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將迎全面注冊制時代。
(資料圖片)
2月1日,滬深交易所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配套業務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對主板、科創板、創業板的板塊定位進行了明晰,且對注冊制下的主板上市條件進行了調整,設置了“持續盈利”“預計市值+收入+現金流”“預計市值+收入”等多套多元包容的上市指標,明確紅籌企業和“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標準。
那么,注冊制下的主板上市條件相較核準制時有何具體變化,與同為注冊制板塊的科創板、創業板的上市條件又有何差異?
明晰板塊定位
“主板改革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更加清晰,基本覆蓋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證監會表示。
據證監會介紹,主板主要服務于成熟期大型企業;科創板突出“硬科技”特色,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與全國股轉系統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就具體板塊定位而言,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科創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創業板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
主板、科創板、創業板上市條件有何差異?
相較2022年1月修訂的滬深交易所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目前征求意見的注冊制下的主板,優化盈利上市標準,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限制等要求。
綜合考慮預計市值、凈利潤、收入、現金流等因素,設置了“持續盈利”“預計市值+收入+現金流”“預計市值+收入”等多套多元包容的上市指標,進一步提升市場包容性。
同時,原來的主板規則中,在重新上市的上市條件中,具體了財務指標: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較低者為計算依據;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最近1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正值。
那么,即將實行注冊制的主板,與同為注冊制板塊的科創板、創業板相比,上市條件又有何差異?首先,在發行后股本總額方面存在差異,主板發行后的股本總額不低于5000萬元;科創板和創業板發行后股本總額均不低于3000萬元。其次,在市值及財務指標方面,這三個板塊的上市條件也存在差異。
同時,借鑒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改革經驗,主板明確已在境外上市和未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的上市標準,并結合主板市場特點,設置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的企業的上市標準。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