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NASDAQ:TSLA)交出“史上最好一年”財報后,國產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002594.SZ)也不甘示弱,交出歷史最好成績單。
【資料圖】
根據業績預告,比亞迪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潤160億元-170億元,同比增長425.42%-458.2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51億元-163億元,同比增長1103.55%-1199.20%。
停售燃油車后,比亞迪交出了上市12年以來的最佳成績單:單年度凈利潤規模首次突破100億元、單季度凈利潤創歷史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就2022年而言,特斯拉和比亞迪也可能是全球唯二賺錢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蔚小理”中理想汽車2022全年是否盈利尚不明確,蔚來與小鵬虧損無疑,其余自主與合資品牌也仍難盈利。
比亞迪2022年凈利潤沖破百億并不“意外”,前三季度公司的歸母凈利潤規模已達93.11億元。按照預告數值下限計算,比亞迪2022年第四季度凈利潤至少為66.99億元,前三個季度公司凈利潤分別為8.08億元、27.87億元、57.16億元,逐季度提升。截止最新收盤日,比亞迪股價報281.99元,總市值8209億元。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
對于業績增長原因,比亞迪在公告中稱,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爆發式增長,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實現強勁增長,勇奪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推動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緩解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具體看銷量,2022年12月比亞迪銷售新能源車23.5萬臺,銷量同比增長150%。2022年1-12月,公司銷量新能源車186.3萬臺,同比增長209%,超過了定下的年銷120萬輛目標。其中,純電動91.1萬臺,同比增長184%,插電混動94.6萬臺,同比增長247%。
值得注意的是,若論純電動車領域,特斯拉蟬聯全球第一。2022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131萬輛汽車,雖未完成其年初定下的150萬輛目標,但仍是電動車之王,比第二名比亞迪純電動車多賣40萬輛。若算上插電混動銷量,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量高于特斯拉。
另外,比亞迪還表示,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方面,消費電子行業需求持續低迷,導致產能利用率偏低,該業務板塊盈利承壓,但受益于海外大客戶份額提升及業務結構優化,實現了業務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零售市場的占有率來看,8-20萬元的電動車最受消費者歡迎。根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1-11月國內8-20萬元車型的銷量合計為1200萬臺,占市場的57%。
一直以來,比亞迪憑借性價比優勢,旗下秦、漢和海豚等系列車型高居市占率前列。進入23年,比亞迪進一步豐富產品矩陣,公司于今年初正式發布了全新高端汽車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術“易四方”。百萬級新能源硬派越野U8和百萬級純電動性能超跑U9也同步亮相。在1月份的投資者交流會上,比亞迪表示,仰望品牌是覆蓋家用到豪華,大眾到個性,滿足了用戶多方位,全場景用車需求。
腰尾部車企競爭更趨激烈
盡管比亞迪2022年業績表現優異,但國補已經下線,2023年所有國產新車企已經處于同一政策起跑線,車企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勢必會更加激烈。
市場多方認為補貼退坡后,國產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出現結構性改變,為應對需求下滑預期及市場競爭,繼特斯拉之后,多家頭部新能源車企亦陸續宣布降價。
僅從交付規模來看,比亞迪獨領風騷,難被第二名撼動,但在零補貼時代下,公司2023年能賣出多少輛電車仍是最大看點。
目前,新勢力代表“蔚小理”的月均交付量剛剛破萬輛。數據顯示,2022年,蔚來交付了122486臺新車,小鵬汽車共計交付了120757臺,理想汽車為133246臺,三家新勢力并未完成各自定下的目標,績難言出色。
另一邊,廣汽埃安、長城、長安等自主品牌也在猛追。廣汽埃安2022年銷量達到了27.1萬輛,超額完成了年度25萬輛的銷量目標。長安汽車銷量跑贏大部分車企,2022年取得了139.1萬輛的成績,但僅達成其年銷245萬目標的57%。此外,奇瑞汽車與長城汽車的銷量均超過100萬,但距離比亞迪仍有不小距離。
有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車企品牌的結構性變化或許更可能發生在第二梯隊。“買新勢力品牌本質是嘗鮮的消費者,熱衷體驗。對于車企來說,市場和消費者不會容忍犯錯。”上述分析師說,“‘蔚小理’過去是錯位競爭的,各自對品牌和車型定位有所不同。隨著產品結構豐富,三家車企已經進入全面競爭。另外就是年銷量剛突破100萬量的自主品牌,這部分市場份額也是未來今年的競爭主戰場”。
近日,有消息稱,王傳福提出比亞迪2023年銷量目標定為400萬輛,意味著同比增速將達到115%,挑戰之大可想而知。不過該消息尚未得到比亞迪官方的證實。
1月以來,車市銷量較為寡淡。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1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36萬輛,同比增長1.8%,環比下降43.8%,滲透率26.5%,已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5%的目標。
經歷兩年高速發展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表示,新能源汽車在2023年會繼續增長,但增速會大幅放緩,業內普遍增速會從100%回落到30%左右。
對于后續車市行情,機構指出,疫情管控優化、刺激政策到期、春節假期前消費需求集中釋放、行業終端價格持續下滑等多因素刺激汽車消費,促使22年12月中下旬以來乘用車零售端大幅改善。考慮到22年底購置稅補貼等政策到期,疊加春節假期消費需求的提前,預計年內乘用車銷量絕對值及同比增速均于1月觸底,后續政策刺激、消費回暖等共同作用下,我們看好車市回暖,預計銷量增速將于2-4月逐月回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