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首個“兜底式增持”現身。
2月1日,天振股份(301356.SZ)股價高開,單日漲超13%。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此番上漲或許是緣于1月31日天振股份實控人向公司員工發起的“兜底式增持”股票倡議,即實控人鼓勵員工買公司股票,并表示“虧了算我的”。
事實上,這種“兜底式增持”在A股市場并非首次出現。從過往的情況來看,在有公司“兜底”的承諾下,大多數會獲得員工的積極響應。就結果而言,雖然短期對股價有一定的護盤效果,但長期效果并不一定都能皆大歡喜,需要實控人補償的情況并不鮮見。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應保持清醒,不可盲目追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兜底式增持”再現
1月31日,天振股份發布公告稱,基于對公司未來業績持續增長的信心和對公司股票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同,增強投資信心,公司實際控制人方慶華倡議,天振股份及其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不含天振股份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下同)積極買入公司股票。
方慶華承諾,在2023年2月1日至2月14日期間完成凈買入天振股份股票,連續持有至2024年2月16日仍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期間增持天振股份股票產生的虧損,方慶華將以個人資金予以全額補償;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公開資料顯示,天振股份成立于2003年,主營業務為新型PVC復合材料地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2年11月14日,該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登上資本市場舞臺至今不足3個月。
實控人“底氣”或許是來自公司去年的業績表現。2022年業績快報顯示,天振股份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0.45億元,同比減少4.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1億元,同比增加46.83%。截至2022年底,天振股份的總資產為41.48億元,同比增加54.17%。
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天振股份的股價表現并不算樂觀,上市當日即跌破發行價,隨后“跌跌不休”,股價從發行價63元/股(前復權,下同)持續下跌,2023年1月3日降至階段低點45.02元/股,截至公告日(1月31日)收盤,其股價雖略有回升,但仍然跌破發行價兩成有余。
記者翻閱過往公告時注意到,截至2022年12月9日收市,天振股份的股價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價格63元/股。根據相關規定,包括方慶華在內的7位股東持有的公司股份在原鎖定期基礎上自動延長6個月,即股份鎖定期從2025年11月13日延長至2026年5月13日。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方慶華直接和間接持有天振股份5167.44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43.06%。有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的股價短期可能會因兜底增持等利好實現上漲,但長期走勢是受市場環境、公司經營情況、賽道前景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普通投資者應保持清醒,不可盲目追隨。
過往的“兜底式增持”結果如何?
事實上,這類“兜底式增持”在A股市場并非首次出現。在查詢多個平臺后,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上百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關于實控人或高管向公司員工發出增持公司股票倡議書的公告。
從已有數據來看,兜底增持最早是出現在2015年A股市場大幅調整時期,暴風科技董事長馮鑫發布了《關于公司員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議書》,同年“振臂一呼”的還有奮達科技、金貴銀業、凱美特氣等多家公司。
彼時,馮鑫指出,為維穩股價及對公司前景樂觀,倡議暴風科技全體員工積極購入公司股票,在2015年7月17日至7月21日期間增持公司股票,并連續持有6個月的,若因增持股票產生虧損,由倡議人予以補償損失;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這一倡議書距離暴風科技上市僅不足半年,30余個漲停板的“神話”余韻猶存,股價在70元上下徘徊。而5年后,即2020年8月,盛極而衰的暴風科技被終止上市,股價也最終定格在個位數。
而與暴風科技同樣以退市結局的還有東灃B、神州長城、歐浦智網、長城影視、長城動漫、東方金鈺等公司。至于增持到期后的實施結果,記者在巨潮資訊、Wind等多個平臺均未找到相關公告。
與此同時,從上述公告可以看到,“兜底式增持”一般出現在市場大幅調整或公司股價低迷之時,出于對公司價值基未來前景的認可,通過這一方式提振市場信心、刺激股價上漲。那么,除了“退市”情況外,對于仍在資本市場保持活躍的上市公司而言,“兜底式增持”的結果究竟如何?
從近三年的情況來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共有12家上市公司向員工發起兜底式增持股票倡議。除了天振股份以外,有9家公司公布了后續進展情況。整體而言,有實控人為員工增持兜底的承諾,不少公司員工也積極響應。
其中,人數相對較多的是國際醫學,其增持結果顯示,共有545名員工合計增持443.33萬股,增持總金額為5134.71萬元;此外,康泰生物、中順潔柔、哈爾斯、洲明科技等公司均有上百位員工響應。
從二級市場維度來看,“兜底式增持”大多對短期股價有明顯提振效果,有7家公司的股價單日“應聲”漲超5%;但從股價的長期走勢而言,結果并非均盡如人意,陷入深套“無法自拔”、需實控人補償的情況并不鮮見。
例如,中順潔柔實控人鄧穎忠在2021年5月曾發布兜底增持倡議,彼時有82位員工在倡議增持期間累計凈買入公司股票數量為120.87萬股,增持總金額為3993.03萬元,增持均價為33.04元/股。
截至2022年年5月30日(計算虧損日),中順潔柔的收盤價為10.86元/股(除權除息前),跌幅達67%。據該公司統計,符合補償條件的員工共有264名,需補償金額為2545.78萬元。從目前進展來看,鄧穎忠已按照承諾,對符合條件的員工所增持股票而產生的虧損進行了補償。
除此之外,還有已經陷入被深度套牢的情況。2021年9月22日至10月29日,126位康泰生物的員工響應號召,合計增持公司股票37.37萬股,增持總金額為4205.78萬元,增持均價為112.54元/股。此后,康泰生物進行了全體股東每10股派8.5元(含稅)現金紅利、每10股轉增6股的分配方案,持股成本降至69.81元/股。
按照補償實施細則,若2022年10月28日公司收盤價低于員工有效持有的增持期間凈買入股票均價,則由杜偉民補償實際產生的虧損。數據顯示,2022年10月28日,康泰生物的股價在32元/股上下,顯然已被深度套牢。但實際補償進展,康泰生物暫未公布。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公司在發出“兜底式增持”號召后,股價明顯上漲,實現員工盈利、股價護盤成功等皆大歡喜的局面,如寶通科技、哈爾斯、洲明科技、九安醫療等公司均表示,“參與增持股票的員工均處于盈利狀態”,無需兜底。
而2022年4月29日拋出兜底增持倡議的弘信電子,其增持結果顯示,有59位員工合計增持股票111萬股,增持總金額為952.49萬元,增持成本為8.58元/股。截至2023年2月1日股價為12.12元/股,目前獲得超過40%的漲幅,不過后續走勢仍有待觀察。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