。但這些適應需要時間,廉價的人工智能個人助理所能帶來的突破性變化可能會大大影響坐辦公室的勞動者。
而且,這項技術的影響不僅限于發達經濟體。斯瑞曼在文章中認為,隨著零工工作和數字化轉型,人們期望發展中國家的一些技術工人準備好作為“遠程移民”在世界各地競爭更多技能密集型工作,例如會計師、法律文員、軟件開發人員,甚至X射線分析師。 風險在于這些工作將被全世界的 ChatGPT搶走。
此外,發展中國家的大多數公司和工人可能無法利用這種個人對人工智能的使用來提高生產力。
大多數高收入國家和一些中高收入國家最有可能從這些人工智能技術中獲益,因為它們在高技能勞動力的可用性和互聯網下載速度方面高于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低收入和大多數中低收入國家在使用這些技術方面處于最糟糕的境地,因為其技術工人比例較低,下載速度相對較慢。
斯瑞曼在文章中認為,發展中經濟體在采用數字技術方面普遍滯后,并有可能在最新的前沿技術上重復這種模式。
她談道,最終,發展中國家需要通過促進技術的使用、采用、適應和發展來準備從人工智能中受益。 關于如何做到這一點,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策略。 但總的來說,需要在四個主要領域采取行動。
首先,需要繼續為21世紀的工作做好勞動力準備。 這意味著發展數字技能并建立和加強互補技能,例如解決復雜問題、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
其次,需要照顧那些將在向新工作形式過渡過程中失敗的人。 再培訓計劃應該成為政府政策和計劃的一部分,以解決新技術導致的失業問題。 涉及工人培訓和再培訓的終身學習計劃越來越成為政府、雇主和工人的共同責任。
第三,要促進包容,廣泛分享這項強大技術帶來的好處。 為此,需要推動人工智能的開放式創新方式,將創新的輸入、方法和結果與不同的人公開共享,以供進一步創新。
第四,所有人都會感受到前沿技術的影響,但并非所有人都平等地參與定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發展道路。 為這些技術建立道德框架和法規至關重要。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