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減量服務是財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提高社會抗風險能力、降低社會風險成本具有積極作用。1月30日銀保監會的一紙發文,則將加速財險業對于風險減量服務的布局。
這份名為《關于財產保險業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意見》(下稱《意見》)的文件,對財險業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目標、定位以及具體要求作出了明確。其中要求各公司要擴展服務內容,積極協助投保企業開展風險評估等風險減量工作,并拓寬服務范圍、豐富服務形式,但也強調不得通過風險減量服務進行套取費用等行為。
【資料圖】
“‘風險減量’這一概念其實已經提出了好多年了,財險公司這幾年也一直在踐行這一理念,此次監管發文則更明確了在提供服務中的具體要求,也更明確了引導財險業進一步從風險等量管理向風險減量服務轉型的方向。”一名財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從風險等量到減量
“保險與風險相生相伴,防災減損、風險補償是保險管理風險的天然職責。”平安財險相關負責人稱。
業內人士表示,所謂保險的風險減量管理,其基本特征是利用更加專業和先進的科技手段,通過主動介入被保險標的的風險管理而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如此便可以實現社會風險總量的減少,進而為投保人和社會創造價值。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公眾特別是安全生產領域高危行業對保險機構風險保障、風險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長。在此背景下,為彰顯保險的風險管理特征,滿足社會公眾風險減量服務需求,協助投保企業開展風險減量工作,推動財險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銀保監會研究印發了《意見》。
“財險業開展風險減量服務,應把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穩定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減少風險隱患、降低重大風險損害為目的,積極協助投保企業開展風險減量工作。”針對財險業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目標和定位,銀保監會稱。
《意見》要求,各公司要擴展服務內容,積極協助投保企業開展風險評估等風險減量工作;要拓寬服務范圍,在責任險、車險、農險等各類財產險業務中積極提供風險減量服務。鼓勵各公司豐富風險減量服務提供形式,提升服務的可獲得性和便利性;組建服務團隊或委托專業第三方機構,做深做實做細服務內容;延伸至投保企業上下游產業,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方案。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意見》也將進一步引導財險業從風險等量管理向風險減量服務轉型。人保財險相關人士曾在2020年10月的《中國保險》雜志中撰文表示,傳統保險的基本理論和經營邏輯是“等量管理”,即通過保險制度集合廣大投保人的保險基金,在扣除了運營管理費用之后進行二次分配。未來的保險業需要從“等量管理”進化到“減量管理”,通過對風險的集合管理,從簡單的“險后”補償轉向“險中”響應、險前“預警”,構建風險減量管理新商業模式,從總量上降低社會風險的暴露及其成本,為投保人和社會創造價值。
“事實上,開展風險減量服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不僅可以通過提前進行風險管理幫助投保人降低損失,同時也可以降低保險公司的理賠率和理賠金額,所以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布局風險減量服務也比較積極。”上述財險公司高管表示。
《意見》提出,各公司應當根據自身條件研究制定風險減量服務總體規劃,逐步探索推進。鼓勵各公司加強內控管理、人才建設、信息化建設,創新科技應用,推動基礎研究,不斷夯實風險減量服務基礎。但同時也強調,各公司要依法開展風險減量服務,與投保企業協商一致,嚴格按照會計準則進行賬務處理,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得存在虛假宣傳、違規承諾、強制捆綁銷售、通過風險減量服務套取費用以及非法買賣、泄露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
風險減量,科技先行
隨著財險公司對于風險減量服務的布局,行業中也涌現出了各種風險減量管理的形式和方法。
銀保監會表示,當前財險業風險減量服務形式豐富,包括風險評估、查勘、預警、救援、培訓等;覆蓋險種多,涉及車險、農險、責任險、企財險、家財險、工程險等險種。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從市場上了解,大多數大型財險公司都已形成了自己的風險減量服務模式。例如,平安財險相關負責人就回復稱,其構建了應急管理 “1+N”政企協作模式,組建了一支平安志愿者應急救援隊伍,為市民提供“風險排查”“應急演練”“風險教育”“保險保障”等N項防災減災標準化服務,助力提升城市應急救援能力水平。
而在人員實地服務之外,風險減量服務中的科技含量正在迅速提高。銀保監會表示,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衛星、紅外探測等高科技手段都已被引入其中。
例如人保財險的嘉興安全工廠模式,結合自身風控技術,定制研發了小微園區物聯網風控設備和系統,實現了園區內小微企業火災等安全事故風險的及時預警,同時加強對小微企業的安全教育,降低了小微企業的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又如,平安產險推出的“鷹眼系統DRS2.0”,以常見的地震、洪水、臺風等氣象災害為研究方向,利用數值模擬、衛星遙感等創新技術,進行自然災害預測預警。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鷹眼系統DRS2.0”平臺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向216萬客戶發送防災預警提示及防災信息超過433.4萬條,累計為客戶減少損失超2億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fyuntv.cn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