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31日,A股共有260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業績預告披露正式告一段落。
(資料圖片)
數據顯示,已披露數據的上市公司中,940家預計凈利潤過億,也有653家公司凈利潤預虧過億,其中135家企業預計虧損超過10億元,13家企業虧損超過100億元,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些業績預虧的上市公司中,不少是因為計提大額減值導致業績變臉,并因此遭到交易所的問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春節后僅深交所發出的業績預告的關注函就多達39封,其中30封關注函都提到了計提。
因大額計提而業績變臉,是否關乎“財務洗澡”,或許在不久的未來就會有答案。
多家公司大額計提
業績預虧、業績下降并非不常見,但將業績同比大幅下降,或三季度盈利、四季度巨虧的主要原因,歸咎于以商譽減值為主的大額計提卻引人關注。就已公布的業績預告來看,此類上市公司不在少數。
以沐邦高科為例,2022年三季度,該公司凈利潤為1056.27億元,最新預告顯示全年凈利潤卻虧損2.18億元到1.78億元,業績虧損主要原因除了玩具業務營業收入下降,就是高達1.6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
精研科技情況與之類似。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凈利潤為1.51億元,近期的業績預告卻顯示,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虧損1.9億元至2.45億元。除了主營業務收入不及預期,單位固定成本偏高得分原因外,公司對部分項目的專項設備、產品及原材料庫存,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7億元至2.97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準備1億元至1.2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7億元至1.77億元。
上億元數額的減值計提并不算多,因為多家公司的計提金額已經超過十億元,甚至幾十億元。
金一文化預計2022年虧損19.5億元至28億元,其中除了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14%左右,增加的虧損主要是對應收款項計提信用減值損失高達17億元至19億元。公司稱,對預計無法收回的客戶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全額計提減值損失。
步長制藥更是通過計劃對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合計約30億元到34億元,2022年的凈利潤直接從前一年的12.89億元,驟降至虧損約15.84億元-19.36億元。
類似的還有渤海租賃。該公司將10架位于俄羅斯境內未能取回的飛機,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損失2.9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0.08億元),并預計2022年凈利潤為虧損20億元-32億元。
1月31日,國內A股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游戲公司之一世紀華通公告稱,2022年凈利潤將大幅虧損60億元-8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盈利23.27億元下跌358%-431%。一年之間,100億元左右的利潤差從何而來?世紀華通稱,暫估商譽計提減值準備達到45億元至60億元;擬對部分被投公司及其他資產計提部分減值準備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前述商譽減值準備合計為63億元至8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公告中還出現了高達百億的計提減值。
以藍光發展為例,計提了約 160億元的減值損失,主要為存貨跌價準備,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9.37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繼續虧損。如最終確定藍光發展2022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將觸及《股票上市規則》第 9.3.2 條“(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規定的對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股票將在2022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警惕上市公司“財務洗澡”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計提資產減值導致業績變臉后,交易所火速下發問詢函。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春節后僅深交所發出的提到計提減值的關注函就多達30封。其中,包括三豐智能、精研科技、金通靈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因預計計提大額減值導致業績變臉或虧損擴大,而被交易所問詢。
三豐智能收到的深交所關注函就提到,因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該公司2022年預計虧損3.75億元至5.03億元。而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3208萬元,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其收購標的2022年各季度生產經營情況,說明商譽出現減值跡象的具體時點,說明本次商譽減值測試的具體過程,是否存在通過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準備調節利潤的情形等。
前文提及的精研科技也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相關存貨及固定資產減值計提跡象發生時點,計提是否及時,計提金額是否準確,是否存在過度計提等情形。
深交所在對金通靈的關注函中,則是針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7000萬元,要求說明是否存在調節利潤的情形;針對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及預計訴訟損失約2.66億元,深說明計提原因及合理性。
上市公司一次性大額計提在什么情況下才是適當的?什么情況下可能涉及“財務洗澡”?
德匯國際律師事務所(Dorsey & Whitney LLP)全球合伙人、北京管理合伙人劉思銳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資產計提的八項減值準備為: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和委托貸款減值準備。
其中,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等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對股票、債券等短期投資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對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等長期投資計提的長期投資減值準備;對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等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以及對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和委托貸款的委托貸款減值準備。除了貨幣資金、應收票據、預付賬款、長期待攤費用等外的資產均計提了相應的減值準備。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時可進行資產減值計提。上市公司應根據其上市的交易所的上市規則以及該公司會計政策的有關規定,對需要計提減值的資產進行評估和分析,并應在財務報告中充分披露導致重大資產損失的原因、損失金額、資產(或資產組)可收回金額的確定方法、關鍵假設及依據等。
“一般來說,一次性大額計提極易引發“財務洗澡”嫌疑。“財務洗澡”是一種財務數據操縱行為,一般指公司為實現下一年度盈利增長或轉虧為盈,而對當年度的凈資產進行大額減值準備計提,這屬于主觀的盈余操縱,違反企業會計準則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危害投資者利益以及市場環境。”劉思銳稱。
劉思銳說,上市公司應遵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等有關要求,在資產負債表日判斷資產是否存在可能出現減值的跡象。對于因企業合并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進行減值測試。如資產確實存在減值跡象,則需要合理計算該項資產的可收回金額,若計算確定的資產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應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對違法違規行為,《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發行人、證券上市交易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等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證券交易所可以按照章程、協議以及業務規則的規定,采取通報批評、公開譴責、收取懲罰性違約金、向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監管建議函等自律監管措施或者紀律處分。”
“因此,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計提資產減值的公告之后,證券交易所還可通過問詢函進行監督,要求相關公司說明計提原因及合理性等。除此之外,證監局可以采取給予紀律處分、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等行政監管措施,以及行政處罰。”劉思銳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